白鷺鷥羣藏間諜!埃及聖䴉個體難撲滅 北市:調整計畫

關渡自然公園拍攝於2020年的埃及聖䴉羣,北市動保處表示,目前已移除族羣,僅剩個體。圖/擷取自關渡自然公園

臺北市動保處辦理外來鳥類埃及聖䴉生態調查及移除作業,根據審計部報告,去年關渡自然公園觀測數已從900多隻降到58只,不過,由於個體四散,反而造成清零更加困難。動保處表示,由於物競天擇之下,個體學會融入白鷺鷥等族羣避免遭滅殺,因此移除方式會有所調整。

審計報告指出,原產於非洲及中東的埃及聖䴉,在40年前首次引進國內私人動物園展示,但是粗放管理方式,造成子代逃逸野外,於民國73年開始在臺北關渡等地有野外目擊紀錄,甚至影響到本土原生鷺科鳥類棲地。

爲此,農業部在民國108年起設定「生殖控制」及「成鳥移除」兩項策略,也補貼地方政府經費執行生殖控制,移除所有發現的鳥蛋及幼鳥,北市每年均受中央委託辦理,契約金額計114多萬元。

審計報告寫下實施結果,從108年的920只逐年下降到去年已剩下58只,然而,動物本能的避險,反而造成個體四散逃逸,比原先更難以移除,但目標力球清零,因此需要調整方向計劃。

臺北市動保處產業保育組長黃紹宣表示,長時間下來殘存的個體確實已有警戒,包含只要有獵槍絲毫動靜、開船到溪流的引擎聲,埃及聖䴉都會保持戒備,聰明的牠們還會趁機融入在白鷺鷥等族羣,藉此不被捕獵。

黃紹宣說,因此與林業保育署溝通,找到相關物種控制的廠商提供新的移除方式,特別鎖定鷺鷥羣檢測、增設儀器等,目前會在既定的費用去調整計劃,若一段時間沒有效果纔會採取其他方式。

黃紹宣也說,在臺灣的沿海區域,像是東石、高美溼地、苗栗等,埃及聖䴉都還是有族羣的情況,目前臺北市針對埃及聖䴉清零,已將族羣消滅,剩下個體,會再持續獵捕達到完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