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查詢徵信水有多深:註冊環節個人信息已"透明"
(原標題:App查詢徵信水有多深 )
近年第三方個人徵信在租車、訂酒店等生活場景中的普及應用,令人們愈發重視個人信用記錄,也催熱了個人徵信查詢業務。但嚴格來講,傳統意義的、到銀行貸款需要的個人信用記錄,主要還是指央行徵信庫中的報告,該報告目前僅有三個嚴格設定的查詢渠道。但也由於多數用戶不瞭解個人徵信,給了一些查詢徵信的App大行其道的空間,即便在央行明確無授權的情況下,仍有不少相關App在運行。更具風險的是,這類App很有可能收集個人信息後交易給非法機構,衍生出新的“買賣”,用戶則最終成爲“魚肉”。
註冊環節個人信息已“透明”
近日,央行徵信中心在官網顯著位置發佈一則安全提示稱,徵信中心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敬請廣大用戶注意。“實際上這是早已明確的事情”,易觀金融業分析師田傑介紹,“目前查詢央行徵信中心信用報告只有三個正規接口,第一個是央行徵信中心官網,第二個是線下櫃檯、自助機(全國有2000多個),第三個是商業銀行櫃檯及網銀委託查詢。”
但提供個人徵信查詢的App仍未絕跡。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在手機App應用商店裡搜到超過30個個人徵信查詢App,名稱中普遍帶有“徵信”二字,如中意徵信、徵信錢包、徵信助手等,多數沒有評分。
在一款名爲“個人徵信查詢”的App首頁,有央行徵信中心的LOGO和字樣,並註明“徵信查詢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爲您提供準確信息的基礎上,能更好地保障您的信息安全”,但使用手機號註冊時反覆提醒請求異常。
另一款名爲“信用管家”的App,通過手機號能順利註冊,隨後在查詢徵信環節中有身份驗證步驟,可以通過回答問題驗證或銀行卡驗證。問題有5道,包括過往辦理的信用卡最高額度、過去某時間點的通訊地址等,回答問題後還需要等待24小時。由於北京商報記者並未主動填寫更多個人信息,申請個人徵信查詢的次日便收到短信稱未通過身份驗證,如查詢,需重新提交申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按照要求填寫,這些核心的個人信息就相當於給了App。
田傑介紹,央行徵信中心官網提供了三種查詢方式,銀行卡驗證、數字證書驗證和問題驗證。問題驗證的方式最簡單,獲得的也是最簡版的信用報告。“目前市場中的這些App也是利用了這種查詢方式幫用戶代查徵信報告。”
徵信數據來源成謎
爲何“非正規軍”的個人徵信查詢App會有不錯的市場?用戶對個人徵信缺乏瞭解可能是最直接原因。融360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近30%的用戶並不瞭解個人徵信,僅10%的用戶對大數據徵信比較瞭解,因爲需要辦貸款或信用卡才關注的佔比高達84.6%。一連串數字後的結論爲“關於個人信用方面的知識普及與教育還亟待提高”。
另外可以印證這個結論的,是很多人在看到央行發佈的上述提示後,第一反應稱“自己之前曾在一些手機App上查過個人徵信”。加上近年來一些第三方機構通過大數據挖掘自建信用評級系統,令一些用戶將這套系統與央行的徵信系統產生混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第三方徵信的數據能應用到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令人們更加意識到信用記錄的重要,但卻沒有弄清,第三方徵信的數據多數不受傳統銀行的認可,並不能作爲申請貸款時的依據。
更會令用戶迷惑的,還有個人徵信查詢App展示的各種“靠山”,就如“個人徵信查詢”App在首頁拉來央行做背書。對於這些App的數據是否真的來自於央行,業內人士給出不同說法。
有至少兩位業內人士稱,提供個人徵信查詢的App大同小異,都是在沒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後臺系統鏈接到央行徵信中心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這些App根據客戶提供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向央行徵信中心提出查詢請求,用回答問題的方式驗證客戶身份,在24小時內獲取並提供個人信用報告。簡單來說,這些App可以視爲央行徵信中心與用戶間的橋樑,非法截獲用戶信用信息。
不過,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則表示,個人徵信App的數據從直接意義上來說並不會來源於央行徵信中心,因爲央行徵信只接入了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信託公司、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個人徵信App一般是採用自己的一整套徵信評分體系,但也不排除通過某些金融機構間接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操作可能。
截然相反的說法,也恰恰反映出這一市場隱藏着大量盤根錯節的“暗道”。
衍生的新“買賣”
危險的是,就是在這種徵信報告來源是否權威都不能保證的情況下,不少用戶卻傻傻地將個人信息悉數遞交。
田傑指出,代查徵信報告最大的風險就是代查機構會保存用戶的徵信報告,同時獲取個人信息,用戶會有很大的信息泄露風險。江瀚也表示,個人信息就是數據資產,個人的金融、行爲、社交數據可以構成一個人的數據畫像,如果自身提供給徵信查詢App的話,有着較大的個人隱私泄露風險。
信息的“接收方”可能更會令人不安。據瞭解,一些借貸類平臺因無法接入央行徵信系統查詢客戶徵信,會通過徵信查詢App獲取客戶徵信報告。零壹財經分析師孫爽指出,現在現金貸行業有一個亂象,就是用戶信用信息在現金貸產業鏈條上被不斷倒賣,相關機構“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但實際上並無機構有這樣的資質。據瞭解,倒賣的價格根據數據的“新舊”程度而定,價格在0.1-1.5元/條不等。再加上信息的精準度都非常高,一旦用戶不小心捲入此類貸款,很有可能深陷債務陷阱。
此類徵信查詢App的盈利渠道主要是爲現金貸平臺引流。在記者的嘗試過程中,即使沒有通過身份驗證,並未獲得央行的徵信報告,但仍有徵信查詢App直接給出授信估值,且“關聯更多數據可以提升估值”,之後用戶可以選擇該App合作的現金貸平臺申請提現。甚至有一些平臺把這種向現金貸平臺的引流直接寫在App名稱中,例如有App直接起名爲“徵信借貸款”、“徵信借錢”、“徵信貸款借錢工具”等。
“這已是行業目前的一個普遍現象。”該分析師說道,“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利益,徵信平臺如果不賺錢他們爲什麼做徵信呢,既然做徵信了,肯定要用徵信產品賺錢。”這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徵信體系的不完善。孫爽表示,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的信用狀況沒有在傳統金融機構留下痕跡,因而無法被官方徵信系統看到,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服務他們。而現有的市場徵信機構也還沒法名正言順地服務他們,只能遊走在法律法規的邊緣。如果我國的徵信體系能夠更加完善,行業風控成本則有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