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製藥,又有鉅額融資!

近一年多的時間,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多變給投融資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AI賽道的融資情況相比其他賽道似乎好出不少。

AI製藥獲青睞

近日有市場消息指出,AI製藥公司Formation Bio已經完成3.72億美元的D輪融資,由硅谷知名風投a16z領投,賽諾菲、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Thrive、Emerson Collective 和前Stripe高管Lachy Groom等跟投。Formation Bio計劃將新資金分配給兩個主要目標:收購和內部授權候選藥物,以及擴大人工智能能力。2021年9月,公司宣佈完成1.56億美元的C輪融資,背後集結一衆知名投資機構,其中包括Open AI的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談及爲何出手這家創新企業時,Sam Altman表示,“很多人抱怨新藥上市成本高昂,臨牀試驗非常複雜且昂貴,這直接增加了藥物成本,並使許多有前景的藥物無法上市。Formation Bio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此前,AI製藥公司Xaira Therapeutics宣佈完成超10億美元種子輪融資,由美國頂級生命科學投資機構ARCH Venture Partners領投。據瞭解,2023年5月,Xaira Therapeutics由ARCH Venture Partners和Foresite Labs聯合孵化,其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旨在利用AI重塑藥物研發。這家公司的創始團隊非常華麗,不僅由斯坦福大學校長領銜,還有諾貝爾獎得主加盟,更有一衆明星投資機構爲其站臺。投資者對於AI製藥的慷慨,顯示了這一創業賽道未來的無限想象空間。

另外,AI製藥領域也頗受英偉達青睞。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英偉達就投資了近10家AI製藥公司。英偉達推出的BioNeMo平臺,是一種AI藥物研發平臺,它提供了一種更加快捷的AI模型開發和部署方式,能夠加速由AI助力的藥物研發過程。該平臺已經在製藥公司、科技生物公司和軟件公司中得到了廣泛採用。英偉達風險投資子公司NVentures的負責人Mohamed (Sid) Siddeek表示,藥物發現過程的漫長和複雜意味着計算能力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作用。

今年2月,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2024年世界政府峰會上,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公開表示,“人人都必須學會計算機的時代過去了,人類生物學纔是未來。”他認爲,計算機科學、軟件、芯片、基礎設施每年都比前一年要好,但生物學的進展卻非常緩慢。當生物學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自動化相結合時,未來就會迎來指數級的進步,從而成爲下一個黃金賽道。

AI製藥,即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手段輔助藥物的發現、研發、管理等各個環節。一名生物醫藥券商研究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利用AI技術可以縮短新藥研發週期、節省成本、提升藥物研發效率和成功率,行業應用前景廣闊。MedMarket Insights數據顯示,近三年(2021—2023Q3)全球AI製藥融資總額約爲134.66億美元,成爲生物醫藥最受青睞的領域之一。

科技大佬紛紛加碼押注AI行業

據海外媒體統計,今年5月人工智能行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月份,全球AI初創企業共籌集了超過125億美元的資金,刷新了AI領域的單月融資紀錄。其中,馬斯克的xAI以60億美元的B輪融資額領跑,其估值達到了240億美元,全球範圍內僅次於OpenAI,位列第二。

目前,OpenAI的融資總額超過140億美元,今年2月被傳該公司正討論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到1000億美元。作爲OpenAI勁敵之一的xAI,成立不到一年單筆融資規模就達到OpenAI總融資額近一半,意味着投資界對馬斯克的極高期待。

除了馬斯克,衆多科技大佬對人工智能的押注也在不斷加碼。

AI“耗電”已經衆所周知。對此,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曾表示,雖然芯片和數據中心的進步加快了人工智能的發展,但最大的瓶頸之一將是電力。最新的市場消息指出,軟銀最近與銀行商談,希望融資100億美元投資能源相關項目,同時探索如何購買大量英偉達的GPU,這意味着軟銀希望增加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並從中分一杯羹。

與此同時,軟銀還開始打造數據中心,軟銀此前宣佈計劃在日本大阪建設一個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

就在上週,軟銀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分析人士普遍指出,軟銀股價飆升主要受益於Arm公司表現出色和願景基金財務狀況的好轉。麥格理美國股票研究部的分析師Paul Golding表示,軟銀長期以來一直在投資和發展一個AI生態系統組合,這一願景可能是軟銀在2016年收購Arm的部分原因。軟銀早在人工智能熱潮之前就開始投資於AI生態系統,並通過收購Arm獲得了半導體市場的關鍵地位和知識產權。甚至有分析師指出,得益於軟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早期投資,軟銀的估值折價有望在未來減少。

責編:嶽亞楠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