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僅1年,單輪融資10億美元!這家AI製藥公司什麼來頭?

成立僅一年就完成第一筆超10億美元的單輪融資,對於任何一家初創企業而言都可以說是妥妥地“贏在起跑線上”。

最近,由一衆知名投資機構以及傑出科學家共同支持的AI製藥公司Xaira Therapeutics宣佈完成超10億美元融資,一舉成爲今年以來生物醫藥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據瞭解,2023年5月,Xaira Therapeutics由生物技術領域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ARCH Venture Partners和Foresite Labs聯合孵化,其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旨在利用AI重塑藥物研發。這家公司的創始團隊非常華麗,不僅由斯坦福大學校長領銜,還有諾貝爾獎得主加盟,更有一衆明星投資機構爲其站臺。

有人才又有資金,這讓Xaira的未來充滿“錢”景。投資者對於AI製藥的慷慨,顯示了這一創業賽道未來的無限想象空間。事實上,當前不僅生物醫藥投資機構和藥企對AI製藥青睞有加,以英偉達爲代表的巨頭也在加大對AI製藥公司的投資佈局。AI製藥正受到資本的追捧,成爲熱門的風口。

創始團隊堪稱“科學家天團”

對於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而言,人才是其能否成功研製產品的關鍵因素。記者曾深入採訪過國內幾家生物醫藥公司,其負責人無一例外都表達了人才對於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及對優秀人才的渴望。

Xaira之所以能夠獲得投資者的青睞,除了選擇熱門的AI製藥賽道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背後的創始團隊十分華麗,大都有着十分強大的學界與業界背景,堪稱“科學家天團”。

首席執行官爲Marc Tessier-Lavigne。公開資料顯示,Marc Tessier-Lavigne是加拿大裔美國神經科學家,曾擔任斯坦福大學第十一任校長。除了有學界的背景以外,他還曾經擔任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泰克的研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

聯合創始人爲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David Baker博士。官網資料顯示,David Baker的實驗室主要開發蛋白質設計軟件。值得注意的是,他最近的工作之一是開發強大的機器學習方法來生成功能性蛋白質。這與Xaira利用機器學習、數據生成等AI手段來研製藥物的方向十分契合。據媒體報道,David Baker實驗室已經有多位博士全職加入了Xaira。

不僅如此,公司還從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以及生物科技初創公司Interline Therapeutics引進了優秀的團隊與人才。曾經領導基因泰克大分子藥物發現的Arvind Rajpal博士以及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arolyn Bertozzi博士等一衆知名科學家也加盟公司。

據介紹,Xaira彙集了三個核心要素:先進的機器學習研究、爲新模型提供支持的廣泛數據生成以及強大的治療產品開發。憑藉各個領域的領先人才和能力,Xaira Therapeutics正在構建一個藥物發現和開發平臺,將推進多個藥物項目。

“在我之前的職位中,我親眼目睹了上一代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藥物發現,提供了減輕許多患者疾病負擔的新藥。現在,見證人工智能如何在生物學應用中取得長足進步,我相信我們已經做好了一場革命的準備。Xaira在推進基礎人工智能研究並將這些進步轉化爲變革性新藥物方面處於有利地位,我很高興有機會領導該團隊。”Marc Tessier-Lavigne表示。

明星機構“下血本”押注

超10億美元並非小數目。爲Xaira提供資金支持的機構有多家,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是ARCH Venture Partners。這家成立於1986年、專注於生命科學領域投資的機構本輪將爲Xaira出資超2億美元。

ARCH董事總經理兼聯合創始人Robert Nelsen針對本輪融資表示,這是ARCH近40年的投資歷程中所做過的“最大的初始承諾”。他在解釋爲何ARCH要作此豪賭時說:“人工智能最終使我們能夠以新的方式看待生物學,並將這些發現轉化爲更好的疾病治療方法。這爲我們徹底重新思考藥物發現創造了巨大的機會。”他認爲,人工智能將改變整個藥物的發現與開發,希望通過押注Xaira,打造一個能夠給行業帶來顛覆性變化的公司。

事實上,Robert Nelsen是一名傳奇的生物醫藥投資人。公開資料顯示,他在ARCH成立之初就加入了該公司,並在100多家公司的早期採購、融資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19家公司的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他最知名的種子期和早期投資包括Illumina、Alnylam、JUNO等。在《福布斯》的年度最佳創投人名單中,Robert Nelsen曾連續多年入選,位居醫療健康領域頂尖投資人行列。

與ARCH共同孵化Xaira的還有Foresite Capital。資料顯示,Foresite Capital是一家投資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公司的機構,尤其注重採用數據科學驅動的方法來投資利用生物學和大數據來改變醫療保健的公司。

其他爲公司提供融資支持的投資機構陣容亦十分強大,包括F-Prime、NEA、紅杉資本、Lux Capital、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Menlo、Ventures、Two Sigma Ventures、帕克癌症免疫治療研究所(PICI)、Byers Capital、Rsquared和SV Angel等在內的一衆機構都選擇跟投。

AI製藥站上投資風口

AI製藥,即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手段輔助藥物的發現、研發、管理等各個環節。一名生物醫藥券商研究員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利用AI技術可以縮短新藥研發週期、節省成本、提升藥物研發效率和成功率,行業應用前景廣闊。根據MedMarket Insights數據顯示,近三年(2021—2023Q3)全球AI製藥融資總額約爲134.66億美元,成爲生物醫藥最受青睞的領域之一。

AI製藥領域近年來最張揚的投資人,非英偉達莫屬。今年2月,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2024年世界政府峰會上,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公開表示,“人人都必須學會計算機的時代過去了,人類生物學纔是未來。”他認爲,計算機科學、軟件、芯片、基礎設施每年都比前一年要好,但生物學的進展卻非常緩慢。當生物學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自動化相結合時,未來就會迎來指數級的進步,從而成爲下一個黃金賽道。

面對這一黃金賽道,英偉達用真金白銀爲未來投資佈局。記者梳理英偉達的投資版圖發現,英偉達旗下的風險投資部門NVentures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已經達到10家,包括助力推動藥物研發變革的Genesis Therapeutics、Inceptive、Terray、Charm、Evozyne、Generate、Superluminal;使用AI改進腹腔鏡手術的Moon Surgical;加速醫學影像數據的Flywheel。

國內方面,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AI製藥市場規模爲8163萬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7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6.8%,行業不僅規模大,而且成長速度快。

據生物醫藥諮詢機構智藥局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1月,中國AI製藥公司已經超過90家,其中融資輪次在B輪以上(包括B輪)的企業佔19%,國內暫時沒有上市企業,目前最高輪次爲晶泰科技和英矽智能,兩家公司均於2023年申請IPO。記者注意到,2023年11月30日,晶泰科技正式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並於近日通過港股上市備案。今年3月27日,英矽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這是英矽智能繼2023年6月27日後第二次向港交所遞表。

中商產業研究院認爲,隨着國內創新藥研發熱潮的到來,AI製藥產業日益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全球各大藥廠和生物科技公司積極發展AI製藥,AI製藥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行業前景十分廣闊。

東吳證券研報認爲,從歷史融資數據來看,國內醫療AI領域投資熱度呈現波動上升態勢,2016—2020年投資總金額複合年均增長率達54%,行業保持高景氣增長。醫療健康是AI較有前景的應用領域,ChatGPT的出現與發展及其引發的資本關注有望加快醫療行業與AI融合發展,而且不排除未來有更多突破的可能。在當前節點,相對更看好AI在新藥研發、病理診斷等領域的應用。

最美人間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在這萬物生長的時節,我們迎來國內創投界的盛舉——2024證券時報“尋找創投‘金鷹’、發現企業‘新苗’”行動計劃火熱報名中。

責編:嶽亞楠

" Type="normal"@@-->

校對:趙燕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