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破冰,京東和解,微信躺贏

時隔11年,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一對兒“歡喜冤家”,終於心平氣和的坐在了一起。

就在本月初,淘寶發佈《關於淘寶網新增微信支付能力的意見徵集》,正式宣佈淘寶和天貓全體商家接入微信支付。微信支付對此迴應稱,目前與淘寶平臺商戶的功能適配正在開通中。

在即將到來的雙11電商大促之際,兩家大廠異常迅速,目前淘寶大部分主流商家,已經簽約全量上線微信支付。

在全網“拆牆”的進程中,並不只有阿里和騰訊兩家。京東、抖音、百度、美團、快手、小紅書等多家互聯網大廠,都有風聲傳出,要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

支付無界限,這似乎已經成爲大勢所趨。

全面解禁微信支付

從9月中旬以來,不少消費者就已經成功操作了淘寶訂單微信支付。

操作路徑也和正常支付寶支付基本一致,在淘寶訂單提交頁面將新增“微信支付”選項,點擊後可跳轉微信付款,收款方爲“淘寶平臺商戶”。

這一次淘寶和微信的“破冰”,也被阿里視爲雙11預售階段的一個刺激環節。

“2024阿里媽媽雙11發佈會”上,阿里媽媽商業化運營中心總經理樹羊再次透露,淘寶將於9月底全面接通微信支付,爲今年雙11的10月份預售階段做準備。

畢竟雙方已經“斷交”11年,擁有龐大用戶的微信支付已經足矣成爲淘寶的新增流量。

從交易額規模來看,在第三方支付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已佔據93%左右的份額;其中,支付寶大約佔53%,微信支付大約佔40%,其他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京東支付、美團支付、抖音支付等)合計交易額只佔7%。

雖然在交易量上,支付寶領先於微信支付。但在縣域地區上,據微信最新數據,微信支付在縣城的首選比例爲83%,鄉鎮農村爲78%,均高於城市用戶的76%。

這有相當大一部分用戶,屬於五環外人羣或者銀髮族,他們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淘寶購物經驗。

一旦淘寶接入微信支付後,會激活五環外人羣作爲新生流量,可以減少用戶因不使用支付寶而被擋在門外的情況,從而觸達更多縣域地區的新用戶,提高整體交易轉化率。

互聯網支付平臺破冰,讓不同平臺的商家接觸到更廣泛的用戶羣體,增加銷售機會。

除了淘寶之外,想要通過其它支付渠道獲得新生流量的電商平臺,還有京東。

據央視新聞報道,京東也將正式接入支付寶支付,預計在“雙11”前夕推出。這也是京東和與支付寶時隔13年的重新合作。

除了支付環節之外,在京東核心的物流方面,淘寶天貓即將正式接入京東物流,預計於10月中旬上線。同時,京東也將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

整體來說,這次的互聯網大廠的“拆牆”,是一場跨別十多年的握手言和。

流量的搶奪戰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軍國大計,從漢高祖劉邦,到明太祖朱元璋都一一奉行。

等到了互聯網時代,“高築牆”就演變成爲了一種對用戶人羣爭奪戰、對商家覆蓋爭奪戰。

最早的“大廠屏蔽”還要追溯到2008年。當時正處於“搜索引擎時代”,還不熟悉網購的用戶經常會使用百度來搜索瀏覽淘寶商品,電商購物入口和用戶心智入口發生轉移。

爲了避免流量入口被百度佔據,淘寶在2008年9月宣佈屏蔽百度爬蟲,讓用戶在搜索時直接跳轉到淘寶網,而不是百度,來保障淘寶的流量和銷售額。

9月,百度迴應稱這是淘寶抵禦百度進軍C2C市場的自我保護,隨後百度就推出C2C平臺和淘寶在電商領域直接競爭。

但之後幾年,百度C2C並未掀起太多風波,兩家大廠各自發展各自領域,互不干擾。

直到2013年,大廠屏蔽再次站在風口浪尖上的。而這次將是兩位重量級選手,也是兩款過億日活的國民級App:淘寶和微信。

在當時,微信內分享網購鏈接還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隨着支付寶的誕生,以及微信支付的上線,阿里和騰訊直接成爲了電子支付領域的競爭對手。

在2013年7月底,阿里官方稱:“大量用戶反映,微信平臺發來的淘寶鏈接大部分是僞造淘寶店,部分用戶因此受到財產損失,甚至支付賬號、密碼被竊。”於是宣佈暫停與微信相關的第三方應用服務,斷掉一切微信數據接口,導致微信無法跳轉至淘寶頁面。

同時,阿里向所有淘寶賣家禁止張貼微信二維碼,甚至禁止賣家在旺旺上提到“微信”這個詞。

阿里選擇封鎖微信支付並不是毫無緣由,在2013年,數據顯示,移動端商品交易額只佔淘寶總交易額的15%。

但畢竟被封鎖的對象,是另一互聯網巨頭,騰訊自然是不肯罷休。隨後就把微信上淘寶相關鏈接全部封禁,直接提示用戶要訪問的網址“已經被淘寶屏蔽”,用戶只能通過複製瀏覽器打開。

同時,在2013年11月,微信封殺阿里巴巴旗下的即時通信軟件“來往”。

自此,中國把持流量最大的兩個大廠之間,築起了一堵無法被翻越的高牆。

好友之間想要彼此分享看中的商品,只能在微信上發佈一串又怪又長的“火星文亂碼”,再通過複製打開淘寶完成跳轉。

甚至在2020年8月,阿里無不調侃的發佈的“關於淘寶的8個冷知識”中提到:“淘寶每天生成一億個淘口令”。

這也是大廠屏蔽時代下的,奇葩世界紀錄。

全面解禁用了3年時間

大廠之間互相屏蔽,建立高牆阻隔交流,這無疑是經濟的封鎖和藩籬。

在2021年,工信部組織阿里、騰訊、字節、百度、華爲、小米、陌陌、360、本站等互聯網公司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會上,工信部要求各平臺在9月17日之前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否則將依法採取處置措施。

但全面實現“互通互聯”並不是條容易的道路。

2021年,餓了麼、優酷、大麥、考拉海購、書旗等阿里系App先後接入微信支付。

2022年10月,支付寶開放給微信好友轉賬功能,但不是直接轉賬,而是輸入金額後會生成一個二維碼,然後在微信/QQ可以掃碼領取,對方領取到自己的支付寶賬戶,超過24小時未領取會自動退回。

2023年10月,淘寶支付頁面出現“微信掃碼支付”的選項,還可以“去微信找朋友幫我付”。

2024年1月,阿里旗下二手電商平臺閒魚上線微信小程序,並支持微信支付。

直至2024年9月,阿里和騰訊才徹底解除了彼此之間的圍牆,全面實現了互通互聯。

兩個互聯網巨頭從封閉走向開放,也意味着電子支付領域的鬥爭已經處於尾聲階段,也是時代風向的一個註腳。

就如同曾經的門戶網站時代、搜索引擎時代走向帷幕,市場的風向正在轉向其它領域。

本文源自: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