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購加碼至100億美元!兩天跌去逾8000億港元
(原標題:阿里回購加碼至100億美元!兩天跌去逾8000億港元,分析師:市場反應過於強烈,長期前景不受影響!)
12月28日,港股大型科技股全線大跌,恆生科技指數一度跌超3.6%。
成分股中,騰訊(0700.HK)盤中一度大跌5.58%至525港元,股價創10月初以來新低;阿里巴巴(09988.HK)一度跌超6%,股價創7月以來新低;美團一度跌6.7%;京東一度跌超3%。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更雙雙大跌逾12%。截至中午收盤,阿里巴巴跌7.01%,兩天跌去逾8000億港元!騰訊跌4.77%、美團跌5.30%、阿里健康跌10.57%。
資深新興市場投資人、VanEck新興市場股票團隊負責人大衛·森普爾(David Semple)認爲,雖然監管行動可能會在短期內影響投資者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看法,但他預計這些企業的長期業務前景或吸引力不會受影響。
阿里回購加碼至百億美元
阿里巴巴12月28日在港交所公告,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會已授權增加本公司的股份回購計劃總額,由60億美元增加至100億美元(約合653億元人民幣)。該股份回購計劃的有效期爲兩年(至2022年底)。公司已於本季度開始執行該股份回購計劃。
此前,12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調查組執法人員進駐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開展調查。阿里巴巴官方表示,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
不過,監管部門的舉動還是引發了市場擔憂。受此影響,美股阿里巴巴12月24日暴跌13.34%收於222美元,成交量達到1.42億手,成交額高達312.7億美元,市值蒸發近萬億元人民幣,而這一跌幅創出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以來的最高記錄。
消息面上,12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披露,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代表四部門就約談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在約談中,金融管理部門“根據金融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指出了螞蟻集團目前經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漠,藐視監管合規要求,存在違規監管套利行爲;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引發消費者投訴等。
12月27日,螞蟻集團公告,26日接受了金融管理部門的約談,將會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成立整改工作組,全面落實約談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的經營和發展。
繼阿里被立案調查、螞蟻集團被二度“約談”後,銀保監會12月25日發佈《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間接代理銷售理財產品。央行最新也表態,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依法依規納入監管。
預期長期前景不受影響
自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佈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來,阿里股價持續受挫。11月10日至今,阿里巴巴港股已累計下跌近26%,市值蒸發1.35萬億元人民幣!
就未來走勢,機構普遍認爲,雖然監管行動可能會在短期內影響投資者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看法,但他預計這些企業的長期業務前景或吸引力不會受影響。
華西證券指出,自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佈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來,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股價皆出現一定回調,但通過覆盤美國反壟斷史,可以發現每次大規模反壟斷都促進了科技創新。
對於個股而言,短期反壟斷訴訟案影響公司股價,長期走勢與基本面相符:以ATT爲例,儘管90年代公司經歷了美國司法局多番訴訟,公司進行了多次拆分,但長期看,公司受益於通信產業升級(1G-2G-3G-4G-5G)實現成長,至今ATT仍是美國第一大電信運營商。
金融公司Raymond James分析師詹姆斯·凱斯勒(James Kessler)認爲,市場對阿里巴巴被立案調查這一消息的反應可能有些過於強烈,更重要的問題是該事件是否會給該公司的收入造成影響,如果有影響又該如何去量化。凱斯勒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整體電商市場的銷售額正以20%的速度增長,他認爲阿里巴巴沒有傷害到競爭對手。凱斯勒對阿里巴巴的評級仍爲“買入”。
國泰君安指出,反壟斷並非是政策“黑天鵝事件”,對市場風險偏好影響有限。部分投資者擔憂反壟斷政策會對市場風險偏好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從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至今,從政策導向到實際政策行爲,投資者已經有充分的預期和認識。反壟斷的舉措仍會深入,但是市場風險偏好預計難以繼續下行,在阿里巴巴股價重挫之際,更爲廣譜的中概股並未有系統性的下跌,甚至平臺型非壟斷公司拼多多大幅上漲,製造業港股科技公司小米屢創新高。
國泰君安認爲,從另一個維度看,反壟斷有助於理順商業關係以及競爭關係,推動強監管金融領域補齊監管盲區,推動社會資源更多的向科技製造業以及民生轉移,促進社會福利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