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以上的娃,就又開始不好養了

呀,要不是有熱心的雲閨蜜來提醒,我都沒發現微信又改版啦,現在不用拉到文末就能點贊、轉發和在看了。

感謝這位親閨蜜,那我肯定要送份小禮物表心意的!

既然這麼方便了,那我就厚着臉皮跟大家要個點贊轉發啦,之後我還會不定時在這裡送禮的~謝謝大家的支持!麼麼噠~

------以下正文------

最近後臺收到不少留言說,我家娃8歲多,怎麼又開始叛逆了……

我家娃10歲、12、13歲了,是不是快要到青春期了啊,怎麼天天鬧妖發脾氣。

回頭看看10歲的小D,也還真是感覺到,孩子長到8、9歲,確確實實有“小叛逆”的苗頭,又開始難養了。

前青春期很快就會走到“正兒八經讓父母聞風喪膽”的青春期,有一些準備,還真得提前做。

今天就來幾個實操案例,咱們一個一個聊聊。

但這裡需要提前和大家說明一下,今天這些案例,咱們重點是分析孩子“爲什麼”會突然發難,也就是找到癥結所在,但不詳細去給大傢俱體的解決方法。

因爲8、9歲,或者更大一點,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早已經不是“白紙一張”,每個家庭,每對父母和孩子的親子互動模式已經形成了印記,我就算給一個“大J的標準答案”,大家照搬過去效果也不會太好。

但是,如果我們都能理解青春期孩子“是怎麼想的”,那麼每個家庭的答案也就在父母自己手裡了。

01

都這麼大了沒有是非觀?!

案例1

13歲的孩子,晚飯時候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班裡有兩個男生今天物理課逃課去打籃球了。

說完後,他就像個沒事人似的繼續吃飯了。

這要是咱家的娃,你會怎麼想?

是不是很震驚,這孩子說到逃課,還那麼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該不會他自己也逃過了吧?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怎麼越大了越沒有是非觀了?!

在你着急上火之前,請先考慮一種可能性:青少年正處於激烈的自我覺醒和社會認同的整合過程。

他們假裝漠不關心,可能只是想要了解我們對這種情況的感受。

這時候更好的做法是誠懇地提出問題,“嗯……那你對他們逃課是怎麼看的,你有什麼感受?”就能讓溝通變得更有效。

當我們表示關心孩子的感受,尤其是願意跟他們討論由孩子 主動提出 的話題,就是在引導他們,讓他們意識到,他們自己的情緒和看法是很重要的,在判斷是非等問題上,他們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覺。

尤其是青少年本來就有深刻的洞察能力,並不是是非不分的。

雖然我們早就不厭其煩地和大家強調過,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感受。但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和我一樣,時不時就跌入“這孩子怎麼會這麼是非不分”的陷阱?

我們默認了孩子越大就會對事物判斷越清晰,但我們忘記了,進入8歲後(前青春期),孩子將要進行另外一次大腦的“重新佈線”。

當你發現,自己家的娃開始和你談論一些她同學“不好的”事情,但似乎又沒有“大力譴責”,請記住他其實在嘗試和我們溝通。

如果我們能收起“爹味/媽味”,而是先問問他的感受,我們也許大概率能聽到“正確”的答案,而更加關鍵的是,我們在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寶貝,你長大了,你的感受大部分情況下是正確的,需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02

都這麼大了還闖禍?!

案例2

10歲的孩子放學後要和同學一起去附近公園玩耍,答應好了不去湖邊玩,萬一掉下水很危險,結果這幾個孩子差點就溺水,幸好鄰居發現得及時。

你聞訊趕到,會怎麼做?

是不是趕去的路上非常擔心,到了現場確定人好好的以後,就壓不住滔天的怒火了。都這麼大了,該懂的道理也懂了,怎麼答應好的事情,還是闖這種天大的禍呢?

正文只能放一個投票,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說說自己的感受,回家後你們會對娃生氣發火教訓還是……

心理學家發現,面對冒險行爲,青少年有兩種思考模式,一種是“冷靜評估危險”的模式,另一種是“我和朋友們在一起,我們很開心”的模式。

這兩種不同的狀態分別被稱爲“冷”認知模式和“熱”認知模式,哪種模式占主導地位取決於青少年遇到的具體情境。

看完這段話,你是不是就理解了孩子?不僅理解了孩子,還回憶起了很多自己年輕時候做的混事

當我們事先叮囑孩子注意安全,給娃打預防針的時候,孩子處於冷認知模式,所以你就會覺得,他特別謹慎懂事。

當他轉身和朋友們熱熱鬧鬧跑到湖邊的時候,對不起,熱認知模式佔據了整個大腦,這時候他答應你的事都會忘記,會隨大流和朋友們做一樣的事情。

知道了這些背景知識,一方面提醒我們,要理解孩子處於“雙重”精神狀態中。

下一次孩子答應你的事情沒做到的時候,不用滿腔怒火責備他對你撒謊了,而是要知道,實實在在答應了你的是“理智小天使”,但跳進湖裡去瞎鬧的是“闖禍小惡魔”,娃真心沒有故意撒謊,故意違背父母的叮囑。

這也提醒我們,下次談話可以再推進一步。當孩子向你保證不去湖邊玩的時候,你可以繼續這麼說,“那麼假如你的朋友們都去湖邊玩了,你會怎麼辦?你要如何堅持你的想法?”

這時候孩子也許自己就能想出應對策略,或者他能“演習”一下進退兩難的感受,我們就能幫助孩子一起想一下解決方案。

當然了,這種預熱和預警,可能僅僅是眼前這一次兩次,最後還是一點用都沒有,演習了半天,娃還是跟着一大羣集體去闖禍了。

但要堅持這種“思維體操”,先把娃能用到的藉口都當面聊透,多來幾次,多實踐和踩坑幾次,多被父母抓包和批評幾次以後,理性小天使的力量也就會慢慢增加。

當然了,人不犯渾枉少年,當爹媽還是得做好隨時擦屁股的打算。

03

這麼大了,還說傷人的話?!

案例3

8歲的孩子最近時不時會和我說,她不想上學了,她討厭這個家。

你嘗試和她溝通,但越是關心,孩子越是說各種“傷人”的話,說討厭爸媽,討厭這個家,活着沒意思。

怎麼辦?父母是不是就很緊張,加上網上時不時就有的孩子抑鬱輕生的新聞,你也開始擔心自己孩子心理是不是出現問題了。

但奇怪的是,晚上你擔驚受怕睡不着,結果第二天孩子又像沒事人一樣,開開心心,精力充沛去上學了。

青春期的一大特徵(更年期也一樣哈)就是會出現明顯的情緒波動,有時候他們甚至會用激烈的言辭來描述短暫的絕望感,這些都是正常的。

這個時候,父母最好的做法是直接詢問她真正的意思,“你有想傷害自己的念頭?還是你只是覺得現在很生氣,很難過,感覺糟糕透了?”

如果是前者,我們當然要尋求專業干預,但大多數情況下,你會發現,他們只是此刻“非常非常非常”不開心。

將自己的痛苦情緒轉移到父母身上是青少年處理自己強烈情緒的方法之一。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外化”:通過讓別人(通常是父母)來代替自己感受不愉快的情緒。

這倒是讓我想起了最近網上挺火的一些段子,比如生氣就使勁罵別人,找茬、找事、找樂子,能外耗的就儘量不要內耗……

這麼一看,互聯網鼓吹的,是一種“青春期”心理狀態啊……

青少年對於社會認知很敏感,他們還會認爲情緒化意味着脆弱(雖然他們經常情緒化)。

所以他們在學校裡、在外面要硬撐着,別動不動就情緒不好顯得自己很丟人。但一回到家,就開始“發泄”給安全的人。

而這也是需要提醒我們父母的,心理健康不是指不能有負面情緒、時刻感覺良好,而是指對當下的情境有恰當的感受,並且能夠有效地管理這些感受。

那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那還真就得讓耳朵受點罪,就當娃的 “情緒垃圾桶” ,允許孩子回家可以放下社交面具,來到你這邊發泄一下。

我們只需要 像垃圾桶一樣回收(聆聽 ) ,然後記得,自己時不時也要去 傾倒一下這個垃圾桶 (不要覺得孩子在說你,不要覺得孩子跟你過不去了)。

04

青春期情緒密碼

三個案例聊完了,大家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有種大受啓發,醍醐灌頂的感覺?

以上內容都是來自我最近讀到的一本“育兒書”《青春期情緒密碼》,裡面還有更多關於青春期孩子心理情緒的案例。

我自己讀完很受益,就欣然答應出版社爲這本書寫了推薦語,特別想推薦給你們。

“我覺得這本書適合這樣兩類家長,一類是已經在爲孩子青春期叛逆而束手無策氣到不行的,讀完這本書會幫助你更好理解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叛逆的“問題”,更給了一套落地可行、不委屈家長但行之有效的方法;

另外一類適合小學低幼年級(前青春期)的家長朋友們,即使你自認從小學習育兒,親子關係不錯的,也非常值得一讀。我就是後者,讀完後才恍然大悟,下一個階段的親子關係又升級了,感恩這本書,我想我已經做好準備了。”

青春期最大的衝突,其實是彼此“不理解”。

孩子到了8歲以後,突然又難養了,進入青春期以後,成父母最大的對頭了,這並不是娃“大”了變壞了,而是他們正在經歷人生很關鍵的又一次整合。

希望這本書,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孩子,看到孩子。

這也是我們老朋友青豆家的新書,確實對我自己很有幫助,雖然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跟我一樣是需要的,但我還是談了一個優惠價,大家有需要自取。

正在團

也歡迎購買我的新書

解鎖思維模式,做個有能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