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臺企看AI 5年內迎重大變革
重慶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一名男孩在觀看機器魚表演。(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款中醫AI機器人爲民衆把脈。(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中華區看AI對未來產業影響
後疫情時代許多企業面對疫情帶來轉變,也思考如何透過數位化轉型增加企業優勢。爲此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近日發佈《大中華區人工智慧成熟度調查》,針對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共105間企業進行訪談。調查後發現有高達80%受訪臺企預計人工智慧(AI)在未來5年將產生「很大」甚至是「重大」的產業影響,高於大中華區72%,且臺企高階主管評估未來AI帶來的影響時,普遍也持「較爲積極」的態度。
但數位轉型過程中也須迎接衆多挑戰。受訪的大中華區企業認爲面對的前3大挑戰爲「人工智慧技術人才缺乏」、「前中後臺數據一致化管理能力」、「與舊有系統的整合」,由於人才短缺困局使得企業須更積極合作共贏,建設多元化產業生態圈,探索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企業首重AI數據管理
從數據面觀察,統計近10年以來,大中華地區共有3678件AI投資事件,總交易金額來到1兆3483億元,趨勢來看過去10年的AI投資件數、金額持續走高,但在2019年稍微回落,顯示投資者對人工智慧趨於理性,投資市場較穩定。同期間聚焦臺灣,AI投資共計72次,其中公開揭露的32筆交易累計投資額爲100億元,顯示AI投資數量整體上升。在臺灣對AI投資中,資訊通訊科技與媒體產業AI公司,是獲得投資數目和金額最多的產業。
安永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張騰龍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已造成產業革命,進入後疫情時代,企業更需積極思考如何運用數位工具進行數位轉型,以提升在市場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企業IT支出或將下降5.1%,但技術已成爲企業營運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研判企業或加大對雲端、AI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投資以促進數位化轉型,這將推動2020年後的IT支出成長。此次在《大中華區人工智慧成熟度調查》數據中,有72%大中華區受訪企業相信AI將在5年內對行業產生「較大」甚至「重大」影響。
《報告》中也對成功應用、部署人工智慧需要應用到的8項能力進行調查,包括數據管理、資訊及網路安全、高階分析、應用場景辨別、人工智慧領導力、新興技術、企業創新管理、敏捷開發等。從調查發現,受訪臺灣企業認爲高階分析與數據管理同爲4.5分(滿分5分),視爲最重要的能力,其重要性評分遠高於大陸、香港及澳門受調企業的4.2、4.3分。也有60%受訪臺企認爲其企業的「數據管理」很有競爭力,相對自評企業整體競爭力平均分也較高,來到3.7分。
應加強創新管理能力
此外,臺企對資訊及網路安全重要性評價也打出4.4分,僅次於香港、澳門4.5分;但在資訊及網路自評安全競爭力的分數,臺企自評分數與大中華區水準的3.5分持平,落後於香港澳門的3.7分。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財務會計諮詢服務主管合夥人陳智忠表示,從法規環境上來講,臺灣有望獲得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適足性認定,目前已推動至第二階段。因此,未來關於個資保護政策法規只會更加嚴格,而臺灣消費者對個人隱私的重視程度也較大陸更高,所以臺企需更重視資安與網路安全的相關建設。
此外,在8項組織能力中,企業創新管理能力的重要性被參與調查的臺灣企業排在最後,顯見臺灣企業的創新管理能力還需加強。另外大中華區最受關注的人工智慧商業風險,報告中也指出,分別爲監管需求佔比最高達到56%,其次是系統維護44%與個人影響36%;臺灣受訪企業則最關注風險爲個人影響、比重45%顯示臺企注重人情味,管理階層需平衡員工對失去工作的擔憂,其次爲監管需求及系統維護同爲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