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上的人都幹什麼去了?”他的答案是……|博物館探尋記

物館

中國科學家

編者按:

5月30日,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將正式對公衆敞開大門,這不僅是科學的殿堂,更是一座傳承智慧與探索精神的燈塔。

在這裡,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歷史,都訴說着一位位科學家無私奉獻的故事。他們以國家的興衰爲己任,以人類的未來爲使命,無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

爲慶祝博物館正式開館,特策劃“博物館探尋記”系列圖文,每期爲大家講述一件展品背後的故事。

35歲,該是道坎兒嗎?

這幾年,“35歲門檻”時不時成爲輿論焦點,也讓很多人疑惑,“35歲以上的人都幹什麼去了?”

別急,哪怕年齡再翻一倍,今天這位主角,同樣“燃”出新高度。

45年前,一個冬日的下午,在北京郊區原子能研究所一座靜謐的大樓,黨支部正在所長辦公室召開支部大會,討論王淦昌的入黨申請。

最終,參會的21名黨員一致通過。王淦昌在72歲高齡之際,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聽到這個好消息,王淦昌的同事杜祥琬,高興地寫信給他表示祝賀。

5天后,王淦昌回信說,“其實這事我早應該奮鬥爭取,以自己努力不足,以致拖到現在,非常慚愧。希望你和同志們多多幫助,俾能對黨和人民做出應做的事。”

此時的王淦昌,已過古稀之年,完成了從深受外國導師器重的“Boy Doctor”(孩博士),到受人敬仰的“兩彈一星”元勳的轉變,還有什麼“應做的事”?

繼續推動原始創新!因爲“現代化是不能從國外買來的”。

1982年,國務院批准了秦山核電站項目,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認爲,可以引進國際上成熟的90萬千瓦核電站技術,沒必要從30萬千瓦的原型核電站做起。

王淦昌非常不贊同,“我們能自行設計、製造原子彈,爲什麼就不能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

1991年12月,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結束了我國無核電的歷史,掀開了核工業自主創新、加快發展的新篇章。

1983年,美國爲搶佔21世紀戰略制高點,出臺“戰略防禦倡議”。德國、日本等國紛紛隨後提出科技發展計劃,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浪潮涌起。

王淦昌又坐不住了。他聯合王大珩、陳芳允、楊嘉墀三位科學家提出要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發展中國高技術的建議。

1986年10月,《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863”計劃)被批准通過。計劃實施時間爲15年,總經費投入100億元人民幣,自此,中國的高技術研究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

“863計劃”四位倡議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王淦昌仍然關心着“小太陽”的進展。“小太陽”是他獨立提出的,一種研究核聚變能的新思路。

據杜祥琬回憶,那時王淦昌的身體已大不如前,但“我給他彙報實驗的情況,說實驗又取得了進展,他就把兩個手從被窩裡伸出來,鼓鼓掌,說大家一定會做的更好。”

“入黨,可以多做工作;不做工作,沒意思;安度晚年,我不高興;享福我更不喜歡。我喜歡這樣一句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淦昌在入黨申請書上這樣寫道。

“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一道看似簡單的填空題,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填法。

幸運的是,總有一些人像王淦昌一樣,在前一個空填入了“自己”,在後一個空填入了“祖國”。

參考文獻:

[1]崔興毅 程瑜.45年前這封信,訴盡報國情[N].光明日報,2024.05.20

[2]孔凡岱 朱軍 林玉樹.信仰 信任 信心——王淦昌入黨記[N].光明日報,1980.01.22

[3]【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誓言】王淦昌:我願“以身事國”[OL].央視網,2016.06.09

[4]“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一片冰心在報國[OL].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3.01.12

[5]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簡介[OL].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