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雜誌/2041青年出極 挑戰2℃

文∣高嘉鎂 攝影│蕭如君

想像有一天,當臺北變成湖泊,嘉南平原變海原,該怎麼辦?2℃,是全面失控的臨界點,而今年,正是最關鍵的年分。張良伊臺灣出擊,帶我們走進南極、走向國際,面對暖化,讓自己不後悔,就起身,開始改變!

2013年,是暖化的關鍵年。

5月,大氣含碳量首度超過400ppm,意味着增溫2℃世界來臨;9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發佈第5次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是全球暖化主因;11月,第1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19)在波蘭華沙召開,今年將是繼京都議定書過期後,達成下個氣候協議的關鍵年!

臺灣青年從2008年、波蘭波南茲的COP14,開始參與這場盛會,今年,COP19聯合國非官方青年聯絡人張良伊說,行動、改變,讓下一代看見美麗地球,都是爲了不後悔,都是爲「拯救人類自己」。

假如現在你有1分鐘機會,上臺代表地球人發言,來挽救暖化頹勢,你要如何有效運用這1分鐘?你要如何讓大家聽見你的聲音

參與氣候變遷議題多年的張良伊,選擇的是親自到氣候變遷發生地,用雙腳走過南極、南太平洋,用雙耳傾聽氣候難民心聲,以雙眼看見人們團結合作,最後舉起雙手,大聲呼喊:「昨天氣候變遷跟我無關,但我願意從現在改變,那你們呢?」

今年3月,張良伊登上南極大陸。腳踩凍土、遠眺皚皚冰山的他,不是去觀光,而是代表臺灣參加「2041青年出極計劃」(2041 Antarctica Expeditions)。

這個計劃由首位步行踏遍南北極的探險家羅伯特‧史旺(Robert Swan)發起,從2003年開始,每年公開招募擁有想法的年輕人前往極地,試圖在南極失去國際法案的保護之前,透過「未來大人」的雙手拯救可能造成國際情勢搶攻的瘋狂未來。

今年,在世界18國、42位青年行列中,張良伊以臺灣青年身分前往南極,記錄、保護世上最後一片偉大荒野。

自1940年代以來,因暖化使冰棚持續崩解,平均35天就崩掉臺灣面積1/10;臺灣,同樣深受氣候變遷影響,面積只有南極的1/388,人均碳排量卻居亞洲第一,如果海平面上升1公尺,嘉南平原沿海不保,50萬人口恐成爲氣候難民。

「當我知道愈多,我沒有辦法矇蔽自己,不去捍衛未來。」身爲地球村一員,張良伊這麼告訴史旺,這份責任讓他決心加入2041。

不過計劃非誠勿擾,除自費新臺幣80萬元,來支付旅費並資助國際組織,還必須許下承諾:回臺積極投入環境教育。

爲了參加,張良伊到處演講募款,差點拿家裡房子貸款,最後靠贊助籌到錢;他這份堅持,成爲他最終錄取的理由

站上國際:青年出擊,跟世界溝通把臺灣放在世界平臺上溝通,青年,就是改變的開始,就是暖化的解方

時間推回到2008年,就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3年級的張良伊,申請前往瑞典當1年交換學生。

熱愛擁抱自然的瑞典人,非常重視環保,不僅焚化爐燃燒氣體能導引成暖氣,更讓食衣住行處處與綠色相關,打造綠能城市,這讓張良伊歎爲觀止。

回到臺灣,張良伊開始關注臺灣環境議題,在教授與學長建議下,以加拿大綠色文化俱樂部(Green Club)會員身分,前往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辦的第15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15)。

COP(Conference of Parties)爲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UNFCCC)底下的締約國大會,由各國官方代表參與,全球各地的NGO 也以觀察員的身分參與,是全世界唯一的氣候談判場所,也是唯一有權規範締約國家實行減碳責任、調適行動的公約。

爲期2 周的議程,兩幕景象深深地震撼了他。

當各國在爲自身利益盤算,使會議龜速進行時,吐瓦魯居民會場外呼喊「吐瓦魯,要生存!」抗議暖化使海平面上升,國家面臨海水淹沒。這幕景象讓張良伊落淚,他想起:「臺灣也是小島,再不改變,下一個就是我們。」

當平均20歲的各國青年,以匹敵專家的知識、起身號召的勇氣,站在臺上堅持改變時,張良伊看呆了,他問自己:「我能做到嗎?被排擠在聯合國外的臺灣,該如何穿透高牆縫隙,把重要經驗跟現況帶回臺灣?」

回臺以後,當其他大學生正享受青春,張良伊的青春則全給了氣候變遷,連畢業旅行都選擇加入由遊琁如、王品文2個女生髮起的「環浪計劃」,到南亞大海嘯的受災地、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見證暖化真相。

薩摩亞,面積相當於1/12個臺灣,人口約20萬。張良伊說,這座小島只要全球再增溫1.5℃就會滅頂,但社會問題如貧富差距、性別歧視嚴重,比起暖化,居民基本生存都成問題,如何談挽救小島,問題更復雜了。

張良伊的勇氣在心底敲鼓,他想,「不只臺灣,我要將更多走不進會場的聲音記錄下來,放到世界平臺一起溝通。」

他立下目標,成爲「臺灣氣候變遷的不後悔青年」,要拉臺灣青年一起跳出溫水,用超過《航海王魯夫的百倍熱血打破冷感。他說,人人都要找到說服自己的理由去改變;青年,就是改變的開始,就是暖化的解方。

在地行動:成爲TWYCCer,改變從「青」開始「如果不是我們,那是誰?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何時?如果不是臺灣,那是哪裡?」

2010年墨西哥坎昆COP16,張良伊選上亞洲區青年會議主席一職。有別於第1次驚呆地動彈不得,這回他站出來積極分享臺灣經驗,希望世界知道臺灣的聲音,並與國際氣候青年共同策畫行動,討論談判進度,向各公民團體諮詢,也與各國青年一起向各國談判代表遊說。

此外,也扮演公民記者,把現場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讓臺灣民衆得以即時得知其他國家青年關心的是什麼。

「國外青年能做到,臺灣青年爲什麼不能?」張良伊心想,對抗暖化,要團結、要有策略,於是在2011年,他和一同參加哥本哈根COP15的張恩典,成立了「臺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分別在臺北、高雄活躍;隔年正式登記立案,成爲臺灣第一個青年環境NGO。

3年來,這羣氣候聯盟的「推客(TWYCCer)」,以青年培力青年,將國際COP青年會議帶進臺灣,首創氣候變遷工作坊,舉辦講座、讀書會串聯環保團體、學者,翻譯國際環境資訊,還進行田野調查,培訓青年具備知識與發聲力。

2012年,他們參加卡達杜哈的COP18,和臺灣同步連線;今年11月再度出擊,前往波蘭華沙蔘加COP19。

不管曾是學生、如今已踏入各行各業的上班族,或平時只是與學業成績奮鬥的學生,經過3年努力,如今他們都有能力改變世界,向國際喊出「世代衡平(Intergenerational equity)」新價值,要改變從已開發、開發中國家。

以橫向平面分配碳排責任的思考模式,喚醒縱向、歷史的碳排責任,呼籲別將下一代拖下水,希望跨世代間的權益維護能成爲2015年新氣候協議的指導原則。

同時在臺灣,爲呼應國際水資源年,TWYCC 以「水水一百」計劃,邀請青年蒐集100個臺灣水故事,希望透過周遭環境的水資源故事,建立相關議題資料庫,並串聯水利相關科系師生及專家學者,討論可行技術方案,甚至發展出環境教育及深度旅遊。張良伊說,透過故事挖出問題原因、感受人情,就能幫助青年找到珍惜環境的動力。

曾有人質疑,爲什麼青年要花錢、花時間,出國學習氣候議題,回臺後卻未必帶來改變?張良伊迴應,正因爲臺灣處於國際弱勢、缺乏危機意識,出國正是機會來自省、充實,透過羣聚力量,成爲能影響政策的大氣旋,向上改變社會。

以實際行動在國際上對氣候議題發聲,遇到的困難其實比想像的還多。當2012年張良伊獲選COP18非官方青年聯絡人,卻因臺灣在聯合國地位兩難,面臨各界壓力,成爲輿論抨擊對象。張良伊說,他難過了很久,但立場從未改變:以臺灣爲名,行動關心暖化,就是他抗壓的最佳辦法。

暖化解方:一點創意,創造生活點點綠知行合一加創意,做點燃火花的人,煙火就能燦爛盛放

張良伊說,臺灣人的環保知識,遠比他國來得豐富,卻很少真正「做到環保」。環保不只是帶環保杯、隨手關燈,範圍還可以更大,如果將專業結合環保,比如創造節能醫院、採用電動救護車、手術器具可分解……,其實只要加點創意,工作也能更友善環境。

就像在2041團隊裡,張良伊看到,有英國畫家用環保顏料,賣氣候變遷畫作,籌錢2、3年來參加;還有化妝品供應鏈主管,提到回國後,要全面採用再生紙包裝、標示碳足跡。張良伊說,當各國都從源頭着手,讓改變與個人緊密連結時,我們是否應該讓環保脫離高空、降落地面,找到着力點,開始改變?

張良伊點燃火花,讓年輕力量盛放,迸成煙火,這股動力仍在燃燒。最近他獲得國際環境組織350.org工作職位,合夥創「一坪工作室」,思考如何用「碳足跡」創業,標示產品從製造到廢棄的碳排放量,打造從搖籃到搖籃的消費場域

從氣候變遷國際會議、國際志工計劃、創建非營利組織,到前往2041南極計劃,這些眼界和思考,一路走來,張良伊如何找到這份堅持自我、捍衛未來的理由?

見到史旺時他曾問:「活動辦了10年了,爲什麼還要繼續?」史旺握着張良伊的手說:「10年了,纔有像你這樣的年輕人來參加,那我們還要努力多久,才能讓更多人知道?」爲減緩、調適暖化而行動,張良伊和史旺一樣,永不停止。

「No more delay. Action now. Now you can be the one, and you’re the change.」不再拖延、立刻行動,你就能改變世界。

BOX支援行動最前線

臺灣青年氣候聯盟成立於2011年,致力關心氣候變遷,透過非營利組織力量,以青年培力青年,分享國際資訊,成爲青年交流平臺,凝聚「推」力,「推」動社會改變。

關心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你可以這樣做:1.創意思考,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做到環保,改變舊習慣;2.關心臺灣、國際環境相關新聞議題,和朋友分享;3.參與聯盟活動,和推客們一起踏出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