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場的10個猜想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錦緞(ID:jinduan006),作者:愚老頭,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中有這麼一段,“我們中國的許多人……大抵患有一種‘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來的時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縣誌,這一縣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遠村明月’‘蕭寺清鍾’‘古池好水’之類。而且,‘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經侵入血管,流佈全身……點心有十樣錦,菜有十碗,音樂有十番,閻羅有十殿,藥有十全大補,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連人的劣跡或罪狀,宣佈起來也大抵是十條,彷彿犯了九條的時候總不肯歇手。”

如果魯迅先生活到今天,他會發現,湊夠九樣十樣這毛病,不僅僅中國有,全世界都有。歲末年初,不僅僅中國的券商,國際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也都出了十大預測之類的報告。

2023年初,某國內大行出了一個經濟和股市的10大預測,結果是全錯,本該正經的研究報告上了娛樂頭條。雖然如此,你可以質疑大行研究員的道德操守,但顯然他們跟蠢這個詞相關性不大。只能說預測這個事情,就像軍事裡面的防空作戰,“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用經濟預測是否準確來判斷經濟預測的質量,是一種娛樂化的傾向。所謂的預測報告,本質上是在告訴你,在目前所能蒐集到的信息背景下,線性外推下未來最可能發生的事件。簡單說,這種預測報告不可能語出驚人,他反映的是市場最大限度的一致預期,代表了大多數人預測的最大公約數。

投資需要預測,交易則不需要。投資,你當然要對你投的東西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你需要預測。但交易不需要,你要的是根據可能發生的情況提前做好預案。所以,真正走出來的交易員從來都不會痛苦,也不累。

我們也對2024年的經濟和股市做出了一些預測,湊成了10個猜想,盲人摸象,供大家在設計交易策略時做參考。

一、美債問題發酵,全球將是通脹環境

狼來了喊了很多年,以至於到現在人們都不信了。

帝國的崩潰,始於財政。

歷史上美國絕大部分年份財政都是赤字的。當然,赤字財政是全球性的,畢竟,信用貨幣體系下,財政赤字是宏觀調控的一個手段。

可進入21世紀之後,美國的財政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差距呈現出了逐漸拉大的趨勢。疫情期間,美國財政折騰出了年化高達5萬億美元的赤字記錄。最近有所收斂,但還是以每年2萬億美元的速度在增加。

跟赤字對應的是政府債務的總額節節上漲。2000年世紀之交,美國的政府債務總額大約在5.3萬億美元左右,當時對應的GDP是14萬億美元,政府債務與GDP的比值是37%,算是相當的剋制。隨後美利堅就走上了放飛自我的歷程,2005年這個比值上升到50%,2017年邁過100%,到最新的2023Q3,這個值是142%。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政府債務與GDP的比值,正常不應該超過60%。現在這個情況,西方經濟學和美國財政,高低得死一個。

實際上,不只是美國,大家都有債務問題。解決債務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通脹。這可能是國際經濟中大家唯一的共識了。

既然是通脹環境的概率大,那就儘量不要去做空大宗商品。包括黃金、銅。衡量原油價格的金油比也到了高位,但這次黃金顯然很難被壓下去,那就只能委屈原油繼續漲了。

二、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震盪

樹肯定長不到天上去。

股市的總市值跟GDP,正常情況下應該有一個合理的比例。2001年,巴菲特在《財富》雜誌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股市總市值與GNP的比值,在70%~80%時買入比較好,在100%時屬於估值合理,當超過200%時就屬於“玩火自焚”。如果我們用GDP代替GNP,美股早就進入玩火自焚階段了。而且無論用哪種口徑的市值來計算,2023年美股巴菲特指標的值,都要在200%以上。

雖然絕大部分券商研究員還是非常看好2024年的美股,認爲美聯儲降息加上大選,美股上漲是個大概率。這些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股實際上已經開始進入龐氏階段,隨時都有可能來一個50%幅度的大調整,將這個總市值與GDP的比值再次拉到100%左右。

三、中國經濟會不會太好,但比2023年好

如果我們相信經濟週期存在的話,當前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無論是1950~1960年的康波週期,還是2018年的庫茲涅茨週期,以及2010年的朱格拉週期,底部的低點都指向2025年。也就是說,泰山壓頂,不要做無所謂的抵抗,躺平接受就好了。

好消息是從2025年開始,三大週期向上,尤其是康波週期,會帶來一波直到2055年的三十年大繁榮,而且這一波向上週期所能創造的財富,是過去五次康波週期的總和。

從最小的週期單位基欽週期來看,2024年的經濟相對2023年有一個小幅的反彈,雖然不大,但確實會有所改善,只是預期不要太高就是了。

大家都關心的房地產,現在再多的政策也很難拉住向下的繮繩,但是2025年之後,市場自己就會起來的,這就是經濟週期。

四、產業資本繼續高歌猛進,金融資本休養生息

最近特別流行一句話,“2019年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的確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情緒歸情緒,問題還是得面對。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在世,本就是各自下雪,各有各的隱晦和皎潔。

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都有大紅神。承認屬於自己的時代過去了,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資本也分成兩大分類,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過去的四十年,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攜手前行,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但當所有低窪都被填平,經濟增長開始進入攻堅階段之後,首先甩下來的就是金融資本。早在2018年6月份的陸家嘴論壇上,有位領導公開表示,“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我們從信託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看,從2008年一直到2020年,產品收益率超過8%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這兩年各種P2P、信託公司爆雷,跟高收益率帶來的龐氏脫不了關係。或者說,產業資本撐不住這麼高的資金成本,只能金融資本關起門來自己跟自己玩,對,龐氏也是這麼定義的。

早在公元前81年的鹽鐵辯論上,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就奠定了“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這個政策的遺存就是,直到今天我們還經常聽到所謂戲子是下九流的說法。

很多朋友會摸不着頭腦,唱戲的先不論,下九流裡面還有理髮的、走街串巷賣些針頭線腦的,他們又招誰惹誰了?

這其實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一種體現。古代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全脫產從事服務業的人不能太多,這個寶貴的名額要導向最有用的方向上。由於消費者剩餘很少,在供給軍隊和政府官員這些關鍵機構之後,已經所剩無幾,勢必要壓縮三產也就是服務人員的規模。這就是士農工商的排序,還有下九流都是底層服務人員的由來。

現代社會生產力相對古代社會自然是有了質的飛躍,這是我們今天服務業繁榮的根本,社會也不需要把服務業打入另冊。

現代社會的重農抑商政策,就是鼓勵產業資本,適當限制金融資本。所以我們看過去幾年跟金融資本相關的行業,都不是太好,比如房地產、比如互聯網,再比如教培。但另一方面,產業資本卻在高歌猛進,受益於國產替代,半導體行業從2019年開始那就是繁花似錦,2020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風電這些新能源品類原地起飛。

中國製造業更是在2023年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汽車出口量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而且,其中新能源的出口量還不到四分之一,真正的卷王比亞迪還沒開始發力。

2024年,真正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資本還在不斷擴大自己的邊界,尤其是半導體和新能源。金融資本需要做的,只能是等待,只有產業資本把蛋糕做大,金融資本纔有縱橫捭闔的基礎。

跟產業資本的強勢相對應的,是熱度居高不下的胖東來現象。本質上這不涉及老闆個人的道德觀評判,他實際上代表了產業資本的要求,那就是一個工業化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收入不可能差別太大。當年的日本,曾經有過共同富裕50年,一億總中流的時代,美國1950~1970年之間,也出現過工人的黃金時代,本質上都是社會基礎是以製造業爲基礎的產業資本經濟的體現。

五、內循環成爲經濟增長髮動機,對應經濟從投資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

經濟學科班出身的朋友在國際貿易課程上都會學到一個模型,那就是貿易品-非貿易品模型。這個模型告訴我們這麼一個現象,一個國家可以分成貿易品和非貿易品兩個部門,貿易品就是那些可以全球貿易的產品,比如大宗商品,工業製成品等,遵循一價定律,全球競爭。

非貿易品是那些無法全球交易的產品,主要是服務,比如餐飲旅遊演出等社會服務業。由於貿易品部門的生產效率是全球化的,所以要天然高於非貿易部門,但是由於勞動力是自由流動的,所以工資反而是均等的。

這個模型可以很好地說明外循環的結果。

外循環經濟最利好的是東南沿海,這是地理條件造成的。外循環經濟,兩頭在外,投資就成了增長的發動機。因爲全球需求帶來的高效率,出口企業收入增長很快,相關的服務業收入也跟着水漲船高。同時兩頭在外的格局,決定了外循環特別容易受到輸入型通脹的影響,當美元供給的增幅超過全世界的承受能力時,相關地區很容易跟着一同走進滯漲的狀態。

與之相對的是內循環。內循環走的是自產自銷的路子,消費目標羣體是當地人,潛力有限,天生沒有投資的動力。內循環利好的是包括東北在內的北方復興。

2023年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沒有人再提“投資不過山海關”了。爲什麼呢?因爲問題大家都有,以前是外循環經濟主導,問題被髮展掩蓋了。當外循環的大浪過去,早早準備好褲衩的東北突然就顯得那麼的眉清目秀起來。

2023年火的淄博和哈爾濱兩個地區,是內循環經濟復甦的根本體現。

2024年外循環即使有起色,大概率也是個迴光返照。窮則關稅壁壘,達則自由貿易。中國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都快被薅禿了。美國已經明擺着封閉了汽車和通訊市場,下一個估計就輪到歐洲了。

外循環的未來是一帶一路,但這是一個慢變量。

2024年我們還將見證更多的網紅旅遊地的出現,就看誰能接得住這潑天的富貴了。

跟很多人理解的不太一樣,這並不是經濟下行消費降級,而是性價比的勝利,是消費升級。畢竟哈爾濱玩5天,來回機票加上吃住,只需要3000元。這個錢你去三亞,連住宿都不夠。

六、中國股市底部擡升,空翻多

2024年已經過去兩週了,這市場,一聲嘆息。

這個時候又有人討論起國運線來了。上證指數的20年線,被稱爲國運線。

上一個跌破國運線的例子是1997年的日本,日經指數在1997年跌破20年線,1999年大漲37%又站上20年線,可短暫的繁榮之後就是長期的沉淪,下一次站上20年線要到2013年了。

從日本的案例看,跌破國運線之後,恢復需要的時間很長。

這正是市場擔心的地方。

先不管國運線這東西是不是玄學,我們就問自己一個問題,現在的中國跟90年代末的日本,有可比性麼?

中國古代宮廷建築,遵從“左祖右社”,其內在的含義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兩樣東西,二戰後的日本有麼?

遍地南方小土豆的哈爾濱,最近參觀的一個熱點是731部隊遺址展覽館。

在展覽館的出口,走的時候講解員會說:別回頭,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間煙火,有國泰民安。別忘記,來時路,有民族苦難,有國仇家恨。

這是一個國運向下的民族幹出來的事麼?

最近大家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就是那個流浪16年的留美物理博士成爲了熱點。這顯然跟我們以前感受的氣氛完全格格不入,不是應潤盡潤麼?實際上,這是一個風向標,代表着反向潤回的開始。

上證指數20年線,對應着2900點左右。

不用擔心,現在這個點位就是底了。

七、新能源汽車會有超額收益

在房地產之後,誰能扛起拉動經濟引擎的大旗呢?

有且只有新能源汽車,傳統的油車也不行。

很多人瞧不上搞基建這種簡單粗暴地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殊不知,這是營養過剩的煩惱。我們都知道美國基建差,但是爲什麼他們不搞基建呢?不是不想,是不能,因爲他們的基建能力沒有了,強上要麼是通脹,要麼就是帶動中國的出口。

中國刺激消費,也不能選油車,因爲核心產業鏈不在本土企業手裡。燃油車的繁榮,利好歐洲和日本經濟,老大難的上游基礎製造能力,典型的如機牀和機器人,就永遠起不來,因爲下游沒有市場。

要說房地產也是地地道道的內循環,當然地產時代過去了。

新能源汽車時代,中國有全產業鏈,可以從頭吃到腳,並且提供衆多的高薪崗位。

以日本爲例,根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20年日本共有汽車從業人員552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8.3%。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薪3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薪人士。目前日本本土汽車產能大概800萬輛,海外汽車產能1700萬輛,基本相當於當下中國汽車行業的年銷量。

這幾年進入就業市場的畢業生就感受得非常明顯,比亞迪2022年招聘1.5萬應屆生,2023年3.18萬人,很多專業點擊就送,爲原本高度內卷的就業市場增添了一抹久違的溫暖。

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公募重點持倉的表現都不太好。

2023年我們發過一篇文章《3.5萬億的特斯拉VS7000億的比亞迪》,結果現在比亞迪現在連6000億都不到了。

我們的觀點不變,比亞迪是極少數市值可以超過貴州茅臺的標的,市值是可以看到3萬億的。

原因就是比亞迪是目前中國極少數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估值至少應該對標的是特斯拉,雖然2023年4季度特斯拉純電銷量被比亞迪反超之後,馬斯克開始強調特斯拉是一個AI和機器人公司,而不是一家汽車製造廠。

這個邏輯理解起來不復雜。假如你是一個全球性的資本,要做全球資本配置。從安全的角度,你肯定首先要做到跟指數,配龍頭。現在讓你全世界挑,你能選哪個?

全球資產配置,國際龍頭的需求方是全球資本,考驗公司的只有自己身上國際龍頭的名頭是不是實至名歸。

八、食品飲料和醫藥還是難有行情

有句話是這麼評價公募基金持倉的,大消費的高地上白酒和醫藥屹立不倒,可成長的陣地上一直是人來人往。

爲什麼說難有行情呢,因爲這倆行業作爲公募的重點持倉,佔比基本上沒有大幅提升的可能了。根據公募的公開數據,2023年3季度,食品飲料的佔比大約爲13.8%,醫藥爲12.7%,按照歷史規律,公募持倉中一個行業的佔比的高限大約在16%,而且,一般超過10%之後,行業就很難有α行情,也就是隻能跟着大盤漲跌了。

我們看好2024年的大盤,但是對這兩個行業,我們覺得意義不大。上方套牢盤太重,關鍵除了防守之外,也講不出新的故事。

我們還可以想象這麼一個問題,假如,我是說假如,未來2~3年有一波牛市,龍頭會是白酒和醫藥這兩個大消費麼,想想都不可能啊。大消費天生就沒有講故事的能力。

九、鋰電和光伏築底,氫能可能有機會

同樣是公募重倉,電力設備行業值得大家去重點挖掘。

因爲電力設備行業屬於成長型週期,總體走勢是向上的。

從鋰電的角度看,下游新能源汽車雖然從0到1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行業增速猶在。按照財通證券電新行業組的數據,2023年前11個月世界主要的鋰電池供應商的同比增速都是正的,上榜品牌最低的增速也超過10%,龍頭寧德時代裝機容量增速高達48.3%。

鋰電池當前的問題主要在於股價遠遠地跑到了基本面前面,曾經有券商給出了寧德時代到2040年的盈利預測,並不是因爲券商蠢,而是券商嘗試用搞笑的方式提醒投資者,這公司股價高了。

鋰電池細分行業中,下游是消費電子的公司可能會先見底,畢竟這些公司當年股價飛得並不高,比如蔚藍鋰芯,還有北交所的長虹能源。下游是汽車的動力鋰電池行業,尋底過程可能要長一些,畢竟行業增速還在下行中,而且過去幾年過得不錯,缺乏內卷的動力,新概念半固態和固態電池更是遙遙無期。

光伏的問題更大。

2020年這一波光伏大行情來自實現了平價上網的實現。按照能源局的數據,2018年的時候,全國光伏上網電價爲0.86元每度,煤電平均上網電價0.37元每度,到了2020年,自然條件最好的Ⅰ類地區,光伏上網電價已經降到了0.35元每度,光伏實現了煤光平價,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值得一波大漲。

但下一個門檻目前看來是非常渺茫。行業需要在2020年實現與煤電平價之後,進一步實現光伏+儲能的成本與煤電平價,徹底擺脫併網約束,這一條路帶來的結果就是電價越來越低,打開發電量需求的增速天花板。

如果這條路打不通,那光伏未來的結果就只有一個,新增裝機容量的增速與發電量需求增速持平,也就是5%的年增速,成爲完完全全的公用事業,2020年之前的電力設備研究員對此那是相當有體會。

氫能倒是可能有機會。

因爲根據國家氫能發展規劃,到2025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5萬輛,截至2023年底,中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還不到1.7萬輛,假設未來兩年翻倍增長,大約分別是1.2、2.4萬輛,累計保有量才達到5.4萬輛,剛剛完成保有量規劃。

最新的催化劑是中央補貼的下發,氫能補貼由中央獎勵和地方補貼構成,進入2024年之後,各地中央獎勵陸續下發,會帶動各地配套資金的加速落實。

十、高股息策略失效、小市值和北交所主題繼續有效

截至2024年前兩週,市場表現最好的還是高股息策略,連小盤股都熄火了。

高股息策略總體上是一個大金融和傳統能源爲主的防守策略。

我們用單純的高股息策略做了一次回測,起點選在2019年,從過去4年的數據看,高股息策略是跑贏滬深300的。但這個結果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我們從陰影部分所代表的超額收益就可以看到。從2019年開始,一直到2023年4月份,高股息策略才跑贏了滬深300。2021年2月份,高股息策略跑輸指數60個百分點。要是基金經理這麼配,早就下崗了。

高股息策略收益率的來源還是行業分佈。高股息策略的基礎是大金融和能源,也就是傳統的銀行和煤炭。從月度數據看,高股息策略在4月份和11月份表現比較好,明顯跑贏的時間就出現在這兩個月份。

高股息策略本質上跟國運線是對衝的,如果上證指數空翻多,那漲得最多的一定不是高股息策略。

相反,小市值和北交所在2024年還會繼續有效。

在A股,小市值策略長期看是有效的。假如起點定在了2016年,到今天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

歷史上,小市值策略在2017年之前非常有效,可以說,小市值策略的絕大部分收益,都是在2017年之前取得的。如果不考慮2017、2018兩年的回撤,小市值策略在2019年之後也表現得可圈可點。

A股市場小市值策略的收益率來源一直都是個謎。美股市場這個策略長期也是有效的,美國的教科書給的解釋是小市值公司風險高,需要高的收益率做補償。

實際根據我們這麼多年的觀察,小盤股賺的是技術分析的錢。歷史數據證明,A股裡面最無效的,就是純看線的技術分析。技術分析虧的錢,就是小市值策略的收益來源。怎麼理解呢?小市值這個池子,就像一個裝滿螃蟹的桶,總有幾隻爬在上面看上去要逃走了,但最後還是要被其他螃蟹拽回來。小市值策略就是每次都選最底部的螃蟹,把爬到上面的螃蟹踢掉。結果就是,雖然桶裡的螃蟹數量不變,但小市值策略都能有螃蟹爬出來,這些爬出來的螃蟹就是收益率的來源。

2019年以來的小市值策略,也證明了這一點。理論上,小市值策略長期有效之後,必然帶來小市值公司市值和估值的提升,但實際並沒有,原因就是最低的這10%市值的公司,有多少漲出去,就有多少跌回來,像一個空間固定的黑洞。

小市值策略有效的期間,反轉因子也同樣有效。相反的,當大市值策略有效的時期,動量因子也往往有效。也就是說,小市值策略靠的是騙線,而大市值策略靠的是看線,絕大部分散戶都搞反了。

2016年之前,小市值策略收益率驚人,原因是除了技術分析的錢,還有上市公司的殼價值。2017年開始,註冊制上強度,當年IPO數量437家,而過去正常年份只有100~200家左右,首先打崩了殼價值,再加上漂亮50行情啓動,增量資金去了大盤股,造成了2017、2018兩年每年超過20%的回撤。2019年開始至今的小市值行情,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賺的正常的技術分析的錢,年化大約在16%。

2024年大概率上,IPO會收緊,滬深兩市動態平衡,出多少進多少,小市值策略除了基本的技術分析的錢之外,還能賺到殼價值提升的收益。至於北交所,新的IPO大部分會在這個市場進行,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市值和估值會對標主板,還有很大的空間,同時新場子沒有什麼套牢盤,沒有老場子的各種老問題,雖然年初以來北證50的跌幅最大,但機會顯然也更大。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錦緞(ID:jinduan006),作者:愚老頭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