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半導體行業大事記盤點(二)
引言
在上一期中,我們盤點了2024年1-3月半導體行業發生的一些大事,收購、裁員是這三個月共同的關鍵詞。接下來我們將盤點4-6月的大事記,如有遺漏,歡迎留言補充。另外,探索科技(ID:Techsugar)首席分析師王樹一對2025年的芯片行業進行了展望,可以點擊這裡→《》。
四月
關鍵詞
地震、裁員
中國臺灣地震對半導體行業產生短期影響
2024年4月3日7時58分,在中國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3.81度,東經121.74度)發生了7.3級地震。地震後,全臺主要晶圓廠包括臺積電、世界先進、聯電、力積電、南亞科、華邦、旺宏等七家業者幾乎都出現生產線破片與停機的狀況。
但由於這些公司的工廠多集中於臺南、臺中和新竹,而此次地震的震中則位於東海岸,這些工廠停產幾天進行檢修後,都及時復工。而且如臺積電等臺灣地區的半導體廠商對於地震都有較爲成熟的應急響應機制,此次地震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有限。
唯一受影響比較大的是內存廠商。分析機構TechInsights表示,在內存方面,新竹、臺中和桃園佔據了69%的產能。由於靠近震中,它們被破壞的風險最高。由於美光超過60%的DRAM產能位於臺中和桃園,該公司的風險敞口相當大。地震發生後,美光科技也暫時停止了與客戶協商DRAM儲存芯片的定價。
此次地震雖然對臺灣地區的半導體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對於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則有限。
我國成爲OLED面板最大生產國
根據研究機構Sigmaintell統計,中國在2023年已成爲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產國,佔比達51%,相比之下OLED原材料的市場份額僅爲38%。
根據Sigmaintell數據,2023年全球OLED有機材料(包括終端和前端材料)市場規模約140億元人民幣(約合19.4億美元),其中最終材料佔比72%。目前,OLED有機材料專利被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公司持有,UDC、三星SDI、Idemitsu Kosan、默克、斗山集團、LG Chem等公司佔據大部分份額。
Sigmaintell統計顯示,2023年中國在整個OLED有機材料市場的份額爲38%,其中普通層材料佔比約17%,發光層不到6%。
諸多企業裁員
似乎,科技行業的裁員貫穿了2024年全年。在2024年4月,也有諸多大廠進行了裁員。首先是半導體大廠英特爾針對市場和營銷部門進行裁員,然後是亞馬遜中國在特定的銷售、市場營銷和全球服務組織中減少數百個職位。
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裁減10%員工,同時將增加小時工人數。而有知情人表示,特斯拉中國地區的裁員比例可能遠超10%,有的部門將優化30%~40%,個別部門優化50%。其他部門普遍在20%。
東芝也在日本裁員5000名員工,約佔日本總員工數的7%左右。德國博世也發出預警,進一步削減成本和裁員。預計在2026年底前在軟件和電子部門裁員1200人,希望取消其跨域計算解決方案部門的開發、銷售和管理職位,其中多達950人的裁員將在德國。
五月
關鍵詞
三星,人工智能
三星電子高層換將
爲了應對行業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三星電子於2024年5月21日宣佈高層換將,由全永賢(Jun Young Hyun)接替慶桂顯(Kyung Kyehyun)的DS(設備解決方案)部負責人職務。慶桂顯則將接手全永賢調崗後留下的三星電子未來業務規劃部負責人職務,並繼續擔任三星電子綜合技術院(SAIT)總裁,專注於爲三星電子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全永賢於2014年成爲三星電子存儲業務負責人,2017年成爲三星SDI的CEO。後又於2024年初就任未來業務規劃部負責人,僅半年後就再度更換崗位。
在2024年11月27日,三星又公佈了2025年度重大組織與高管結構調整,主要涉及芯片業務部門。存儲器業務調整爲CEO直轄部門;全永賢將擔任三星電子聯席CEO,同時領導DS、存儲器業務並擔任三星電子綜合技術院(SAIT)負責人。
此外,負責三星電子美國半導體業務的執行副總裁Han Jin-man被提拔爲總裁,並就任代工業務部負責人;芯片工廠工程和運營主管Seok-woo Nam將就任代工業務首席技術官。
三星在2024年進行頻繁的高管人事變動和任命,也反應了其目前面對的危機,自2023年8月以來,三星電子的股價就一直下跌,今年以來,三星電子股價已經累計下跌了近30%。這些任命是否能幫助三星有效應對危機,並縮小其與競爭對手臺積電和SK海力士之間的差距,還有待觀察。
歐盟批准全球首部《人工智能法案》
2024年5月21日,歐盟理事會正式批准歐盟《人工智能法案》,該法案成爲世界上首部對人工智能進行全面監管的法案。該《法案》通過後,歐盟就宣佈成立人工智能辦公室,依法對人工智能發展進行監管。
7月12日,歐盟理事會又將該《法案》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佈,並在公佈20天后(8月1日)正式生效。
據悉,該《法案》相關規則將分階段實施,以此爲企業留出一定的過渡期,讓它們對相關係統進行修改。某些規則將在該法律通過6個月後或12個月後生效,而大部分規則將於2026年8月2日開始生效。
OpenAI官宣全新AI大模型GPT-4o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3日,OpenAI正式推出了新的旗艦人工智能模型GPT-4o,它可以支持文本、音頻和圖像的任意組合輸入,並能夠生成文本、音頻和圖像的任意組合輸出。GPT-4o中的“o”源自Omni,即“全能”,體現了其全面而強大的能力。
據悉,GPT-4o的速度比現有的GPT-4 Turbo快了兩倍,但成本僅爲其一半。GPT-4o還可以檢測用戶的情緒,並以類似人類或機器人的語調與用戶交談。
隨着OpenAI人工智能模型GPT-4o的推出,又給人工智能熱潮“火上添油”。根據IDC報告顯示,亞太地區AI技術和應用發展迅速,預計到2027年,本區域AI支出將達到907億美元,2022年至2027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28.9%。
另一方面,AI技術的急速發展,也給全球的勞動力市場帶來了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就表示:“AI正在像“海嘯”一樣衝擊着全球勞動力市場。它可能會影響發達經濟體60%的工作崗位和全球40%的工作崗位。”
六月
關鍵詞
結盟,造假,人工智能
八大科技巨頭結盟對抗英偉達
2024年6月初,谷歌、微軟、Meta、AMD、博通、思科系統、慧與科技和英特爾八大科技巨頭宣佈結盟,成立“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聯盟,以對抗英偉達(NVIDIA)。
據悉,UALink旨在制定數據中心連結人工智能(AI)加速器的元件開發標準,加速AI模型的訓練、微調和運作。其設計目標是提供可擴展的、高性能的連接解決方案,支持大規模AI和高性能計算應用。
隨後,三星也表現出了對加入UAlink聯盟的濃厚興趣。它表示,加入UAlink將有助於其代工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UALink遇上NVLink,到底鹿死誰手?外媒認爲,英偉達擁有自己的互連技術,因此不大可能熱心支持競爭對手技術的規範。至於亞馬遜可能仍在觀望,因爲它正在削減內部各種加速器硬件工作,也可能因爲AWS主導雲端服務市場,且向客戶提供的大部分GPU都是由英偉達提供,UALink對其來說沒有戰略價值。
多家日本車企存造假行爲
2024年6月,日本多家汽車製造商數據造假醜聞被集體曝光。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當月通報,豐田、馬自達、雅馬哈發動機、本田、鈴木的38種車型存在碰撞測試、剎車測試等多項數據造假行爲,引發大規模車輛召回。
其中,豐田的造假涉及7個車型,約170萬輛車,違規行爲包括在碰撞測試中提交虛假數據;馬自達涉及5個車型,約15萬輛車,違規行爲包括在發動機功率測試中違規;雅馬哈涉及3個車型,約7500輛車,違規行爲包括在不符合規定的條件下進行噪音測試;本田涉及22個車型,約325萬輛車,違規行爲包括在噪音測試、發動機測試中違規;鈴木則涉及1個車型,約2.6萬輛車,違規行爲包括篡改剎車測試數據。
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4000家
2024年6月20-23日,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在天津舉行,根據會上發佈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經超過4000家,人工智能已成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和戰略性技術。
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4億元,增速13.9%。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業採用率已達15%,市場規模約爲14.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