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資格線低錄取線高讓考生家長頭暈

水母網訊 喜怒哀樂,酸甜苦辣,2011年高考錄取各種滋味俱全。報名人數少了,招生計劃多了;參加高考的絕大部分學生,只要不挑不撿,幾乎都有大學上,這對今年的考生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喜事。然而高校品質參差不齊,有學上容易,有所滿意的學上並不簡單;填報志願資格線劃得挺低,然而投檔線卻高得無法想象,這樣的高考,又讓衆多考生陷入迷茫。爲了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了解真實的高考,也希望高考中存在的問題能早日得到解決,本報將對今年的高考進行盤點

頻繁網上徵集志願

計劃公佈到填報僅一天時間

本科二批兩次徵集志願,專科一批一次徵集志願,專科二批又是兩次徵集志願;近十條志願填報資格線、錄取控制線,讓芝罘區考生小楊覺得今年的高考錄取格外亂,格外暈。而從公佈缺額計劃到志願填報的短促時間,更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資格線、控制線,別說我爸媽了,連我都蒙了。本來以爲夠了資格線就有希望被錄取,然而填完志願發現,省招考院又公佈了一條控制線,比資格線高好多,好幾次我滿懷希望填了志願,最後卻連投檔的資格都沒有。”小楊抱怨着。而且,大部分徵集志願的時候,從公佈缺額計劃到填報志願,僅有一天的空當,時間非常緊張。

據悉,今年山東省高考錄取前,大部分考生手中都會有省招考院編寫的填報志願指南,上面是各個批次的院校招生計劃和代碼等,但是,從本科二批錄取開始,考生只有每個批次的一志願才能參照指南上的信息來填報,到了後面徵集志願階段,都是省招考院在網站上公佈錄取未滿的院校名單及計劃,考生要從網上看了信息後,再在網上填報志願。由於從計劃公佈到志願填報完成,只有一天時間,很多人覺得非常緊張。而對於上網不方便的農村學生而言,一次次填報志願更成了一大愁事,有的考生只能一次次請別人幫着填志願。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方便的上網條件,特別是城市經濟困難的家庭和農村家庭。對他們來說,頻繁地徵集填報志願會帶來很大的不方便。”採訪中,煙臺四中的一位老師說。今年高考後,她就幫過好幾個無法上網的學生填報志願。她希望省教育部門能考慮到這些孩子的問題,讓這些孩子在填報志願時不被別人落下一截。

雖然二本線創下新低

想上好學校還是不容易

7月19日,備受關注的2011年本科二批分數線終於公佈,文科512分、理科503分的歷史超低分數,讓很多考生希望驟升。因爲往年的本科二批分數線一般會比軍檢線低5分左右,而今年的文科省屬線比軍檢線低了33分,比去年的二本線低了66分。理科省屬線比軍檢線低了24分,比去年的“二本線”低了39分。而文科450分、理科430分的本科二批志願填報資格線更是讓原本“仰視”二本院校的考生歡呼雀躍。

其實,早在這兩個分數線公佈前,專家就預測今年的二本線會較低,因爲今年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併,原本科三批院校的加入,在爲考生提供了更多選擇機會的同時,也相應地拉低了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然而,還沒高興幾天,那些四五百分的考生和原三本院校就發現,資格線和分數線低,並不能帶來他們所想象的好處。對低分考生來說,二本院校就像是空中樓閣,看得見摸不着。因爲本科二批一志願只能填報1所高校,那些分數很高的學生,的確能夠被一所不錯的本科二批高校錄取;但對分數相對低些的考生來說,第一志願只能落榜。最終,雖然有學上了,但是要上好的學校,還是不容易。

而那些渴望生源的三本院校,也並沒有因此滿載而歸。在本科二批兩次徵集志願的投檔表中就能看出,三本院校“零投檔”的情況非常多,還有很多院校雖有投檔,但缺額較大,投檔分數也不高。專家表示,雖然“老三本”和“老二本”在今年的錄取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但能從“老二本”手中搶奪出生源的“老三本”並不多,因爲他們在考生和家長心中的地位並沒有發生變化。對於這些院校來說,要想真正蛻變成“新二本”,還需加強辦學實力、增強專業優勢,樹立自己的品牌。

落榜考生不知爲啥不合格

藝術生錄取不夠透明

對於普通考生來說,投檔表除了有提示落榜還是錄取的功能外,其顯示的最低投檔分還是他們瞭解高校錄取是否公平的一個途徑。然而藝術類體育類考生就沒有這一優勢了。這讓部分考生心生不滿:“有了投檔表,即使考生錄不上,也能明明白白,但現在完全無法知情。”

萊山區陳女士兒子是美術生,本科一批志願填報的是青島科技大學,但是落榜了。讓陳女士感到鬱悶的是,她不知道兒子爲什麼沒有被錄取,也不知道都是什麼樣的學生超過了兒子。“普通文理科錄取的時候,省裡都會統一把投檔表放到網上,每所學校的投檔線一清二楚,落榜也心服口服。可是,藝術類的投檔情況,網上卻一點兒信息都沒有。”陳女士說,在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下,她擔心高校肆無忌憚地做手腳

陳女士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今年,清華美院爆出的低分考生被錄取,高分生卻落榜的消息,讓很多藝術生和家長質疑藝術類錄取的公平和公正。據瞭解,廣東博羅縣馮先生女兒報考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專業分562.5分,文化分539分,分數上線,卻落榜了。而他女兒同班一賴姓同學,專業分587.5分,文化分407分,其中,外語66分未過線反被錄取。這讓馮先生大惑不解,懷疑內有黑幕

採訪中陳女士說,雖然藝術類錄取較複雜,有專業分,也有文化分,省裡統一出投檔表可能不太現實,但是她和很多家長都覺得,每一所高校在自己學校的網站上公佈錄取信息,並不是一件難事,這樣既增加了錄取的透明度,也能顯示公平公正。她希望有關部門能促成考(論壇)生和家長這一願望的達成。

報志願“撐死膽大的”多次應驗

爲啥一志願只能報一所學校?

“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經歷了今年的高考錄取,很多考生和家長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也是高校大小年現象給他們上的生動一課。由於高校的大小年現象,很多分高的考生還不如分低的走運,報志願“撐死膽大的”一次次應驗。很多家長認爲,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出現,“第一志願只能填報一所學校”是罪魁禍首。

在山東省今年本科一批錄取中,不少傳統名校遭遇招生“小年”。南開大學文科最低投檔分只有571分,僅高出本科重點線1分。廈門大學理科一志願不滿,最低投檔分也只有567分。北京、上海等熱點地區的高校,也出現不少一志願不滿的情況。然而在填報志願前,很多高分考生因爲膽小沒敢報,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相反,那些本來覺得沒希望的考生抱着“不報白不報”的心態填報了志願,反倒被錄取了。

這種大小年現象,在本科二批錄取時更加明顯。像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往年錄取相當不錯的高校,今年居然一志願不滿;而往年在本科二批錄取中一志願甚至二志願都不滿的高校,今年卻招了個盆滿鉢滿,例如德州學院、濱州學院等,均是文理科皆滿,且投檔分還不低。

“現在我省各個批次的第一志願,都是隻能填一所學校,這種模式下,考生不得不考慮風險性,從而出現志願填報的不穩定性。”一位高校招生人士表示。很多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家長也呼籲我省儘早實行第一志願的平行志願填報,錄取時分數優先,就不會再出現如此明顯的大小年現象了。

歡迎各教育機構、高校聯繫合作! 廣告:010—8255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