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創新是兩代企業家精神共同的關鍵詞
來源:環球時報
我國曆來高度重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爲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支撐民營經濟欣欣向榮發展的衆多要素中,企業家精神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40多年前,國內誕生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企業,隨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以及世界範圍內的產業轉移,中國變成了製造業中心,第一代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逐漸成熟,部分企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
伴隨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國內出現了大量的科技企業。在比較兩代企業時,人們比較容易把第一代企業冠以傳統企業,把第二代企業冠以科技企業。
從狹義的創新發展來看,即科技創新以及技術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進而推動了長期經濟增長,這種認識或者區別定性有其合理性。但是從廣義的創新發展提升效率、拉動經濟可持續增長,同時結合大量案例來看,簡單用“傳統企業”與“科技企業”來區別第一代企業和第二代企業,特別是以這個特點來劃分他們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前景預期,恐怕有失偏頗。
狹義的創新發展指技術創新、技術進步,一般與硬實力相關,是傳統經濟學生產函數中除短期增長要素K(資本)、L(勞動力)以外的第三個參數A,它的變化代表技術進步推動的長期增長。廣義的創新發展不僅指技術創新,也包括髮展觀念、模式的創新,以及數字化改造的軟實力提升。換句話說,這些創新具有與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發展同樣重要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廣義的創新拓展了創新發展的概念,使創新發展變成藍海概念,而不是硬實力碰撞的紅海概念。
從廣義的創新發展概念來看,並不是第二代企業才能冠以創新型企業之名。最經典的案例是30多年前誕生、屬於第一代企業的華爲。它以獨特的企業發展理念從衆多第一代企業中脫穎而出,走出了一條傳統制造業變成一流科技企業的發展道路。
在華爲的成長階段,國內資本市場也在發展成長,上市是很多企業發展的主流思路和發展目標。爲了儘快上市,一些企業違反發展規律、不顧長期發展戰略、專注短期超預期巿場規模擴大以及市場佔有率的增長、不盡心投資研發、不關注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在那種情況下,確實有些企業粉飾財務報表成功上市。但是沒有發展積澱,藉助資本巿場做大做強,這些企業上市後的表現破壞了很多投資人的信心和信念。
華爲逆以“上市”爲目標的企業發展理念,遵循企業和所在產業的發展規律,依靠企業的經營實現資本積累,專心研發和技術創新,堅持聚焦5年甚至10年後產業的發展和市場需求,而不是急於追求短期的規模。這份堅守,使華爲從傳統通訊設備製造企業成功發展成移動通訊設備製造領域的排頭兵。華爲是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成長爲現代企業的經典案例,它的發展理念與發展堅守,無論是第一代企業還是第二代企業都值得借鑑。
廣州的希音(Shein)公司是依靠數字化轉型賦予傳統產業新活力的又一典型代表。希音是一家專賣服裝飾品的跨境電商獨立網站,利用數字貿易的優勢整合世界和國內的服飾設計師,同時通過銷售渠道獲得市場需求的大量數據,再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到服裝市場新趨勢、新潮流,把新設計思路發給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由此構建良性循環。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2022年,希音估值一度達到了1000億美元的高峰。
華爲是典型第一代傳統制造業企業,以獨樹一幟的發展理念成爲當之無愧的現代科技領軍企業。希音是相對年輕的企業,屬於第二代企業。
他們各自通過廣義上的軟實力創新,都取得了各自領域令人矚目的發展。他們的發展給我們的啓示是,以科技企業來劃分第一代企業和第二代企業意義不大,重要的是我們的企業要堅守創新發展,特別是廣義上創新發展的現代企業家精神,這纔是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作者是中國銀河證券公司前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