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總統身分談六四 馬英九:正視歷史,走出傷痛
總統馬英九4日上午發表「六四」26週年感言,他表示大陸政治改革相對經濟改革的腳步緩慢,讓國際社會對大陸的人權印象,停留在「六四」,不免讓希望兩岸關係未來進一步擴大與深化的人,感到失望;今天是他最後一次以總統身分發表六四談話,特別要呼籲大陸當局,「正視歷史,走出傷痛」,創造更有對話基礎的共同未來。
馬英九舉臺灣爲例,他說30年前,臺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經驗證明,政治改革或許有陣痛,但不會造成災難,反而成爲國家新生的契機,「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是鳥之雙翼,相輔相成,缺一就不能振翅高飛。」
過去30年大陸經濟改革成就斐然,馬英九認爲,改革開放不但沒有造成災難,反而使大陸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準也有顯著的提升,不過政治改革相對腳步較緩,國際社會對大陸的人權印象,停留在「六四」,凡此種種,不免讓希望兩岸關係未來進一步擴大與深化的人,感到失望。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馬英九進一步指出,兩岸制度間存有巨大差異,兩岸人民心理上產生相當距離,認爲兩岸人民要縮短心理距離,要達成心靈契合,「和平與繁榮」只是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則要靠大陸致力推動民主化改革才能達成。
「容忍歧見不是舶來品」,馬英九說,他曾呼籲,大陸在推動政治改革時,建立包容異議分子的民主價值,逐步推動具有大陸特色的民主化進程,更可以參考中國春秋時代的子產,以不毀鄉校、容忍人民批評政府獲得時人的讚賞。
馬英九強調,這七年來的努力,使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已經有堅持「九二共識」作爲共同基礎,倘若大陸方面更進一步深化民主進程,我們認爲,這就是兩岸未來可以更深入對話的共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