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13樓夜話|爸媽愛上甜寵短劇,福兮?禍兮?

【主持人:張麗霄】

《閃婚老伴是豪門》《霸總獨寵退休妻》《27歲百億總裁愛上45歲保潔大媽》……最近一段時間,老年“霸總甜寵”短劇爆火。這些短劇爲了吸引眼球、在短時間內製造衝突性,某些情節設計相當狗血,就算不帶腦子看也很難讓人相信,卻讓衆多老年人慾罷不能。有的老人爲了刷短劇連飯都顧不上燒;有的老人爲了看短劇,甚至充值好幾萬元。以《閃婚老伴是豪門》爲例,該劇於8月底開播,短短半個月就成爲爆款,在抖音平臺上有超5億的播放量,以及超25億的討論量。數據顯示,在爲短劇買單的用戶羣體中,45歲至64歲的中老年人付費行爲最爲活躍。

老年人癡迷“霸總甜寵”微短劇,究竟是出於什麼心理?老年短劇熱的背後又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呢?

老年人沉迷短劇,是什麼在作祟

老年人閒暇時間相對較多,而定製式老年霸總短劇的出現恰恰迎合了這一羣體的休閒娛樂需要,加上緊湊的劇情、頻繁的反轉、密集的“爽點”和外形俊美的演員,讓人看得根本停不下來。不過,小看怡情,大看傷身,躲在短劇背後操控我們行爲的心理效應,可千萬不能忽視。

暗藏在幾分鐘一集短劇中的蔡加尼克效應,就是讓人對劇情“上頭”的背後推手。每個人都有認知閉合的需求,換言之就是我們對沒有做完的事情總會念念不忘。這種“未完待續”的狀態會帶來一種緊張感,促使着我們去把事情做完,以獲得一種滿足感。短劇正是利用了這一效應,往往在高潮迭起時一集戛然而止,留下懸念,讓人產生一種意猶未盡的心理慣性,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後面的劇情走向,甚至心甘情願付費購買接下來的內容。深諳此道的短劇出品方也因此賺得盆滿鉢滿。其實這個“套路”早已有之,古代說書人口中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運用的就是蔡加尼克效應。

當然,說起老年人沉迷短劇,缺乏情感支持、感到孤獨、渴望陪伴更是不得不提及的常見原因。這也給子女們提了個醒,虛構的劇情無法真正滿足老人內心的需求,也彌補不了情感的缺失。他們真正需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不過從積極的角度看,老年短劇的風靡也恰恰反映了這一羣體希望打破社會刻板印象的訴求——老年人依然是人生的主角,也可以是新潮的,同樣渴望激情與浪漫。

——張凌敏

生活裡,不只有“甜寵”劇

對於部分老年人來說,兒孫繞膝、含飴弄孫的情感陪伴幾乎是奢求。在“網聯世界、網絡一切”的便捷中,觀看網絡直播和極具情感挑逗的網劇就自然而然成了部分老年人的“視覺陪伴”。從此前的“秀才”“一笑傾城”等中年抖音主播成爲中老年用戶的“頂流”,到短視頻平臺大量“假靳東”主播,再到最近一段時間被老年人狂刷的“老年甜寵”劇,無一不是盯準了老年人的需求而打出的陪伴、情感牌。

“老年甜寵”劇劇增,從“老年人被看見、被關注”方面來看,這不是一個壞事。但如何才能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愛、如何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精神情感上的需求呢?對此,從在國家頂層設計層面到實際精神產品的生產者們都在發力,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第6條裡明確提到要“發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學、廣播、影視、音樂、短視頻等內容行業”,豐富老年文體服務。可喜的是,從電影《媽媽!》《我愛你!》到電視劇《老傢伙》,再到揭示老年真實生活圖景的紀錄片《前浪》……越來越多關注中老年題材的影視產品走上熒屏,也希望有更多品類的文體、精神產品,通過不同的渠道送達老年人身邊。

在這裡,也想喊話老年朋友們:生活裡,不只有“甜寵”劇,將手機擱遠些,將腳步向前些,將心放開些,你會發現滿足情感陪伴和精神需求,不是太難的事兒。

——及曉佳

老年人愛上短劇是時代的進步

老年人沉迷短劇的樣子,像極了剛剛網上衝浪時嘎嘎亂笑的我們。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希望所求皆能如願,我們希望付出皆有回報,我們希望正義得以伸張,當我們求而不得的時候,當我們遭遇挫折的時候,當我們失去勇氣的時候,我們需要安慰,渴望看到希望,這時候,一些描述成功、講述夢想的書籍影視劇就成爲我們力量的源泉。老年人也一樣,他們渴望兒孫繞膝,渴望母慈子孝,渴望身體健康,渴望圓滿的晚年,這是這類短劇流行,並獲得青睞的原因。

老年人愛上短劇,是他們參與社會的表現,是一種進步。對於步入晚年的他們,在短劇裡彌補一下自己的遺憾,體驗一把逆襲的爽快,是人之常情。而且老年人社會經驗豐富,一般不會把劇情當成現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他們會輕易上當受騙。

在這件事上,相關部門應順勢而爲,做一些優化改良和引導。在短劇的內容上,建議減少一哄而上的模仿,情節設計應合理、貼近生活,減少硬傷和bug。另外,建議對收費短劇設置嚴格的轉賬程序,防止老年人稀裡糊塗掉入付費陷阱。甚至可以推出類似未成年模式的老年模式。

短劇契合數字時代,能夠爆火也不意外,這種模式成爲未來的主流也不是沒有可能,希望內容製造者能匠心打造,精心製作,給老人甚至年輕網友們留下穿越歲月的經典作品,成爲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秦建軍

主持人:

能有專門爲老年人創作的劇本,這是好事。老年微短劇爭議的根源,在於這些短劇的格調不高,劇情粗糙,在價值取向上缺乏正確的引導。對於這一新生事物,有關專家和法律人士表示,應該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促使其規範化、精品化,實現良性發展。

希望能有更多“適合化”的文化作品出現,也希望老年人有更多的娛樂方式來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