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大地藝術季 12件創作秀花東美
「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7月1日開展,坐落於池上鄉大坡池的巨石雕塑作品《Yanshi》,出自波蘭藝術家Olga Ziemska之手,創作靈感來自縱谷地區的稻草、梯田等地景特色,其中鏡面材質的雙眼,映照出大坡池景,相映成趣。(蕭嘉蕙攝)
「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邁入第6年,首度由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及花蓮分署合作策畫,地景創作範圍打破花東縣界,從臺東向北延伸至花蓮縣富里鄉,12組國內外藝術家將風、雲、稻浪和樹木等自然元素融入作品,輝映花東縱谷之美,1日正式開展。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自2019年開辦「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以串聯臺東縣縱谷5鄉鎮的197縣道作爲舞臺,邀請藝術家駐地借景創作,打造農村新風貌,至今已成爲國內外遊客必訪景點。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長柯燦堂表示,透過藝術家的視角探索縱谷自然與人文樣態,並轉化成創作的豐富元素,使作品展現自身與臺東的情感連結。
臺東分署秉持以花東縱谷作爲地域範疇,實踐翻轉在地經濟的理念,今年攜手花蓮分署擴大舉辦,邀請來自韓國、日本、波蘭、南非、法國及臺灣等6個國家、12組藝術家參與創作。
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長林宏鳴表示,漂鳥197作品今年首度設置到花蓮富里,串聯起民衆跟著作品探訪花東縱谷的藝術路徑,也爲遊客搭起走入花東農村的知性橋樑。
今年12件作品分別設置在鹿野鄉2件、關山鎮3件、池上鄉3件以及富里鄉4件;其中,波蘭藝術家Olga Ziemska作品《Yanshi》設置於池上鄉大坡池,爲半身像浮現地面的女性雕塑,以巨石雕刻、髮絲使用稻草製成,雙眼則爲鏡面材質,映照出池光山色。
此外,另有4組國外藝術家及7組臺灣藝術家作品;其中3件作品引領觀者感受縱谷微風吹拂之美,分別爲藝術家孟施甫的風動藝術裝置《相聚》、步裡赫森的作品《飛穗》以及出自雷恩之手的《白色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