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戰機工程浩大 下分4個專案
IDF戰機起降操演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IDF是自制防衛戰機的簡稱,之下分成4個專案,發展引擎的「雲漢」、設計機身的「鷹揚」、發展航電的「天雷」、相關武器飛彈的「天劍」。
其中以研發引擎的「雲漢計劃」最爲困難,早在1978年,空軍就預料向美國購買戰機是愈來愈困難,有必要自行研發,於是航發中心開始進行前期工作,有些看似天馬行空,比如將3具J85引擎合在1個機身的方案,或是加裝2具J79引擎的方案等等。其中採用推力較大的J79比較可行,並獲得專責F-104後勤業務公司的丹尼爾顧問公司的協助,可以說那是臺灣自制版本的F-16/J79方案。然而,即使J79已是1950年代的舊貨,但是美國終究沒有提供相關技術移轉許可。
所幸,幾乎在同時,航發中心的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計劃,並不受到817公報的影響。且提供AT-3教練機的TFE-731小尺寸渦扇引擎,是美國蓋瑞特公司(Garrett)現併入漢威(Honeywell)與航發中心與共同研發,該公司也有意將TFE-731進行升級,成爲合格的戰機引擎,該計劃之後獲得同意,稱爲TFE-1042,美軍編號F125,這就是IDF的引擎。
航發中心與美國蓋瑞特公司合作研發的TFE-1042-70引擎,美軍編號F125,是IDF的動力源。(圖/漢尼威)
F125引擎最大軍用推力26.8千牛頓,後燃推力41千牛頓,僅是F-20使用F404引擎(軍推48千牛推、後燃78千牛頓)的一半,這使得IDF必須加裝2具引擎才能勉強獲得足夠推力。雖然如此,這已經是在國際處境困難所能獲得的最好選擇了。而且航發中心也具有F125引擎的高度自制率,對於往後升級與衍生型都很重要。
IDF機身設計的鷹揚計劃也值得介紹,根據研發工程師楊葆芝的《臺海翔鷹》一書,在設計階段,工程師設計了10幾種機身方案,從相當保守的仿造F-5E外型,到類似JAS-39、F-16XL的高靈敏戰機,或是類似MiG-29的雙尾翼中型戰機都有,可以說是把當時的優秀戰機方案都思考過了。要是照着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可能會有外型更爲亮眼的IDF戰機。
IDF曾經的中型戰機設想,雙垂尾與隔距寛的雙引擎,外型頗似MiG-29或Su-27。(翻攝自《臺海翔鷹》)
IDF曾經的設想,直接仿造F-5E,後因性能有侷限而放棄。另一種是類似JAS-39的三角翼耦合前翼,有更短的起飛距離與機鼻指向性。不過該設計也被廢除。(圖/翻攝《臺海翔鷹》)
然而在減少風險與加快研發進度的前題,航發中心還是選擇美國顧問(通用動力公司,F-16原廠)的建議,採用最類似F-16的版本,只在翼身前緣、主翼、進氣口與垂直尾翼上,還看的到些許鷹揚設計團隊的特徵。這種在美國主導下,造成戰機外型偏向保守的情節,在10年後的日本三菱F-2戰機也完整重現,F-2戰機就是放大版的F-16。
IDF的航電「天雷」,與武器「天劍」就相對順利許多,當年諾斯洛普自費研發的F-20戰機,在失去國際與臺灣的訂單後嚴重血虧,爲了稍微彌補,就將相當多的F-20航電設計轉移到IDF身上,比如F-20的AN/APG-67雷達,就改個名「金龍53」,移植到IDF機首,它具有10目標追蹤能力,並且可以鎖定其中最具威脅的4個,導引像是「天劍2型」這樣的先進中程飛彈將其擊落。這裡就說到天劍1型追熱短程飛彈,與天劍2型主動雷達鎖定飛彈,在當時都領先亞洲,中華民國成爲「東亞第一個自制先進空對空飛彈」的國家,日本的同類型產品略晚於天劍系統。
1988年12月10日,尾號78-8002的IDF首架原型機10001出廠,由李登輝總統檢閱並定名「經國」,以紀念蔣經國總統生前對自制戰機的高度支持。1989年5月28日,經國號首次試飛成功,是華人歷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架的自制第4代戰鬥機。
不過IDF的研發仍然充滿挑戰,同年10月李登輝總統參觀航發中心時,卻發生10001原型機在總統面前「犁田」的事故,原本是緊急用的跑道攔截索一時疏忽未收,導致戰機高速軋過時造成鼻輪爆胎並折斷。
IDF試飛初期,還有高速飛行的「抖振」問題,1991年7月12日,伍克振上校進行低空高速飛行測試時,決心持續理解抖振的原因,結果抖振造成右尾翼折斷,戰機失事墜海,雖然伍上校彈射,卻因飛機速度太快而自身受傷,最終不治。爲表示敬意與紀念,漢翔公司沙鹿區廠區大門豎立一座真人大小的伍克振將軍銅像,在每架經國號戰機出廠前,飛機與所有工作人員均肅立在銅像的跟前,意思是恭請試飛官伍克振少將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