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農作自己救 明年防災納農民力
農試所推動參與式防災,除了農政單位、氣象局以及防災中心等的官方力量之外,未來也將於防災系統首度納入農民力。 本報資料照
氣候變遷直接衝擊餐桌農糧,農委會統計去年農作物災損高達兩百七十億元,不論是國庫或是農民心血都受害;農委會轄下農試所推動參與式防災構想,除了農政單位、氣象局以及防災中心等的官方力量之外,未來也將於防災系統首度納入農民力,共同守護糧食,預計明年會推動。
本報「餐桌上的氣候變遷」關注極端氣候之下,農糧的守護議題,並且拋出參與式育種等納入農民力的建議,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參與式是一種加乘的效力,可以讓工作做得更好。
農試所昨天舉辦農林災害相關成果發表,包含農委會轄下農改場、農糧署、地方政府等都有代表參與,另外,氣象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以共同合作單位出席。
農試所副所長蔡致榮表示,臺灣島雖然小,但是不同地區,仍有不同的作物與不同需要,希望在官方的軟硬體實力之外,民間部門的力量也可以納入,讓防災體系能夠更完整;目前已經有跟農民召開過相關會議,預計最快明年參與式防災就會有明確的合作方式。
農試所指出,不管是單一農民或作物產銷班、業者、農業經營者都可以參與,分享他們於農業現場第一線的感受、發掘出的問題,除了可以反饋給公部門之外,也能讓公部門在制定政策、氣象預測機制中,更能貼近農民需求。
昨會議中,也有農民詢問,如果農民願意供點,是否可以申請設置觀測成爲氣象觀測位置,另外,如果農民有需求,氣象單位是否可以協助累積蒐集田間氣象資料;氣象局代表也當場迴應表示,這些問題都能夠討論,未來也能透過工作會議具體探討。
農試所指出,合作方式有很多可能,未來都能在工作會議中拋出來討論,舉例來說,單一農民或者作物產銷班等可以在自己的田邊設置氣象站,官方協助累積氣象資料並給予預警機制,這也算是一種參與式防災的模式。
至於氣象站的金額由誰來支付?農試所指出,可能由農民自付、或農糧署以農業機具方式給予一點補助等方式,基本氣象測站一部大約十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