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工業具身智能系統軟件,「海伯利安」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 36氪首發

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36氪獲悉,具身智能系統軟件廠商蘇州海伯利安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伯利安”)近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乾融控股領投,德同資本、珞珈梧桐資本和老股東君鼎資本跟投。融得資金將主要用於軟件產品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

海伯利安成立於202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軟件研發的高科技企業。其核心團隊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有超過10年的研發經驗。

據介紹,海伯利安自主研發的HyperBrain EAI具身智能系統軟件能夠分析和理解視覺、力覺等信息並自主決策,指導機器人完成柔性加工任務,目前已經在汽車、船舶、軍工、鐵路、建築、大型裝備等多個領域應用,還銷往了美國、俄羅斯、巴西等國。

AI大模型的“加持”下,當下人形機器人正在經歷加速進化。而在工業機器人領域,AI同樣也帶來了產品的變革與升級。

傳統工業機器人進行一些作業時,是由工作人員提前編程,機器人按照預設程序進行機械式作業和重複勞動,但這種方式在實操時容易出現位置偏移和誤差。

海伯利安的柔性智造系統軟件則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實時編程,實現精準操作,相當於給工業機器人系統裝上了“大腦”。這一技術可廣泛應用於焊接、噴塗、塗膠、清洗、打磨、三維切割等柔性加工場景。

“HyperBrain EAI實質上是一個完整的具身智能系統,在實際作業時,經歷的是一個獲取數據、分析、決策,然後的執行的過程。其背後的原理是基於3D視覺的機器學習和應用。” 海伯利安CEO劉希告訴36氪。

HyperBrain EAI給機器人安裝上了“大腦”,而3D相機相當於給機器人安裝了“眼睛”,通過“大腦”,可以讓工業機器人“手眼”結合,相較於傳統方式大幅提升了使用效率。

劉希舉例稱,去年海伯利安承接的焊接、打磨生產線,如果採用傳統的機器人作業模式,需要工作人員花費一天時間進行提前編程,現場還需要再進行編程和調整,而具身智能機器人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完成編程,並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實時變更。

當下,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領域最熱門的細分賽道,不過現實的工業生產中,人形機器人只能在未來代替人類勞動力,工業生產的大多數場景仍然要依靠工業機器人,這些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和效率提升同樣重要。

下一步,劉希表示,海伯利安將持續投入研發,進一步提升控制系統軟件的智能化水平,一是提升3D視覺,讓機器人看得更清更準;二是優化機械臂軌跡規劃,達到路徑最優和智能避障。

投資人觀點:

本輪融資的領投方乾融控股表示,隨着工業生產往柔性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傳統的離線編程、工程師現場示教的方式已不能滿足實際生產需求,自適應的免示教、柔性加工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海伯利安核心團隊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深耕多年,行業經驗豐富,公司自主開發的機器人免示教加工軟件,採用了差異化的技術路線,結合獨有的AI點雲識別算法,可以自動識別加工區域並自動生成加工路徑程序,實現了機器人的智能化柔性生產。目前,公司的免示教加工軟件、牙套激光切割產線、立體方鋼焊接站、換熱器激光焊接設備等軟硬件產品已經成功切入行業頭部廠商,將高度受益於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發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