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難道要吃死人 纔算有食安問題?
去年因禽流感等因素,造成國內雞蛋短缺,農業部卻於元旦假期時,發出新聞澄清稿稱,「絕無採購爛蛋更沒有讓食安跳票」。本報資料照片
農業部於元旦假期(2023年12月30日)時,發出新聞澄清稿稱,「絕無採購爛蛋更沒有讓食安跳票」。數月前農業部「專案進口」引爆的食安危機,甚至導致該部陳吉仲前部長被迫辭職,這些彷彿已成過往雲煙,人民是否應該用選票喚醒執政黨的記憶?
去年因禽流感等因素,造成國內雞蛋短缺。相對於缺蛋更嚴重的美、日等國,政府未介入,相信市場機制,順利地在數月後解決短缺問題,價格亦大幅下滑。惟時任農委會主委的陳吉仲,想出專案進口一招。花費鉅額公帑補貼1.5億顆進口蛋進口,其中從澳洲進口的雞蛋由畜產會吸收的差額爲26.8到32.1元之譜,直到近月才逐漸穩定。
資本額只有50萬且爲一人公司的超思公司,雖宣稱有進口日本蛋經驗,也沒有倉儲,財務能力堪憂。竟由其包辦進口逾6成雞蛋,數量近9千萬顆,爲何能夠承攬起逾6億元的雞蛋進口生意,受到高度的質疑。
國內冷藏雞蛋保存期限僅30天,去年5月爆發泰國蛋發黴事件後,農委會隨即於各大媒體投放的廣告中明指:「進口雞蛋冷藏保存效期爲90天。」三個月後巴西蛋受質疑時,升格後的農業部就將巴西蛋保存效期延長爲120天,比巴西國內90天效期還要長。
期間還被查出臺農公司巴西進口雞蛋「誤標效期」事件,遭衛福部食藥署認定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以下簡稱食安法)。之後地方政府大舉清查轄區內的進口蛋,發現替農業部代工的液蛋製造廠,使用進口蛋,產地竟標示「臺灣」,後來才知道農業部告知業者,進口蛋加工成液蛋,即屬「實質轉型」,製造地就可以標臺灣。不少液蛋還流向學校,引發家長恐慌,爲了防堵「液蛋食安危機」,10縣市禁止校園營養午餐使用液蛋。
尤有甚者,即使大舉延長進口蛋有效期限至120天,地方政府清查時,仍發現有大量進口蛋已逾保存期限,其中存放在屏東縣的過期蛋就高達2315萬顆,總計有逾5千萬顆蛋放到過期,還需額外編列預算銷燬。據媒體報導,日前農業部才以837萬餘元及3282萬元決標運費及銷燬費用,預估將從今年2月1日起至5月30日透過堆肥方式銷燬335萬公斤的雞蛋(約5580萬顆),農業部無恥的創造新名詞「農業多元循環利用原料資材」。
在野黨總統候選人批評「採購爛蛋,食安跳票」,農業部表示:衛福部已多次公開說明,迄今未發生過任何食用進口雞蛋發生食安問題的案例。原來蔡政府的食安標準就是,除非吃了進口蛋病了或死了,否則都不是食安問題。
前述市面上出現進口發黴蛋;農業部恣意延長進口蛋保存期限;進口蛋加工成液蛋就可實質轉型爲臺灣蛋,還流向學校;庫存五千多萬顆的進口蛋過期,都不會有外流風險?這些都不算食安問題?
衛福部以食安法開罰進口蛋期限標示不實廠商;法務部長蔡清祥去年9月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法務部5個地檢署共分8個案子正在偵查,分案調查專案進口雞蛋爭議是否違反食安法等罪。連觸法或涉嫌該法都沒食安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