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灣農業困局的解方
讓臺灣傳統農業脫胎換骨,除須打造兼具創新及氣候韌性的AI農業,更要培育先進農業技術的人才。圖/本報資料照片
區域動盪衝突、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及自然災害交織疊加,加大全球糧食安全不確定性,加以消費者對農產品營養健康、新鮮、便捷等要求不斷提升,使得農業面臨的挑戰勝於過往,臺灣亦不能倖免。
當前臺灣農業施政存在五大隱患:一、大補貼讓農民逐漸養成依賴心理,失去積極性和應變力。二、試驗研究機構逐漸失去研發創新的熱情和能力。三、蔡政府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平常事事幹預,遇事則拿「尊重市場機制」卸責。四、上位者習於信口開河,官員們有樣學樣,猛吹政績還硬拗,卻禁不起檢驗,讓農民經歷一次又一場的災難。五、臺灣農產品內需市場小,需要依賴外銷,而蔡政府「抗中倚美」的意識形態,讓臺灣難以加入區域經濟組織(CPTTP、RCEP)和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無法爭取到關稅優惠和原產地優勢,讓臺灣農產品外銷路愈來愈難行。
「農雖舊業,其命維新」,爲了解農業困局,進而讓農業不再是弱勢產業,農民不再處處仰賴政府庇護,農村能充滿生機,除了要掃除現有農業施政的弊病外,未來的農業發展關鍵在科技、人才、市場及執行力。
本文具體作法建議如下:
在科技方面:應有系統推動AI農業(Aggregate Intelligence整合型智能農業)。隨着人口老化、基層勞動力短缺、規模不經濟、年輕人不願務農以及極端氣候加劇、國外農產品大量進口、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污染等多重衝擊,傳統農業已經難以因應,遑論永續經營。未來即便政府持續給予大量的補助和福利,仍然難以應對未來農業激烈的國際競爭,想要維持臺灣的食物安全,提高農民務農意願,傳統農業需徹底脫胎換骨。
爲此,臺灣必須積極透過卓越的科技打造兼具創新及氣候韌性的AI農業,該新型農業生產模式,系整合基因編輯、元宇宙、感測器、無人機、農業機器人、物聯網、區塊鏈、5G、大數據、雲端運算、智能物流倉儲等高端科技,形成完備的智能型產銷系統。相較於傳統農業,AI農業具有:將靠天吃飯轉爲靠人吃飯,將靠運氣轉爲靠實力,將靠體力轉爲靠腦力,將靠經驗轉爲靠數位,農夫轉爲農事精控師,手機成爲新農具,數據成爲新的生產要素等多項特色。
在人才方面:爲培育實施AI農業所需要具先進農業技術的人才,需進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調整大專院校農業相關科系授課內容,有計劃培養具備農學、農業生技學、資訊學、農業工程學、農業經濟管理等複合型農業人才,並深化實務和理論結合,讓大專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都具有即戰力;並透過資金、技術、用地等多元協助,幫助年輕人順利投入AI農業,打破外界對傳統農業的刻板印象,全面提升臺灣農業經營效能和形象。同時整合企業、國家科研機構及高校院所科研團隊,在科技創新中,實現優勢互補加速農業技術研發,以維持AI農業技術領先。
在市場行銷方面:爲鞏固國內市場,穩定大陸市場並有效分散外銷市場,提高農民收益,可以運用智慧種植決策管理系統,幫助農民做好種植前的評估和決策,再透過AI農業掌控產量及最佳出貨時機,提高收益,避開經常性產銷失衡的沉痾;同時因地制宜,按照外銷目標市場需求,設置生產專區,避免先生產再找市場的舊習,並針對不同外銷市場,採取「分區」、「專業」生產方式,來應對不同的消費需求,有效提高外銷實績;尤其應積極輔導出口農漁產品與國際認證接軌,才能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和國產品競爭力。
在執行力方面:農業政策及執行力對農業競爭力提升至爲重要,目前國內農漁業科研人力主要集中在政府機構,中央農業相關機構編制高達數千人,且政府每年可動用近2,000~3,000億預算,理應可以有很好的成績。遺憾的是這些年蔡政府施政,說的多做的少,透過大撒幣來討好和安撫農民,反而讓臺灣農業失去了創造力和競爭力,未來應該用人唯才,以專業替代政治酬庸,重建責任制度,疏通升遷管道,全面提升政府執行力,臺灣農業纔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