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灣經濟依然堅挺 但需注意資本外流風險

整體而言,出口和投資增長仍然是臺灣經濟的強勁支柱。由於全球需求旺盛,臺灣出口在2022年第一季較去年同期增長24%。2022年3月,即上海開始封城期間,臺灣出口訂單沒有急劇放緩的跡象,這表明在中國大陸封城的情況下,臺商可以通過在本地和東協國家的生產線應對危機,因此對臺灣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小。外國直接投資(FDI)較去年同期反彈124%,反映出歐洲和日本對製造業和風力發電場的投資興趣。

新一輪疫情升溫可能爲消費復甦增添阻力,但政府已經公佈防疫政策轉型,應該不太可能再次大規模限制出行。臺灣將開始按照自己的步伐重新開放經濟,以避免再次衝擊家庭消費。政策變化是結束消費與出口和投資之間分化態勢的關鍵,畢竟,儘管製造業佔經濟的37%,但服務業佔就業的60%。對於民衆出外活動限制的鬆綁,應該有利於零售業和航空業的復甦,但亦取決於這一波Omicron疫情感染和死亡情況是否嚴重,這關係到政府會否調整政策。

未來風險主要在於企業利潤和資本外流。中國大陸封城可能會爲受影響城市的供應鏈帶來風險,上海和長三角就是一個例子,該地區是很多臺灣企業汽車零件和電子產品的生產中心。此外,企業不僅要面對烏克蘭危機導致的進口成本上漲,這一波疫情更爲企業利潤再添阻礙。工業利潤則可能會受到停產或物流延遲的影響,資訊科技可能受到的影響最大,因其90%的出口訂單來自海外,主要是中國大陸。

在避險情緒影響下,臺灣在2022年3月淨資本流出94億美元,已經接近2020年初疫情初期121億美元的峰值。儘管仍有一定的直接投資和海外迴流資金,但2022年3月仍有60億美元的整體資本淨流出。貨幣供給成長率亦進一步放緩,對新臺幣已經造成一定的貶值壓力。新臺幣兌美元年初至4月下旬下跌5.8%,是繼日圓之後亞洲表現第二差的貨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從2021年12月的2.63%進一步攀升至2022年3月的3.27%,表明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壓力更大。不過,同期核心通膨率也從1.84%飆升至2.47%。由於進口價格上漲,我們將2022年的CPI預測從2.2%上調至2.6%。隨着美國聯準會更加鷹派,臺灣央行可能在2022 年剩餘時間內將利率上調最多50個基點,以抑制通膨和房價。

股市方面,在從成長股轉向價值股的過程中,由於資訊科技股佔比較大,臺灣股市面臨的阻力更加嚴峻。截至2022年4月25日,臺灣加權股價指數年初至今下跌8.8%,表現整體上不如澳洲和東協市場,後者受到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需求的支持。

總而言之,由於臺灣2022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放緩至3.1%,我們已將臺灣2022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4.6%下修至4.2%。在樂觀的情況下,如果臺灣開啓「與病毒共存」模式,並且中國大陸很快結束封城,那麼臺灣經濟受到的負面影響則相對較小。不過,即使經濟前景高於平均水平,也仍需注意企業利潤和資本外流風險。如果中國大陸維持動態清零政策,這些風險將繼續增加。反觀臺灣如果在「清零」和「與病毒共存」間猶豫不決,經濟成本將非常大。Omicron與之前的Delta不同,因此應對政策也需要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