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打碎濾鏡,西方民衆看到真實的中國——訪法國學者洛朗·米舍隆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 專訪|打碎濾鏡,西方民衆看到真實的中國——訪法國學者洛朗·米舍隆

新華社記者周昊瑾 楊駿

法國學者洛朗·米舍隆(中文名羅弘)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個熱情好客、日新月異的中國形象正通過社交網絡在全球傳播,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民衆正在看到和感知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一些西方媒體強加給中國的濾鏡正在被打碎。

羅弘旅居中國二十餘載,長期深耕中歐貿易領域,對中國的發展深有體會。2022年,他的作品《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在法國出版。在這部書中,他力求客觀真實地講述今日中國。近日,這部作品的中文版正式發售。“我希望中文版也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讓更多中國受衆瞭解西方政治體系的運作方式。”

羅弘說,撰寫本書時,他一度擔心難以得到西方讀者認可,因爲他筆下的中國與西方民衆通過當地媒體瞭解到的中國大不相同。令他驚喜的是,不少法國讀者閱讀後表示,“終於有一個人能比較客觀地向我們講述中國”。

羅弘感受到,如今更多西方國家民衆跳脫出媒體的敘述,選擇親自來華見證快速發展的中國,這在無形中打碎了一些西方媒體長期以來強加在中國身上的濾鏡。

“越來越多的西方民衆利用過境免籤政策來到中國,回去後都說他們看到的與西方一些媒體報道的完全不同!”羅弘表示,中國推出的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讓更多外國遊客親身感受走向現代化的中國,“不少遊客後來都成爲了中國的‘宣傳大使’”。

“過去外國人到中國需要走複雜的簽證申請流程,如今只需事先訂好機票和酒店。”羅弘說,近些年中國在針對外國人支付、出行、住宿等方面進行了不少優化調整,由此帶來的美好體驗讓來華旅遊的外國遊客有了在社交平臺分享的慾望,一個熱情好客、日新月異的中國形象正在被廣泛傳播。

“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成爲包括奧運會在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的贊助商,這反映了中國品牌的價值。”羅弘認爲,通過體驗中國贊助商提供的優質產品與服務,觀賽民衆會對中國企業有直觀的瞭解,進而影響他們對中國的認識。高效的媒體傳播也讓全球觀衆透過中國品牌認識了當代中國,輻射效應明顯。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這一增速與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相比都是高的。”羅弘說,西方一些媒體常常渲染所謂“中國崩潰論”,但全球投資者並不這麼看。世界各地的許多投資者仍將中國龐大的市場視作首選,因爲中國呈現出的發展活力意味着較高的投資回報。

羅弘說,西方一些媒體常常在兩種互相矛盾的話術間反覆橫跳,剛剛炒作完“中國威脅論”,轉臉就抹黑中國經濟發展,炒作“中國崩潰論”。

羅弘說,中西方儘管存有差異,但也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雙方應加強溝通與合作,爲世界帶來更大福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