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我們也開始搞QE了
不得不說,還是央行玩的6,玩的含蓄。
昨天,央行又安裝了一個新水管,名字叫做“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工具”。
具體內容見下圖:
官方解釋此番操作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方便給)金融系統供水,免得他們口渴(資金週轉出現問題),另一個是豐富工具箱。
公告剛一出爐,央行旗下的金融時報就從第一個目的視角入手,去給市場解釋:
“這不,年底銀行借央行的錢(MLF)有兩萬多億到期,爲了讓銀行能繼續幹活支持經濟,央行才搞了這個工具能給金融機構供水。”
咋一聽,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細一琢磨這事兒又有些不對。
因爲如果是方便央行能繼續給金融系統供水,MLF繼續搞或者像行長說的再降準不就得了?!
所以,我認爲這件事兒應該從“進一步豐富工具箱”的視角去分析。
筆者認爲,央行這麼幹有三重目的:
眼前,給“國債買賣”這個動作一個“名分”;
短期,爲以後干預國債準備“餘糧”;
長期,爲了迫不得已必須大規模實施QE的時候做準備。
而此時,我們算是徹底開始了標準化的QE模式。
先簡單說一說,前兩個目的,最後重點說一說QE。
不同以往,這次央行逆回購玩的是“買斷式”,不是以前的“質押式”,這就給了央行更多的操作空間。
要知道,以前的“質押式”,金融機構借央行的錢把國債等(合格抵押品)抵押給了央行,央行是沒有權利處置國債的。而“買斷式”,金融機構將國債等抵押給央行的這段時間,央行是可以隨便處理抵押品的。
比如,國債漲勢很兇的時候央行就可以把手裡抵押的國債給賣咯,從而打壓債市熱情。
經常關注財經的也知道,今年上半年,國債泡沫一直是央行的一塊心病,爲此不知道央行苦口婆心地說了多少次。
然而,手裡沒貨,光靠“有形之手”也無濟於事。
於是,進入8月、9月,央行先後嘗試向金融機構搞了兩次國債買賣,初步構建了一套用“無形之手”干預國債的系統。
站在10月看,成績還不錯。
可是,誰都明白,在我們本土的“資產荒”就像流感一樣,時常復發,如果後續再遇到了怎麼辦呢?
藉助於買斷式逆回購期間囤積的“餘糧”就可以輕鬆應對,再也不用怕手裡沒貨做不了。
而站在市場的角度,“國債買賣”只是央行的兩種行爲動作,具體你想幹啥還需要給一個名稱、一個身份,否則大家提“央行買賣國債”這個詞都會一團漿糊——你買賣國債,究竟是弄啥哩?!
所以,在我看來這次央行搞買斷式逆回購也是將“國債買賣業務”的“買”這一動作固定下來,“名分化”。
“央行買國債”自然就會讓人聯想到歐美的QE,那麼我們是嗎?
我認爲是!
回看歐美的QE,它具備三個要素:第一,央行有資產購買動作(也就是擴表、放水);第二,利率很低;第三,非常規(以前不是這麼幹的)。
第一條和第三條,我們都佔了,至於第二條,有些模糊。但是我們要知道,歐美是因爲突然遭遇了重大金融危機,利率的子彈打光了才搞QE的。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低利率只是QE實施時的結果,並非它的原因。原因是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大通縮,銀行根本不敢給他人貸款,央行迫於無奈以“最後貸款人”的身份入場,一邊不斷把利率往下壓讓銀行系統放貸,一邊自己買國債把長期利率壓低,從而支持實體經濟。
即QE的判斷標準在我看來只有一個,那就是央行有沒有用非常手段去購買資產(本質上類似於央行直接放貸)去放水,有就是,沒有就不是。
如果用推出美國版QE伯南克的話說,央行買國債(其他資產)+公開市場操作=QE。
而我們這次搞逆回購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完全符合。
以前央行搞逆回購時間很短,基本是幾天、十幾天,央行給金融系統放完水很快就又收回來了。所以,放在月和年的時間週期裡來看,以前的逆回購根本算不上央行放水,對整個貨幣供應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而這次央行直接將逆回購的時間尺度放大,集中在三個月和半年(央行旗下官媒金融時報報道),相當於央行買了國債並向市場放了水。
這不就是央行多安了一個水管子,而且水管子的使用跟以前也大不相同,不僅完全滿足上述要素一和三,也符合伯南克的說法嗎?!
綜上,筆者認爲8、9月央行買國債+10月開始在公開市場搞“買斷式逆回購”可以完全看作是QE。
至於原因,就是上方我手繪的那張圖:常規的方式不行,央行繞道去影響中長期利率,從而影響經濟。
這正是在我們需求不足、陷入“流動性陷阱”情況下,央行提前構建的一個抗擊TS的方案。
目前,只是還沒有大規模開始而已。
但是,只要銀行通過貸款支持經濟的方式減弱——社融從2022年開始快速萎縮,需求起不來、有TS壓力,央行遲早都會作爲“最後貸款人”的身份入場,推進QE。
這是常規金融通道被堵、經濟萎縮下央行的必然選擇!
不用懷疑,這幾年我們會很快進入真正的低利率環境。
環境一變很多投資邏輯也會跟着變。爲此,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份低利率配置資產的思路框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THE END
來源: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作者:和卿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