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無形文化資產授證 19保存者、團體獲殊榮

「文化瑰寶・112年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授證典禮」15日在新竹縣文化局演奏廳舉辦,由縣長楊文科(中)頒發證書給13項目共19組保存者與團體。(邱立雅攝)

新竹縣文化局15日舉辦「文化瑰寶・2023年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授證典禮」,現場邀請竹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及團體齊聚一堂。本次授證的保存者或團體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保存技術及保存者以重要保存技術及保存者等項目,縣長楊文科也在致詞時表示,這些珍貴的藝術現在不留存,以後就沒有了。

文化局自2009年起至今,共登錄13個項目19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及團體,且包含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及保存技術及保存者等各種類別。今年新登錄認定的則有4組,包括傳統表演藝術客家八音的田文光保存者、傳統工藝螺鈿的陳振芳保存者、泰雅族Mknazi羣口述傳統的Atung Yupas阿棟優帕司保存者,以及泰雅族Lmuhuw口述傳統之臺灣泰雅爾族永續協會保存團體。

典禮由楊文科親自頒予保存者證書,他表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和保存團體扮演着文化守護者和歷史傳承者的雙重角色,感謝各位保存者、保存團體在不同文化領域中默默耕耘及對技藝的深厚情感,使得一代又一代的珍貴文化資產得以保存傳承。

楊文科說,這些保存者被賦予的不僅是代表新竹縣內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更是現今國家重要的文化瑰寶,透過本次授證典禮表彰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及獨特性,也再次感謝保存者在各領域的辛勤付出。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文化局過去不僅做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的登錄認定,更着重傳承與推廣,辦理多項保存及傳習計劃、提供展演平臺,讓這些生活智慧及藝文結晶持續發揚光大,讓大家都能認識新竹縣的無形文化資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