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扎堆!烏魯木齊城西這條街有點忙
每到一個新地方,我總喜歡以坐公交和地鐵的方式認識這座城市。
沿着既定線路,看各色店鋪如鉚釘般釘入大街小巷,從車流和廣告牌中露出,讓人時不時眼前一亮,也不禁會對店鋪與街道充滿好奇。
說實在的,在愛烏及烏一年的時間裡,我從 CityWalk 裡收穫了很多不一樣的烏魯木齊,與這座城市從“不太熟”變成“很熟了”。
米腸子面肺子堆疊,重磅碳水混合着一口烏蘇把新疆滋味吃進肚裡,和田街是美味的;
串聯校舍、滿載青春回憶,既好逛又好吃的團結路是可愛的;
南北疆特色彙集,南疆風情與北疆文化並存的延安路是多元的……
還有些街巷名不見經傳,但舉足輕重,悄然生長。
這次我們就去——克西街。
前幾個月,在探索城市新去處與好物時,我先後四次去往克西街,偶然發現很多新店開在克西街東邊原老門面房的位置。
這一片原是汽車配件店集中區域,高架橋修起來後,汽車配件店逐漸關閉,就自然變成了一排無人經營的門面,而這些新店鋪,也先後選擇在這裡落地。
克西街究竟有什麼特別的?聽聽主理人們怎麼說。
站在店門前下意識唸了一下店名:“哦吼~”嗯!這很新疆!
不加多餘裝飾的門頭通透敞亮,裝修風格也是化繁爲簡,大面積的米白色加上少量紅色點綴,溫和中又帶一點俏皮,每一處紅色都出現得恰到好處。
點了一杯顧客都愛的乍見之歡,入口酸甜,回味略苦,樹莓山楂和香水檸檬的加入讓人一口驚豔,確實“咖如其名”。
邊喝邊與主理人阿沐聊了聊。談論起關於開店細節時,阿沐難掩笑意。用阿沐的話說,一方面,實現了自己和好友君君都想開店的願望,另一方面,也能從原本工作的焦慮和內耗中跳出來,去去班味兒。
“說實話,最直接的原因是房租低。”在阿沐和君君輾轉多處後,被商業街區高達 10 萬的租金勸退,這裡一年 2 萬低價的房租讓兩人心動不已,加之附帶地下室,在幻想過能在地下室看電影后,更加堅定了把店開在這裡的想法。
小店一塊一塊完成搭建,兩人從前的夢想一點一點實現,對於阿沐和君君來說,是當下讓她們最幸福的事。
“在車來人往的地方,爲大家提供一個發呆、看書、說話的地方也挺好的。”阿沐說。
捲毛復古商店以前開在新市區海島與浪院子裡,考慮到店面升級與品類風格更換,主理人樊凡和畫畫打算另尋一處新地方。
“最早一批來這條街開店的朋友和我們都挺熟的,知道我們有搬店的打算,就邀請我們來這邊試試。”畫畫說。
看過聊過後,這條街道與兩人想要做成一家社區店鋪的想法不謀而合,對於她們來說,這條街給喜歡不同風格和有不同愛好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場所。
上下兩層的格局設計,讓各種大小物件有了更多呈現方式。“我和樊凡喜歡的風格不一樣,但又都想把這些好看好玩的帶給大家,所以店裡風格比較多,款式種類也齊全。”
巴伐利亞、嬉皮士、y2k、夏威夷度假風、西部流浪等風格的古着、配飾、掛件都有,地下室專門設置了一塊打卡區域,還有不少畫畫自己做的孤品首飾可以淘到。
說來也巧,在海島與浪時,dangdang 家與捲毛家是鄰居,原先的 CM.CAFE 咖啡店開得久了,想要發展一家新店,就搬來了這裡。
“來這邊有好多熟悉的朋友,年輕人們自發地聚集在一起,把這裡發展成一個輕鬆潮流的聚集地,我覺得也蠻不錯。”主理人 Oase 說。
淡藍與淡黃色的調調,角落裡的掛畫、小花別出心裁,讓人長時間待着也很舒服。
產品品類上,保留了一些 CM.CAFE 經典好喝的款,新增了特調咖啡。目前店裡以咖啡與藝術家手作、插畫、展覽爲主。
喝了一款這家店獨有的椰子糖。用椰子水打底,濃縮咖啡液與淡奶油混合,既有咖啡的醇香,又有椰子的清香,奶油味也不會搶了風頭。
有云南、西藏等地的特色文創產品,還有藝術家寄售作品。看過了價格,藝術品小物件們幾塊到幾十塊錢不等,很適合邊喝咖啡邊挑些喜歡的好物。
9 月 28 日起,店裡舉辦爲期一個月的流浪貓主題攝影展,免費開放,國慶將至,可以來逛逛。
從捲毛家出來已經快晚上十一點,佛系的年輕主理人們早早關閉店鋪,抱着碰碰運氣的心態往前走,一面痛仰的旗幟出現在眼前。
黑暗的街道上一束光打來,吸引我走進店裡。
昏黃的燈光照在牆壁,到處都是手寫歌詞與標語,搖滾元素滿滿,主理人十一與苗苗正在悠閒交談。
兩人從西安和山東奔赴千里而來,爲何選擇把店開在克西街?
“有新疆大學、工程學院和新疆農大三所高校在周邊,年輕的消費羣體聚集在一起,讓我覺得很方便。”十一說。
因爲自己本身喜歡搖滾和雞尾酒文化,但又不想把店開得很商業,也不想給年輕的消費羣體太大消費壓力,十一告訴我,他想做出一家生活化和個性化兼具的小酒吧。
“‘草東’‘痛仰’、回春丹、橘子海……這些都是我收集到的親籤。”說起搖滾,十一如數家珍,向我展示他的“寶藏區域”。
每週五、週六、周天的 22:00 到凌晨 1:00,店裡有吉他樂手演奏,平時也不乏有顧客自發坐在一起彈唱。
始建於 1994 年的北園春市場,是烏魯木齊市乃至新疆規模較大的農貿批發市場和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作爲烏魯木齊市的重點“菜籃子”工程,它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
隨着城市發展,2019 年 8 月,老北園春市場完成搬遷更新,大部分商戶也都從老北園春搬至新北園春市場。
攤位上牛筋和羊肚高高摞起,孫明和與侄子藏在堆疊的貨品中忙活。
見我過來,孫明和招呼:“要點啥?牛羊雜、水產都有!”我接着他的話問:“店開了多久了啊叔!”
“今年整整 30 年了。”
孫明和正在切分水發貨
孫明和 18 歲時從老家安徽阜陽來到烏魯木齊,剛來時嘗試過各種營生,一直到北園春市場開業,就在市場裡開始賣貨,到 2019 年市場搬遷也跟着一起搬來新北園春。
孫明和告訴我,要說最大的變化,就是硬件設施好了起來,市場修繕得工整,顧客朋友愛來,作爲商家的他們也高興。
每天從屠宰場運來牛羊雜,水發貨要分類切分成小塊……幾十年如一日,孫明和賣肉、菜、生活用品……從沒離開過北園春市場,這裡彷彿是他的第二個家。
即便在與我說話,孫明和也並沒有放慢幹活的速度。“手底下不能停,明天還有定好的 200 公斤貨,得提前爲明天做準備。”他說。
全家人共同經營一家水產店,李姐負責售賣和切配,父親幫忙打下手,愛人送貨,分工明確,小店經營得井井有條。
同樣作爲從老北園春搬來新北園春的商戶,李姐一家在北園春已有 22 年。
李姐正在給魚去鱗
凌晨兩點出攤,下午五點收攤,平均每天賣 300 公斤左右的淡水魚,常有草魚、鯉魚、花鰱、梭邊魚等品種,供應各大餐廳和周邊居民。
“忙一些生意就好一些,累點也值了。”記賬、殺魚、去鱗、切割,李姐嫺熟地處理每一單顧客的產品。
生意好的時候,還要從其他地方再調貨。李姐告訴我,市場裡產品區域集中、種類齊全,這對商戶和居民來說都很方便。
不同於嘗試性創業,吳姐家裡從前做各類市場批發的活,從四川來到新疆後又幹起了老本行。
1993 年來到新疆,彼時的烏魯木齊,綜合性農貿市場並不多,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吳姐一家瞄準剛剛建好的北園春,成爲最早一批入駐北園春市場的商戶。
早上五點,吳姐的貨供往各類餐廳、集體食堂,留好批發和零售的量,等待清晨第一批顧客的光臨。
螃蟹、黃鱔、龍蝦個個活蹦亂跳,不少在攤位前駐足的顧客都被這樣一分新鮮吸引。
說起這裡的變化,吳姐擺擺手,“沒什麼變化,周圍鄰居商戶都是老熟人,顧客也是老朋友,市場裡還是每天熱熱鬧鬧的。”
與吳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一波又一波的顧客將我包圍,吳姐又沉浸在自己的海鮮世界裡去了。
說起劉叔與新疆的淵源,用“三進三出”來形容最爲貼切。
從老家河南商丘來到新疆,因爲不適應氣候,來了又回,反反覆覆歷經三次,最終在老北園春市場做起了乾鮮果生意。
2002 年,在市場幹了兩年後,劉叔在北園春紮了根,也把家安在了新疆。
劉叔(左二)和隔壁商戶們
從以前講到現在,劉叔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變化太大了,真的太大了!”
新市場開始使用以後,規模更大、種類更全。“顧客進出市場都有專門的通道,市場裡井然有序的,看着就讓人心情好。”
劉叔告訴我,市場裡商戶的產品價格透明,有控價保價機制,所以來的本地人和周邊居民也多。
克拉瑪依西街,東與西北路相交,西至騎馬山路,由東向西,連接高校、醫院、商圈、農貿市場,在這條街之上的高架橋,也常年忙碌。
每天早晨八點開始,一直到上午十二點是克西街最忙碌的時間。
過街天橋上的行人你來我往,趕完早市的人提着買好的“早貨”回家,在露天理髮店理髮的奶奶安靜等待新造型,商販們瞅準時機,趕在規定時間內賣力吆喝,讓貨品多賣一些,我眼中的克西街,悠閒又熱鬧。
這條街上還有什麼?
漫步克西街,有一處繞不開的地方是新疆大學(友好校區)。
9 月 21 日,新疆大學建校 100 週年大會在紅湖校區舉行,全校師生共同慶祝新疆大學百歲生日。
圖源:新疆大學官方公衆號(新疆大學建校100週年慶典)
如今的新疆大學是什麼樣?我在家屬院門口與周同學聊了聊。
“慶祝建校 100 週年的時候,雖然沒有去博達校區參加慶典,但我們友好校區也舉行了歡慶儀式,大家一起分食校慶蛋糕,對了!我們學校的食堂超好吃!”說着,周同學打開自己拍到的食堂飯給我看。
在校三年,對周同學來說,學校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最直觀的是學校宿舍、圖書館裡的硬件設施,牀鋪換新,圖書館設備更新。
周同學拍攝的新疆大學校園
關於這條街的記憶,休息時出來覓食,每晚伴着車聲入睡好像已是習以爲常,但更多的是快樂與熱鬧。
新疆大學靜靜佇立在克西街,見證一批又一批像周同學一樣青年學子的成長。
我是錯過飯點來這家的,沿克西街進入小巷子,一路上跟着“洋洋煲仔”的指示牌到達。
1998 年開業的小店,在友好巷紮根了 25 年,去年六月,舉店搬遷至克西街。
位置換了,但不變的是記憶中的味道。
稻香肉是顧客來他家的首選。用稻草捆住肉塊慢燉 3-4 小時,肉塊呈東坡肉的質感,稻香味浸入肉塊的每個縫隙,雞蛋更是滷香十足。
按照老闆推薦的吃法試了試,把菜湯澆在米飯裡,米香和鮮甜的湯汁香味一起迸出,真正詮釋了什麼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下午過後,也就到了店裡的上客時段。“去年剛搬來時,店裡的新顧客多,時間久了,新顧客變成回頭客,現在也都是老顧客了!”老闆朱衛平說。
這家低調的小店,從新疆博物館旁搬至克西街,已經在這裡 6 年。
一門之隔,屋外是熙攘的車輛與人流,屋內是主理人加甫靜心創作的一片小天地,頗有鬧中取靜的氛圍。
加甫是來自新疆巴州的蒙古族,因爲熱愛繪畫與傳統工藝品,就在烏魯木齊開了自己的皮具工藝品店。
不大的空間裡擺放了滿滿當當的皮具和包包,我只認出了個別採用皮雕工藝製成的產品,還有些不曾見過、叫不上名字的工藝,加甫耐心爲我講解。
在加甫的作品裡,他將皮雕和烙畫結合,製作出的畫面,既有皮雕的立體感,又有烙畫的生動感。
不管是經典的蒙古族圖騰與紋樣,還是現在流行的雕刻紋樣,來圖和樣式都可以在這裡定製。
周邊新晉小店越來越多,原本打算房租到期後就離開的加甫,也因爲越來越熱鬧的氛圍陷入猶豫中。
烏魯木齊的街巷多元繁茂,而克西街是一條正在生長的街。
廢舊的汽配店被年輕人們盤活,經典老店被食客們養得閒適迷人,又新又舊的它,似乎有着多種可能。
離開克西街時已是傍晚,新晉小館子點亮一盞明燈吸引愛探索的人們,老店紮根在角落依舊穩健,一路沿着車聲隆隆,又長出了好多寶藏。
作者:趙蕾
圖片:趙蕾、受訪者提供
編輯: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