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起源和流傳
文\本刊特約撰稿 金滿樓
說起《周易》,多數人捧起它時多少會有一些畏難情緒。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爲在古代,很多讀書人也會有類似的感覺。這不,在《典籍裡的中國》中,《周易》被推上前臺,並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周易》的起源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爲了讓觀衆瞭解《周易》的形成,節目組在劇情安排上設計了上古、中古、近古三個歷史時期。應該說,這一劇情安排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按《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周易》的形成,簡單說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具體而言,就是上古時期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時期周文王演《易經》之道,近古時期孔子及弟子注《易經》而成《易傳》。這一過程中,經傳合一,終成《周易》。
《周易》的形成,周文王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商朝末年,周文王廣施德政,遠近百姓紛紛投奔,周國由此日漸繁盛。然而,這一切引起了商紂王的猜忌。不久,商紂將周文王拘禁於羑里,並殺死了他的長子伯邑考。在被拘禁的7年中,周文王並未在絕境中沉淪而是潛心推演伏羲留下的天地大道,並由前者的八卦推演爲六十四卦。同時,周文王把自己對天下大勢的認識融入其中,由此推演出最古老的《易經》。這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
最初的《易經》,主要反映了周文王修身處世、治國理政的德行和思想。數百年後,出於對周文王的仰慕與追懷,晚年的孔子對《易經》最爲癡迷,他勤學不倦,以至“韋編三絕”。這就是說,孔子對《易經》愛不釋手,就連串接簡冊的用熟牛皮做的繩子都被磨斷了三次。最終,孔子及其後學闡釋《易經》的著作形成《易傳》,成爲《周易》重要組成部分。
《周易》爲周文王推演而成,故稱《周易》。這裡的“周”字,通常認爲來自周王朝興起的岐周之地。當然,也有人認爲,“周”是周普、周遍的意思,也就是《周易》包含的內容廣泛,無所不包,故稱《周易》。至於“易”字,一般認爲是變化的意思,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言蔽之,《周易》就是一部研究天地萬物變化之道的上古經書。
《周易》的智慧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就框架內容而言,《周易》一書可分爲經和傳兩個部分。其中,經分上、下兩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六十四卦中,每卦有六爻,即六個符號組成,其中又可分爲上卦、下卦兩個部分。每爻的上卦和下卦,都來自伏羲原始八卦中的一卦。這八卦,即爲人所熟知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爲了記住這八卦的符號,古人還總結了一個順口溜: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在這八卦的基礎上,兩兩相重,最終構成了《周易》六十四卦的卦畫。
卦畫之外,經的部分還包括相應的卦爻辭,其中又分卦辭、爻辭兩部分。所謂“卦辭”,是對整個一卦的解說。如乾卦的卦辭爲“乾,元亨利貞”,一共六十四條。此外,每一卦包含六爻,每一爻又有解說,即所謂“爻辭”。舉個簡單的例子,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降龍十八掌”,其中“亢龍有悔” “飛龍在天” “見龍在田” “羣龍無首” “潛龍勿用”之類,就都出自乾卦的爻辭。
相傳,周文王在創作卦爻辭時,最初是作爲占卜之用,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對天下大勢的預測和殷周之際的史事。由於最初的卦爻辭比較深奧難懂,孔子及後學又相繼撰寫了相關的解釋文辭共十篇,這就是所謂的《易傳》“十翼”。
從哲學思辨的角度上說,《周易》上述天地之道、下究萬物之理,它是一部充滿了各種哲理和智慧的智者之書。如孔子所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從這個角度而言,《周易》也是一部人生之書,它可以幫助人們在生活中採取正確的人生態度,並在前途命運上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如在這期的節目中,就不止一次提到《周易》的一句經典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的大意是:天之運行,四時交替,晝夜更迭,歲歲年年,無有止息,無有差錯,君子當效法天道之健,自強不息;地勢平順厚實,坦坦蕩蕩,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君子應效法地坤之厚德,胸懷天下,容載萬物。應該說,這兩句話之所以成爲衆人皆知的名言,也是因爲它體現了《周易》的精髓,即自強和包容的品質纔是君子的立身處世之道。
《周易》的傳承
釋家林立,蔚爲大觀
孔子爲《易經》做傳後,《周易》也被儒家奉爲經典,成爲後世科考的主要依據之一。漢代以後,《周易》在保留原有占筮功能的同時,也在哲理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演化,最終成爲安邦治國、修身養性的哲學典籍。也正因爲如此,《周易》得到了漢朝帝王的加持,並被尊爲五經之首、大道之源。
宋朝時期,《周易》的研究再次達到高峰。當時,很多儒學先賢都對《周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邵雍根據《易傳》八卦形成的解譯創立了被稱爲“先天學”的理學象數學派;周敦頤結合道家思想提出了系統的宇宙構成論《太極圖說》;程頤在《周易程氏傳》中以義理方法解讀《易經》,爲後學者提供了全新思路;朱熹在《周易本義》中深入探討了《易經》的核心概念“陰陽”,並對其中的對立統一規律做出了深入的揭示。
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尤喜《周易》併爲之研習五十餘年。壯歲之後,康熙與大學士李光地等碩學大儒反覆探討,學問日深。康熙四十五年(1708年),在康熙的委託下,李光地領銜編纂完成《御纂周易折中》,這也成爲古代易學研究的另一高峰。
五經之中,《周易》一向以高深而著稱。自誕生以來,經過不同時期、不同學派的反覆考證與訓詁,歷代學者皓首窮經,給後人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可謂釋家林立、蔚爲大觀。從這個意義上說,《周易》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深遠影響,是其他任何一部典籍所不可比擬的。歷經千年後,《周易》已成爲國人文化之根,這大概也是它被列爲羣經之首的主要原因吧。
天道有常,陰陽互應而剛柔相濟;君子有爲,自強不息而厚德載物。千百年來,古代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換星移間苦苦尋找乾坤變化、萬物始終的終極規律。正所謂,推天道以明人事,《周易》在揭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多重關係的同時,也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以此而論,中華民族之所以歷衆劫而不覆,逢畏難而不傾,這與《周易》中所提倡的精神也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