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席捲日美「友岸外包」國家 傾國力搶市
中國資金已席捲越南、泰國和墨西哥等那些被認爲是可以代替中國的生產基地。圖/美聯社
美國政府近年高喊「美國製造」爲核心,令全球生產鏈供應鏈模式從過去的離岸外包,轉爲近岸外包、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新區域製造體系漸成主流。然而,當前中國資金同樣在席捲越南、泰國和墨西哥等那些被認爲是可以代替中國的生產基地,並不斷搶佔市場先機。
綜合外媒報導,在美中對峙下,美歐日韓等國近年向東南亞、南亞、中東歐、北美等被視爲是「中國+N」的地方加速轉移生產供應鏈,最明顯的包括電子、半導體、汽車、太陽能、紡織、製鞋等產業。但其實,中國業者的腳步同樣快速,中資近年大舉涌進這些國家,在國家力量支持下,甚至可以開出更好的價碼與條件。
當前,中西業者及供應鏈正在這些新興崛起的國家各搭擂臺較勁。譬如今年5月,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EV)製造商比亞迪(BYD)董事長王傳福在拜訪越南副總理陳紅河時表示,「將擴大對純電動汽車的生產和組裝的投資」。當時,比亞迪已在越南涉足美國蘋果「iPad」的代工業務。
6月底,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秘書長納立特更接連與中國電動車企業高管們舉行會談,他強調,泰國將會成爲海外電動車企業的生產和出口基地。
數據上來看,2023年1~6月,中國(含香港)對越南的直接投資爲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7.43億元),年增37.2%,大幅超過近年同樣積極佈局越南的韓國(約10億美元)。在各國趨之若鶩的越南北部工業園區,當地中文招牌旁邊的角落擠滿年輕人,他們都是爲了希望在生產蘋果公司耳機(AirPods)的中國工廠工作。面試者表示,「中國工廠工資高,還會提供宿舍」。
先前,日本企業常抱怨在北越難以吸收到足夠的工人,但中國企業卻能以平均工資兩倍以上的優惠條件吸引人才,迫使其他外企不得不跟進提升招聘成本,卻也因此越來越難以保住在當地生產基地。
報導稱,在美歐國家對中國加大制裁與投資限制下,目前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爲中國企業「出海」投資佈局、延伸企業影響力的優先考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對東協(ASEAN)主要國家的直接投資餘額達到5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2.29億元),超過美國(512億美元)。重點是,中資僅在短短3年內就成長了一倍。
其中,今年1~6月按申請額計算,中國對泰國的直接投資爲615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26.42億元),佔泰國外資總投資額的兩成多,位居首位,更比日本多出七成。儘管日本車企這些年透過本土化生產,在泰國的市佔率達到八成,但在中國電動車企業投資猛攻下,日企長年獨霸的根基正在動搖。
其實,不僅是東南亞,就連美國身側的鄰國也無法高枕無憂。在成功吸引美國特斯拉(Tesla)投資的墨西哥北部州,汽車懸吊系統等中國系零組件企業的工廠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2021年中國對墨西哥直接投資規模超過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企看準墨西哥地理位置鄰近美國,且與北美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特別適合中企「拐彎」享受關稅優惠後,出口至美國市場的生產據點。
另從電動車電池不可或缺的鎳來看,在佔有全球產量一半的印尼,70%的冶煉廠歸屬中國資本。譬如,日本住友金屬礦山在2022年放棄建設精煉廠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中國企業。儘管美歐日國家希望排除中國的原料和零部件生產加工,但若已確立支配權的中國企業縮小出口對象,美歐日的電動車生產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這場爭取其他新興製造業國家的競賽,美歐日國家能否戰勝中國?分析人士指出,面對中國的資金與技術,美歐日若不採取與當地聯合研發高端技術等手段,就不會被東南亞等國家當成夥伴,加上中國傾國家之力、結合政治與市場手段支持特定產業出海搶市,令中資企業在戰略、資金、技術、成本上具有強勢競爭力。雄霸全球市場多年的美歐日國家,如今碰上的是更爲難纏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