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俄「2025聯合軍演」揭幕 水域選定中國在北印度洋石油生命線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由中國、伊朗及俄羅斯三方舉行的聯合軍演於當地時間9日舉行,這也是三方自2019年後,第五次共同進行海上聯合操演。據瞭解,該演習計劃位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區域組織實施,主要進行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等科目演練,旨在深化各參演國家軍隊之間的軍事互信和務實合作。
▲解放軍海軍編隊903A型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號補給艦(舷號966)。(圖/翻攝自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官網)
《環球時報》報導,「安全紐帶」海上系列聯演由2019年、2022年先後兩次舉行的中伊俄海上聯演發展而來,2023年和2024年「安全紐帶」聯合演習先後兩次舉行。中方參演兵力均由在亞丁灣、索馬利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艦艇組成。今(2025)年中方將派出第47批護航編隊驅逐艦包頭艦、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參演。
據悉,本次演習由伊朗海軍主辦,地點位於伊朗東南部恰巴哈爾港附近的北印度洋海域,由伊朗海軍和伊斯蘭革命衛隊所屬的軍艦參與演習。至於俄羅斯海軍則派出「俄聯邦英雄阿爾達爾∙齊堅扎波夫」號護衛艦和凜冽號護衛艦以及佩琴加號油輪組成的太平洋艦隊參演。
▲解放軍海軍052D包頭艦(舷號133)。(圖/翻攝微博)
相較於前兩次軍演均選在安曼灣海域,本次選在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的北印度洋海域,不僅對伊朗具有戰略意義,同時,演習地點靠近荷姆茲海峽通道,也就是這條被視爲中國石油運輸的關鍵「生命線」而受到外界關注。
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三國海上聯演主要能力體現有兩個方面,首先,提高三國海軍自身的海上作戰能力,如打擊海上目標、損害管制等訓練科目,其次是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如對海上恐怖分子和海盜實施打擊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提高三國海軍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也因此,三國演練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