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貼膏劑龍頭擬7.82億元收購化藥企業,行業併購密集多現“跨界”佈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昀肖 北京報道
12月4日晚間,中藥貼膏劑龍頭羚銳製藥披露股權收購意向協議的簽訂公告。其中指出,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收購銀谷製藥有限責任公司100%的股權,根據公司當前對標的公司業務、財務及團隊等情況的初步評估,其綜合估值暫定爲不超過7.82億元。據介紹,銀谷製藥是一家化藥製藥企業,其產品包括1類新藥苯環喹溴銨鼻噴霧劑、國內首仿藥品鮭降鈣素注射液等。
然而,在12月5日開盤後羚銳製藥股價急速下挫,一度跌逾6%,截至12月5日收盤,羚銳製藥股價跌幅爲3.77%。在12月6日,羚銳製藥股價再次下跌2.03%。
近幾個月以來,中藥企業的併購交易密集出現,除羚銳製藥外,康緣藥業、片仔癀、華潤三九等大型中藥企業紛紛公佈其收購舉措。而在上述收購交易中,部分中藥企業選擇收購化藥、生物創新藥企業謀求多元化佈局,如此次羚銳製藥和不久前的康緣藥業都選擇收購化藥、生物藥企業,中藥企業“跨界”佈局的動作同樣值得關注。
對中藥企業的密集併購動作,河南動銷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鄭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首先是近期國務院相關文件提出促進中醫藥發展,其中也提到鼓勵有條件的頭部中醫藥企業展開全產業鏈併購。同時,當前醫藥行業處於下行期,資產相對於高峰期時價值較低,正是抄底好時機,部分此前價值較高的研發項目,研發企業可能會面臨經營困難,從而選擇“賤賣”。此時進行併購成本和代價較低,是抄底的風口。
“狗皮膏藥一哥”收購化藥企業
據羚銳製藥公告介紹,其與銀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王文軍簽訂《收購意向書》,各方就股權收購事宜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羚銳製藥擬使用自有資金購買標的公司100%股權,根據公司當前對標的公司業務、財務及團隊等情況的初步評估,其綜合估值暫定爲不超過7.82億元。銀谷製藥其他股東已向銀谷集團授權,同意銀谷集團代表其對外洽談股權轉讓事宜。
資料顯示,銀谷製藥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以創新藥和仿製藥研發爲核心的化藥製藥企業,業務包含創新藥物研究、原料合成、製劑生產和藥品銷售。
銀谷製藥的主要產品包括我國首個高選擇性抗膽鹼能受體拮抗劑1類新藥苯環喹溴銨鼻噴霧劑,以及國內首仿藥品鮭降鈣素注射液、鮭降鈣素鼻噴霧劑,還包括吸入用鹽酸氨溴索溶液。
對於此次收購的目的,羚銳製藥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積極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優化公司資產結構,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體戰略規劃,通過整合雙方資源,形成業務合力、資源互補的協同效應,有利於公司拓展業務領域,提供更多商業機會和增長潛力。
羚銳製藥是國內知名中藥貼膏品牌企業,由於股東人數常年超過3萬,在膏藥界排名第一,一度被稱爲“A股最受歡迎的狗皮膏藥公司”。其擁有橡膠膏劑、片劑、膠囊劑、軟膏劑等十餘種劑型百餘種產品,涉及骨科、腦病科、呼吸科、麻醉科、皮膚科等領域。
2024年前三季度,羚銳製藥實現營業收入27.59億元,同比增長10.07%;歸母淨利潤5.74億元,同比增長23.10%;扣非歸母淨利潤5.41億元,同比增長22.54%。但在營收、淨利潤穩健增長的同時,產品結構變化造成毛利率有所波動,2024Q3公司整體毛利率爲72.68%,同比略有下降0.49%。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加速、慢病年輕化以及消費升級驅動中成藥貼膏劑市場的增長。米內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中成藥貼膏劑銷售額超過130億元,同比增長6.5%,市場規模創近年來新高。
當前中藥貼膏的市場需求旺盛,但也並非高枕無憂,中藥貼膏劑賽道也面臨產品技術門檻較低、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同時,對這位“狗皮膏藥一哥”而言,研發投入不足、集採降價衝擊等行業問題也日益緊迫。根據財報,羚銳製藥今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約4719萬元,研發費用率僅爲2.5%,而相比之下,銷售費用爲8.55億元,是研發費用18倍,銷售費用率44.9%。
鄭佩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羚銳製藥主要是以中成藥貼膏劑以及心腦血管、抗菌消炎類中成藥產品爲主,是國內中藥貼膏劑的頭部企業。而中藥貼膏劑市場向上發展的空間有限,中藥貼膏劑市場廠家較多,也較爲混亂。因此,羚銳製藥可能會考慮向化藥貼劑方向發展,近年來在疼痛等領域,化藥貼劑研發發展較快。
“羚銳製藥以OTC市場爲主,其直營團隊均在全國零售端,而在臨牀領域主要通過招商外包。從被收購的銀谷製藥來看,其鼻噴霧劑等產品均爲零售渠道常用產品劑型,因此,從銷售渠道方面考慮,羚銳製藥可利用現有優勢渠道進行產品推廣。”鄭佩也指出。
中藥行業併購交易密集
此次羚銳製藥的收購動作,也是今年以來中藥企業密集併購動作的體現,在近幾個月以來,康緣藥業、片仔癀、華潤三九等大型中藥企業紛紛公佈其併購交易計劃,雲南白藥和片仔癀在近期設立投資基金,也被認爲是外延併購的前奏。
在不久前的11月7日,康緣藥業宣佈計劃以自有資金2.7億元人民幣收購中新醫藥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康緣藥業的控股股東康緣集團將持有中新醫藥70%的股權,中新醫藥手握4個創新藥物項目,其中包括兩條熱門GLP-1藥物管線。
在今年8月,片仔癀也曾斥資2.54億元收購漳州市明源香料有限公司,其希望通過收購獲得明源香料的核心資產,即漳州水仙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權,這是國內首家風油精廠。但此次交易由於“收購0營收企業”“分紅需85年回本”等原因受到質疑,最終在上交所下發監管函後被暫緩執行。
同樣在8月,華潤三九62億元入主天士力的大動作也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在8月4日,華潤三九就宣佈與天士力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每股14.85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天士力4.18億股股份,佔天士力總股本的28%,總價款爲62.12億元人民幣。此次權益變動完成後,華潤三九將成爲天士力的控股股東,中國華潤將成爲天士力的實際控制人。
除上述公佈的交易計劃外,近期中藥龍頭企業設立投資基金的動作也被認爲收併購的前兆。近日,雲南白藥公告表示,擬與中銀國際投資共同投資設立雲南省中醫藥大健康創新基金。合夥企業的目標認繳出資總額爲人民幣70億元,其中雲南白藥作爲有限合夥人擬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人民幣50億元。
雲南白藥旨在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的同時,也推動內涵式與外延式並舉的發展模式轉型,優化公司產業佈局和業務組合。有業內人士指出,本質上而言,上市公司希望通過對外投資基金成爲外延發展的觸角,被投資企業如果發展良好,最終可能成爲被上市公司併購的對象。
談及中藥企業的併購趨勢,鄭佩指出,首先,併購趨勢是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如華潤三九對昆藥集團的併購,打造了從三七種植、生產、加工,再到製劑研發、生產、銷售的一整套三七產業鏈。“近年來,國務院也鼓勵大型企業去從產業鏈上下游發展的角度進行併購,建立全產業鏈的綜合集團。”
其次,一些中藥龍頭企業在醫院和OTC渠道都建立了強大的網絡,希望通過一些對仿製藥和化藥企業的併購,擴大自己的產品體系和產品數量,多渠道、多管線補充自身品種短板,並充分發揮自身營銷團隊的優勢。
此外,是中藥企業規模做大後,希望更多投入研發,而從研發角度而言,化藥和生物藥的研發面更廣,機會更多,而中藥研發目前則面臨一些瓶頸,如經典名方以及中成藥單方製劑的研發,在國內容易獲批,但想要實現出海較爲困難。“因此,考慮到通過增加一些新產品,向研發方面努力以提升自身股票價值和公司實力,向化藥和生物藥方面轉型是較好的選擇。”
“在化學、生物藥研發領域,自建研發管線不如併購來得快,大型中藥企業會選擇一些小而美、擁有獨家技術、產品具有未來發展前景的企業進行收購。企業擴張的方式也需要根據自己自身情況特點而定,去選擇與自身情況特點較爲匹配的項目進行投資和研發。”鄭佩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