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新科院士女性共4人 林麗瓊、李怡庭來自臺大
中研院院士會議先前因COVID-19疫情延宕2年,今年終於在7月4日至7日舉辦第34次院士會議,並選出第33屆新科院士,共19名學者當選,也讓現有院士從264人新增至283名。7日新科院士出席記者會施銘哲(左起)、司徒惠康、林昭庚、林麗瓊及唐堂。(鄧博仁攝)
中研院今(7)日公佈新科院士,由院長廖俊智(中)主持,臺大校長管中閔(右)以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召集人身分出席。(李侑珊攝)
中研院院士會議先前因COVID-19疫情延宕2年,今年終於在7月4日至7日舉辦第34次院士會議,並選出第33屆新科院士,共19名學者當選,也讓現有院士從264人新增至283名。7日新科院士出席記者會施銘哲(左1)、司徒惠康(左2)、林昭庚(右3)、林麗瓊(右2)及唐堂(右1),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左3)出席道賀。(鄧博仁攝)
中研院今(7)日公佈新科院士,共有19人當選,女性院士共有4人,其中兩人來自臺大,分別是在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特聘研究員林麗瓊,以及經濟系特聘教授李怡庭,校方在記者會後發佈新聞稿,表達全體師生的敬佩與恭賀。
林麗瓊在臺大除了擔任凝態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特聘研究員,也是新穎材料原子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物理系何聘教授。
臺大介紹林麗瓊的學經歷,指出1981年從臺大物理系畢業之後,便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應用物理學碩博士文憑。曾任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奇異公司研發中心材料科學研究員。曾榮獲教育部學術獎 (2018) 、臺灣真空學會會士 (2018)、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2017)等。
林麗瓊的學術專長爲擬態物理、材料科學與奈米科學等方面,她所帶領的尖端材料實驗室主要研究領域爲半導體、光電與能源材料,探討以先進薄膜技術所合成低維度奈米材料的成長機制、微結構與各種物理及化學性質的關係,從而開發其應用潛能;同時也致力於開發新穎材料及建置綠色與環保製程。
林麗瓊在中研院公佈院士記者會之後受訪時表示,能夠獲得院士殊榮,不只是對自己的肯定,也代表臺灣對學術研究的重視不斷提升。
林麗瓊說,她從美國回到臺灣從事學術工作已28年,最感謝的人就是丈夫陳貴賢,兩人都在臺大任教,也一樣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一路上的陪伴,還有個性上的互補,都是給予她從事學術工作的最大支持。
臺大另一位獲選爲院士的李怡庭,現任中央銀行理事。
臺大說明,李怡庭在1980年代從臺大獲得國際貿易學士與經濟學碩士文憑之後,便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曾任清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並於1997年擔任美國聯準會訪問學者,曾榮獲第15屆社會科學類國家講座(2011)。
李怡庭的研究領域是貨幣理論、銀行與金融市場等,特別是以個體理論爲基礎、搜尋模型爲工具的總體貨幣理論,常爲央行政策提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