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看好受益於人形機器人零部件技術迭代的相關材料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人形機器人即將步入量產時代,受益於零部件的快速技術迭代,相關材料變化有望帶來可觀的需求彈性。該行推薦關注靈巧手腱繩、輕量化材料、稀土永磁和線纜等方向,隨着各廠商新機型發佈、技術方案和量產供應商確認,相關板塊的行情有望持續演繹。關注已經有送樣或者進入供應鏈的相關廠商,1)腱繩:建議關注潛在的腱繩材料生產企業送樣進展;2)輕量化材料;3)稀土永磁;4)線纜。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人形機器人即將步入量產時代,行業龍頭和初創企業百花齊放
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持續拓展,該行預計2025年首先在工業製造場景落地,未來3年內陸續在商業服務、家庭及健康服務、科研教育等領域落地,未來5年內有望協助甚至代替人類進行極端條件作業。該行預計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從2025年的1.2萬臺增加至2030年的500萬臺。從參與廠商的情況看,既有特斯拉(量產在即)、英偉達(推動具身智能發展)等行業巨頭,也有Figure AI、優必選等初創公司,充分的競爭在加速行業發展的同時創造出更多的技術路線。
上游零部件是產業基石,技術仍處於快速迭代階段
線性執行器、旋轉執行器、末端執行器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在成本佔比中超過70%,此外應用在骨骼、外殼等方面的新材料也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人形機器人在控制精度、運動能力、成本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因此零部件技術路線仍處於快速迭代階段,有望帶來材料端的變化,而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帶來相關材料的需求彈性值得關注。
看好受益於零部件技術迭代的相關材料的投資價值
1)靈巧手:腱繩驅動的輕量化和高靈活性使其成爲人形機器人靈巧手的理想選擇,該行預計2030年500萬臺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帶來193億元的腱繩市場規模。腱繩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傳動效率與執行精度,目前仍在驗證階段,未來潛在的主流材料包括UHMWPE纖維、鋼絲繩、PBO纖維等;
2)輕量化材料:材料輕量化系未來機器人減重主攻方向,PEEK和鎂合金是極具應用潛力的人形機器人輕量化結構材料,該行測算500萬臺機器人帶來的需求增量彈性對應分別爲488%和13%;
3)稀土永磁:人形機器人關節電機通常採用無框力矩電機和空心杯電機方案,電機的高性能需求對釹鐵硼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該行預計2030年500萬臺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帶來2萬噸高性能釹鐵硼需求;
4)線纜:線纜在人形機器人中起到傳輸動力和信號的作用,除了電氣性能、耐候性能等基本要求外,還應經受長時間彎曲運動、大角度扭絞運動以及高速往復運動,同時具備強大的電磁兼容能力,該行預計2030年500萬臺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帶來200億元線纜市場規模,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風險因素:
人形機器人需求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量產難度高於預期;人形機器人降本速度低於預期;人形機器人法律法規限制導致應用受限;相關技術路線進展不及預期;相關企業新產品開發或驗證進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