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西問》「本土化」與「跨國性」交織,新加坡華人新移民身分認同如何嬗變?(劉宏)
新加坡中學生參觀孫中山先生革命活動基地——新加坡晚晴園,瞭解辛亥革命歷史。(中新社)
作爲華人佔多數的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國家,新加坡對於思考華人新移民社會認同和跨國主義間不斷變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個案。近年來中新兩國合作不斷深化,在帶來巨大經濟機遇的同時,也使當地社會對華人新移民更關注,推動並強化獨特的新加坡華人身分認同成爲新加坡族羣政策的重中之重。
在新加坡「多元一體」的族羣政策下,近十年來華人新移民的社會認同產生了怎樣的變化?華人新移民的「本土化」與「跨國性」進程如何交織互動?中華文化如何影響華人身分認同的構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劉宏教授近日就此接受了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新加坡「多元一體」的族羣政策有怎樣的背景、內容和特點?新加坡的「多元一體」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有何不同?
劉宏:我認爲新加坡的族羣政策體現了「多元一體」的特徵和追求。「多元一體」這個概念是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提出來的,他從三個層面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特點:56個民族是基層,中華民族是高層;漢族在從分散的多元向一體轉變過程中扮演了核心凝聚作用;不同層次的認同並行不悖,各自發展自身特點,形成多語言多文化的整體。
新加坡的「多元一體」跟中國有些類似,但也存在顯著差別。新加坡是中國以外唯一一個華人佔多數的多元種族國家。華人佔總人口的75%左右,但華人及其語言文化並未作爲從多元到一體的凝聚者,新加坡在保留多元種族語言的基礎上,採用英語作爲通用語並以多元文化爲核心來凝聚整個國家。易言之,新加坡的「多元一體」,「多元」是種族、語言、文化、宗教上的多元,「一體」是指一體的國家身分認同。這不僅是多元族裔社羣融合的基礎,也構成國家對新移民社羣的總體政策框架。
新加坡政府的移民政策有兩個邏輯,一是經濟和人口邏輯,新移民可以補充對新經濟發展戰略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本,也能協助應對持續的低生育率帶來的挑戰。二是政治和身分認同驅動的邏輯,它要求新加坡確保新移民緊密地融入本國具有多元種族特徵的社會文化環境中。
以上述兩種邏輯爲考量,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新移民的政策,全力推動包括華人在內的新移民融入多元種族社會中,推動並強化獨特的新加坡華人身分認同,同時也鼓勵他們與中國及其他海外華人社羣建立跨國商業網絡。
中新社記者:華人新移民在建立獨特的新加坡華人身分認同的過程中,同時面臨「本土化」與「跨國性」兩個進程,這兩個進程如何交織互動?
劉宏:新移民移居海外後,同時面臨着兩個社會進程,即「本土化」與「跨國性」。本土通常指海外移民的移居地,本土化指華人移民因適應海外移居國社會而產生的一系列調適與變遷。跨國性是移民形成並維持其連接移居國與祖(籍)國的多重社會關係的機制和過程。
在新加坡,華人新移民的本土化與跨國性是並行不悖的,二者並非「零和遊戲」,而是相互促進、彼此推動的。華人移民在努力融入移居國的同時,也在家庭、生活、事業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與中國保持着密切的聯繫,但本土化與跨國性的深度和重要性並非完全相同,華人新移民還是以融入新加坡社會爲主要導向和目標。
我們所說的「雙重嵌入」是將社會學的「嵌入」這一概念置於移居國和祖(籍)國雙重視野之下,探討新移民的本土化和跨國性這兩大進程如何彼此交織與互動。以新加坡華人羣體中的新移民企業家爲例,推動新移民企業家在新加坡和中國的雙重嵌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是新中兩國相對開放和不斷改善的移民政策。作爲移民國家,新加坡一直在接受移民,隨着新加坡移民人口不斷增長,新加坡政府也加快推動新移民融入本土社會的步伐。二是新中兩國相鄰的地理因素和不斷提升的經濟合作環境。新加坡政府奉行開放型經濟政策,注重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對於華人新移民以及與中國在經濟上聯繫互動持積極態度。近年來中國政府的招才引智和引資工作也不斷完善,針對海外華人投資創業有一些扶持政策,鼓勵他們參與中國的經濟發展。三是新移民企業家與老一代華商相比,有更強的雙重嵌入的意願和能力。
中新社記者:新加坡華人社團在幫助華僑華人融入住在國社會和搭建與祖(籍)國聯繫方面分別起到怎樣的作用?
華人在新加坡跳廣場舞。(中新社)
劉宏:海外華人聚集區會自發形成華人自我管理的社會形式,組成華僑華人聯合會、華商會、同鄉會等社團。傳統的華人社團大多是基於地域和親緣成立的,而新移民社團成員來自中國不同區域,社會背景更多元化,也更具包容性,華人社團在幫助新移民融入住在國和聯繫祖(籍)國兩方面都起到作用。
新加坡最大的華人新移民團體華源會成立於2001年,其使命包括協助會員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的多元種族社會、助推新加坡與中國的商業貿易合作等。我對華源會成立以來至2019年期間舉辦的263項活動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發現,與融入當地有關和與祖(籍)國有關的活動數量呈現增長趨勢,但以前者更爲顯著。成立於2000年的新加坡天府會也有類似的發展軌跡。雖然天府是四川的別稱,但其會員來自中國各地,天府會各類活動也注重將幫助會員融入住在國和加強會員與祖(籍)國的聯繫相結合。
作爲全球化浪潮與跨界商業網絡日益發展的一個方面,新移民社團也推動了制度化網絡的建構。自1990年新中建交以來,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兩國經濟關係發展迅速,中國成爲新加坡最大貿易伙伴。新移民社團能更有效地推動兩國間交往,在跨國商業網絡建構過程中起到橋樑作用,使華人新移民企業家可以充分發揮了解兩種制度、兩種文化的優勢,進而成爲中國企業在地化的合作伙伴,同時將國外的一些先進經營管理理念帶到中國。
中新社記者:如何理解華人的「社會認同」?近十年來新加坡華人的社會認同產生了怎樣的變化?中華文化如何影響華人身分認同的構建?
劉宏:談到社會認同,其經典的定義是「一個社會的成員共同擁有的信仰、價值和行動取向的集中體現,本質上是一種集體觀念,它是團體增強內聚力的價值基礎」。進入21世紀以來,新加坡華人社羣面臨的關鍵問題就是身分認同問題,即如何在全球化時代、在這個多元種族和多元文化的國家中,塑造、培育和強化新加坡人的身分認同和內部凝聚力。
近十年來,在新加坡政治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華人新移民的社會認同發生了一些轉變,在延續此前的多元性特徵同時,其重心日益向本土認同轉移。與此同時,祖籍地聯繫以及全球商業網絡依舊發揮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這種變化其實是很自然的現象,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在當地出生,與祖(籍)國和家鄉的地緣聯絡有所減弱,但文化上的牽絆依然重要。例如,新加坡移民局2022年5月底取消了新生兒出生證上的父母籍貫標識,在接到很多民衆特別是華人民衆和社團的反饋後,移民局決定9月1日起把籍貫這一包含深厚歷史文化意義的標識重新加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對華人的影響是深刻且長久的,新加坡華人社會經過兩百年的發展,其文化融入了住在國和東南亞的因素,呈現出本土化特點,形成了有特色的華人文化,表現在語言、文化、習慣、思維方式等方方面面。比如華人依然保持着過中國傳統節日的習慣,但節俗中已融入了住在國文化特徵(如撈魚生的傳統);語言方面,新加坡華人日常使用華文時也會加入一些英文或馬來語詞彙等,逐漸形成植根於多元種族社會中的充滿活力的新加坡華人文化。同時,政府也認同華人文化是新加坡社會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不同方式注重保留、傳承和推廣中華文化。
受訪者簡介:
劉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社會科學學院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系陳六使講席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亞洲治理、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國際移民和全球人才管理等。他已出版20多部專着和100多篇學術論文。中文近着包括《跨界治理的理念與亞洲實踐》(2020)、《國際化人才戰略與高等教育管理》(2020)、《親愛的中國——移民書信與僑匯(1820-1980)》(2022)、《移動的邊界——跨國文化、教育與認同的政治》(2022)。
(本文來源:中新社「東西問」專欄,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