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離婚好季節?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中秋變盤/節,在臺灣,大家會認爲說的是股市;在韓國,大家會意會是在說離婚;從統計趨勢來看,韓國人確實是在年節、秋節過後,離婚數字會增加,原因與季節無關,而是源於社會的傳統結構與習俗,讓女性會在年節與秋節過後瞬間爆發累積怨氣,最後離婚收場。

精句選粹■So do people get divorced more after Chuseok? The numbers say yes.

在臺灣,中秋節過後,大家操心的事是節食減肥。在韓國,則是要擔心可能要準備要離婚了。

每年的3月與10月,是韓國法院收到離婚訴訟案件最多的月份,這與春分、秋分的季節無關,是因爲節日與祭儀。3月以及10月恰是農曆年節與中秋佳節過後的月份。

韓媳祭祀忙翻天

這兩個節日,對臺灣來講,是家人團聚或出國旅遊的歡樂日子,然後,對韓國已婚女性來講,不管年紀多大,都是令人鬱悶、甚至是精神倍感壓力的時刻,這是因爲韓國年節與秋節也是家中最重要的祭祖之日,她們得負責祭祖所需的所有工作,包括用品、食物到烹煮。

而依照韓國的傳統習俗,祭祖要用的食物,得耗費一整天的時間,要準備五種不同的炸物、兩條不同的魚、五種不同的飯饌(小菜)、五種不同的水果、兩種不同的甜品,以及新鮮出爐的年糕,還有白飯與湯等。

而且,不是食物準備好了,擺上桌,就完事了,擺放還很有學問呢,肉的方向要西,魚則是頭向東、尾朝西,紅色水果向東,淺色水果方向在西,不能弄錯絲毫。這一切,全都是由家中「女人們」包辦,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可能有人會問,那家中「男人們」做啥呢?在客廳裡「喝茶、聊天、打屁,甚至是喝酒」,基本上是啥也不做,就當大老爺。

雖然說,這是韓國自朝鮮王朝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傳統,形之多年,但是,到了21世紀的現代,還這麼一成不變,就很令人、特別令女性不痛快了,從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這樣的傳統毫無平權概念且充滿了性別歧視。

特別是,當夫妻雙方雙親都在時,也都希望爲人子女者過年、過年節時,能回家團聚,然而,依韓國傳統習俗慣性,總是先去男方婆家,待一切儀式都結束、也都收拾、整理好後,才能離開男方的婆家。

男方翹腳髯嘴須

離開婆家時,已經身疲力盡,等到達孃家時,可能已經無力享受團聚的樂趣,一天的疲憊與長久以來累積的怨氣,等回到家時,可能瞬間一次爆發,演變爲夫妻間爭吵、離婚的導火線。

當然,這不能證明,年節、秋節過後,韓國人就一定會離婚,但是,從統計數字來看,每年的年節、秋節過後,離婚人數總是比平時的月份增加不少。且從韓國統計局2012年~2021年的十年數據來看,2月、3月及9月、10月平均離婚數量增幅是最高。

其實,韓國人也不是沒有發現這個社會現象,也不是沒有想過要改變,包括用不同的方式慶祝,簡化傳統儀式,讓中秋節、年節真正能帶來歡樂,而不是壓力。然而,問題的重點是,這樣的想法與意識,必須能夠進入老一輩的腦中,如果韓國老人家們始終固守「傳統」,那麼年節、秋節過後,離婚數增加的現象,不會那麼容易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