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啓核電 實現減碳

(圖/美聯社)

俗話說得好,「談錢傷感情」,何況是全世界的國家聚在一起討論要怎麼花錢。所以,不需訝異今年COP29氣候峰會的爭執和拉鋸。畢竟,這次核心議題就是「氣候金融」:爲了達成氣候目標,全世界需要花的天文數字是該由誰埋單?

我一到亞賽拜然的首都巴庫便全心觀察談判現場。這是我第一次以觀察員身分參加COP,很快看出最核心的糾結就是未開發國家和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矛盾。

對於像甘比亞這些未開發國家,空氣裡既有的二氧化碳都是已開發國家闖的禍。爲公平起見,氣候改革需要的費用當然得由已開發國家出,而且是要真金實銀的公家花費,而不是借一堆錢給未開發國家。

至於像歐美已開發國家的代表便有點虛心地指出他們已做了很多。比如,在2009哥本哈根COP15提出的每年1千億美元氣候金融捐他們做到了;雖說達標時間遲到,有些款項也是既有計劃被貼了綠標籤充數,但終究還是做到了不是嗎?

問題是不管怎樣達到,大家都同意1年1千億美金是遠不夠讓全球氣候維持在1.5度C或以下的升溫。那需要多少呢?大家假設的是1.3兆美元的「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比1千億暴增13倍。可惜,這次峰會裡務實派佔少數,最終以讓大家都不高興的折衷方案落幕:NCQG被刪到3千億美金。這是像印度所說的「精心操控的騙局」,還是終究是個進展?

臺灣雖未被正式邀請參與COP會議,但環境部長彭啓明透過各國媒體發聲,強調「我們想證明零排放是可能的」。但若臺灣真想讓世界看到決心,實際的減碳行動比口號更有說服力。

目前,我們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但每多關一座核電廠,這些努力就會被碳排放抹平,甚至倒退。在巴庫的核能議題側會中,我有幸與美國能源部的Michael Goff博士交流。他提到,美國核電廠正考慮延壽至100年,因爲安全性已被證實可行。臺灣的核電廠與美國同型,卻僅使用了40年便被閒置。這些反應爐甚至還不到「中年」,我們卻放棄它們的潛力。

臺灣雖未參與COP談判桌,但我們仍是世界的一部分。面對氣候危機,我們不需要口頭承諾零碳排,而是應專注實際減少碳排的行動。當務之急,是重新啓用閒置的核電廠。這不僅是向世界展現我們的責任感,更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承諾。(作者爲潔淨能源推廣協會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