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省運輸成本 疫情3年幫大忙
大陸臺商表示,中歐班列有助降低運輸成本。圖爲「義新歐」中歐班列。(新華社)
今年是大陸「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許多城市持續開出中歐班列,利用鐵路將貨物源源不斷運向中亞和歐洲。以製造LED顯示器、液晶電視聞名的冠捷科技,在新冠疫情3年期間,由於海運成本昂貴,加上亞洲的空貨櫃奇缺無比,利用中歐班列將成品和零配件運到歐洲,節省不少成本。
冠捷科技副總裁王必祿表示,冠捷在全球設有12座工廠,大陸有6家,分佈在北京、福建、武漢、蘇州、寧波、西安。在一帶一路政策提出、開行中歐班列之前,當時貨物要拉到沿海的青島、上海、廈門、深圳等港口,走海運運輸至歐洲,正常的船期要37至39天。
「在各城市的中歐班列陸續開通後,包括武漢、西安、廈門都有定期的貨運列車行經中亞到歐洲。」王必祿表示,在平時,鐵路運輸比海運貴,但時間節省22天,大約3周,而在疫情3年期間,中歐班列幫了大忙。
王必祿表示,疫情期間海運運費狂漲,一個貨櫃要2萬5000美元,但中歐班列鐵路穩定,一個貨櫃收費1萬4000至1萬5000美元,兩者價差9000至1萬美元。
即使現在疫情過去了,海運運價也迴歸正常,但中歐班列的重要性依舊存在。王必祿表示,「如果是急單,或是體積小的IC、半導體等產品,還是會利用鐵路運輸」,公司會在精算成本之後,選擇走海運或陸運,發揮最大的效益,「中歐班列讓我們在生產排程、資源調動、戰略佈局等,都變得更爲彈性、便捷、高效。」
此外,生產餐具的廈門臺商曾正堅也搭上一帶一路政策順風車,在奈及利亞設立工廠,生產餐具、組裝小型家電並在當地銷售。「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曾正堅決定擴大在非洲的投資規模。他認爲,「一帶一路」倡議對臺商在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有很大幫助。
如今,曾正堅還進入了衣索比亞市場,投資的2座工廠已經投產。他相信,有「一帶一路」建設相關政策措施的支持,臺商前往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會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