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不能以自我感受代替羣衆感受

要求村民一律清除家門口自發種植的“雜樹”,便於之後統一種植薔薇、月季等花木,但部分村民對此難以接受:父輩種下的樹豈能說砍就砍;鋪設盲道用不鏽鋼材質,對盲人卻存在安全隱患,雨雪天走在上面極易打滑……爲羣衆着想、爲羣衆辦事,爲什麼到頭來羣衆不買賬?細究起來,以自我感受代替羣衆感受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以自我感受代替羣衆感受,看似好心,也在做事,但實際上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作風在作怪。不瞭解基層、不掌握實情,違背客觀規律,卻自我感覺良好,習慣於大包大攬“替民作主”,自以爲是的“爲你好”,這樣的行爲,換來的只會是徒勞無功、羣衆無感。

出現“自我感受”失真,根源在於脫離羣衆、脫離實際。現實中,有的爲羣衆辦實事執“我認爲”,不做深入細緻調查研究,對羣衆的關注和需求一知半解,“剃頭挑子一頭熱”,爲羣衆辦事卻沒羣衆啥事,缺乏溝通和互動。如此,即使做了些事,羣衆也認爲不過是交差,不會打心眼裡認同;有的對基層反映的問題,憑主觀經驗“想當然”,不能將“國之大者”與“民之小事”貫通,以行政命令代替對基層幹部和羣衆的宣傳、引導,既脫離實際、延誤工作又影響幹羣關係。這樣的“自我感受”,自然代替不了羣衆感受,也換不來羣衆的滿意和獲得感。

防止“自我感受”失真,要以解決問題爲目的,以羣衆滿意爲標準。爲羣衆服務,就要以羣衆滿意爲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羣衆成爲最直接、最廣泛的受益者。切忌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既要深入,還要務實。走形式的東西要取消掉,不管用的東西也不要搞。做不到的就寧可不講,講了就要堅決做到。同時,要注重標本兼治,舉一反三查找制度、能力、作風等方面的短板漏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用創新的思維、改革的辦法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拓展,把解決問題與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有機結合起來,切實讓羣衆看到真變化、感到真成效、獲得真實惠。

走近羣衆,就是走近真理。“自我感受”失真、“勁”用不到羣衆心坎上的根本原因是離羣衆不夠近。羣衆是真正的英雄、最好的老師,脫離羣衆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向羣衆多學一點,離科學決策就近一步,離工作失誤就遠一些。經常用羣衆這面鏡子照一照,方向纔不會偏,好心才能辦出好事。如果自恃學歷高、有身份,看不起羣衆,不善於向羣衆學習;如果作風飄浮,不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不求真務實地解決問題,留痕不留心,用力不用情,自以爲是,以自我感受代替羣衆感受,只會使工作陷於被動,羣衆也自然不買賬、不領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羣衆工作、爲羣衆辦實事,要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知其疾苦、明其根由,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羣衆的幸福指數,既讓羣衆有獲得感,也實現自己的工作價值。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