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舞”炸到外國小哥,從出圈到出海,英歌舞憑什麼?

探訪潮汕英歌舞

好的歌舞,從來都是世界的藝術。膚色、血脈、地域,都不能阻止它發光發熱的腳步。中國潮汕地區的英歌舞就是這樣的存在。“中華戰舞”、“過年最強氣氛組”、“炸街非遺”......它讓地方傳統藝術,在流量的時代刻下了火熱的烙印。

從出圈到出海,英歌舞爲何一火再火?在衆多非遺文化逐漸沒落的今天,它靠什麼傳承蓄力?是什麼讓文化和語言並不相通的外國觀衆都沉浸其中?熱血、躁動、炸裂的感官,來自比利時的彭望龍近距離感受英歌舞,他徹底嗨起來了......本期《近觀中國》帶您感受英歌舞的魅力,走近潮汕文化。

心跳都跟着英歌舞走

廣東省潮汕地區的富美村,因爲英歌舞的火爆,在這幾年被人們所熟知。彭望龍來的時候,這個不大的村莊裡擠滿了人,他們大多都是爲了富美青年英歌隊的表演而來。

表演前在富美古廟的“拜老爺”傳統

據說,英歌舞的起源非常豐富,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而演繹的情節則取材外江戲中“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至於有些嚇人的臉譜和標誌性的舞蹈動作則源於中國古老的祭祀活動——儺舞。

富美青年英歌舞隊這天的的表演屬於快板英歌,是普寧地區英歌舞最鮮活的代表。

隨着“時遷”的舞蛇出洞,表演開始了。從這一刻起,彭望龍徹底感受到了啥叫“炸街”。他說從音樂響起的一瞬間,他就覺得整個村子都生龍活虎起來。和他一樣激動的還有“粉絲們”,生動詮釋了什麼叫“老少皆宜”。

打着英歌槌的小朋友,通過網上信息慕名來的老人,還有充滿追星熱情的臺灣女粉絲......

臺灣女孩:“我追了一個多月,從內心就很喜歡。我追了很多支的英歌舞,然後他們說如果要追的話就要追天花板,普寧富美青年英歌。”

只剩一個人也要走下去

2006年,英歌舞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李俊浩和彭望龍

潮汕地區是英歌舞文化根基最深厚的地方,單是普寧市就有超過百支英歌舞隊,而富美青年英歌舞隊正是其中表現最亮眼的一支。表演當晚,彭望龍和隊伍教練李俊浩約好看他們的訓練。

富美青年英歌舞隊的訓練在村裡的祠堂中進行,彭望龍看到有很多人在一邊觀摩,孩子們耳濡目染,他想這大概就是這裡的英歌舞傳承不斷的原因。但這看似美好的一切,背後卻藏着李俊浩破釜沉舟的故事。富美村的英歌舞發展,也經歷過很多非遺文化曾面臨的困境,留不住人......

在最難的日子裡,李俊浩打破了“傳內不傳外”的祖訓。給彭望龍留下最深印象的“時遷”演繹者,28歲的陳翔宇就是在2011年加入富美青年英歌隊的外村人,他也是資歷最老的隊員之一。

陳翔宇教彭望龍動作

李俊浩(富美青年英歌舞隊教練):“當時沒辦法,我第一個打破了傳統。招了二三十個隊員過來,但他們自己的村子也有英歌隊,然後被招回去。還有一些跳着跳着不來了,最後剩下一個我們自己村的。”

力排衆議後,李俊浩面對的是依舊艱難的情形。但即使只剩下一個本村學員,李俊浩也沒有放棄,於是有了現在的富美青年英歌舞隊。

PK現場

這晚,彭望龍還做了回裁判,隊伍裡的林煥新跟潔凱兩人正在比賽。誰跳得更好,判斷標準是什麼?

“戲裡戲外”的巾幗英雄

“傳男不傳女”是在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固有的思維。英歌舞卻不乏颯爽英武的“花木蘭”和“穆桂英”。

彭望龍在親身參與和感受英歌舞后,對其表演難度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必須同時具備體力、技術等各項能力。所以,一支女生英歌舞隊伍爲什麼能“突出重圍”,更讓他感到好奇。

西門女子英歌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當時還在生產大隊勞動的女性村民們在閒暇時跳起英歌舞,成爲第一代隊員。期間由於種種原因,這支隊伍的發展中斷,直到2011年才重建。

如今,這支隊伍規模已達六七十人,平均年齡18歲,最小的僅9歲。

中間爲鄭梓欣

鄭梓欣在今年春節的展演中成爲網絡紅人,彭望龍採訪的時候她正在做訓練直播。採訪中她告訴彭望龍,女孩子跳英歌舞很帥,這不是隻有男孩纔有的。

姚嘉璇的手臂小時候嚴重燒傷,發育期時皮膚撕裂,半年不能正常運動。

姚嘉璇(西門女子英歌隊隊員):“當我重新拿到英歌槌的時候,我慢慢嘗試了一下,我發現好像可以動一點點了。我就不想坐在那裡看別人去訓練,所以我又咬咬牙拿起了英歌槌。就這樣,我的手恢復得很好。”

吳燕花爲隊員化妝

28歲的吳燕花是隊中的大姐大“花姐”,也是2011年西門女子英歌隊重建時的第一批隊員。爲了兼顧英歌舞,她辭掉了從小就想做的工作,開始創業做美甲。但即便如此,她仍然覺得自己的投入還不夠多。這一天,隊伍有表演,她親手給隊員們化妝......

吳燕花(西門女子英歌隊隊長):“這是我們的西門女子英歌隊的一個標誌,代表着我們的團魂,也象徵着一個期盼,希望未來一直紅紅火火。”

吳燕花在採訪中淚目,爲了什麼?彭望龍的英歌舞學習成果如何?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本期《近觀中國》。

製片人:張小玲

編導:楊曉婷

編輯:於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