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怡居》就是這地方-淡水,走在前沿的宣導人-馬偕(李慶平)
1872年3月9日馬偕乘馬龍號汽船抵淡水河口,當他看到淡水河兩岸美麗的風景及內陸遠處深綠的山巒,他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就是這個地方。」從此他開始了28年的宣教生涯、創辦馬偕醫院、牛津學堂。(翻攝自臉書淡水馬偕醫院/戴上容新北傳真)
1964年我在淡水淡江文理學院讀了一年英文系,在淡水上課之餘,我走遍了這美麗的臨海山城,那時沒有高樓大廈,城裡只有二、三條的老街,最高的樓房不超過四層。但因爲是山城,居民依山築屋,因而視野頗爲寬闊,可看到淡水河對面的觀音山,淡水河的出海口,及河裡點點漁船,在這幽靜的山城裡居住,是一份享受。
我去過紅毛城,那時還是英國在淡水的領事館,1949年英國即與中華民國斷交,但在淡水維持了領事館,一直到1970年代才撤館。也充分顯示出英國在兩岸之間,有其一定的外交手腕。
英國領事館到下午三時左右,職員們皆在領事館碧綠的草坪上擺着桌椅,喝下午茶。領事館的圍牆不高,在牆外可看到他們在悠閒的飲茶並享用點心。在當時臺灣居民人均只有800美元的時代,英國領事館人員的生活條件,至少高出淡水居民五倍以上。
另一件我所關注的涉外事,是19世紀末一位加拿大馬偕宣道人,在淡水很有名,曾辦過學校、醫院。但當時我沒有時間,進一步的研究馬偕牧師對淡水的功績。
1992年我從美國回臺灣工作,在臺北市,我看到現代化的馬偕醫院,後在淡水也看到設備完善的馬偕醫院。我想這應該是進一步瞭解這位加拿大馬偕牧師(也是神學博士及醫生)的時候了。
但一晃快三十年了,並沒有去碰馬偕宣道人的事蹟。今年五月第二波新冠病毒在臺灣爆發,政府勸導民衆留在家中,最好不要上街,可減緩確診的人數,也會逐漸的使病情消失。因而我有時間看書,我選擇了看馬偕牧師有關的書籍及上網看他的資料。
不看不知,看了以後大吃一驚,馬偕這位宣道人不是尋常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馬偕博士(1844,3,21-1901,6,2)出生在加拿大東部偏遠的小鎮(Zorra),父輩是來自英國蘇格蘭高地的移民。1866年他在加拿大Knox College研究一年的神學,1867年他前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進修,1870年畢業後,到多倫多長老教會工作,此時他即有到國外宣教的意願。
不過當時加拿大長老教會國外宣教委員會的牧師們,希望他多做些準備。同年馬偕即到他祖先所居住的蘇格蘭,在愛丁堡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進修,研究佈道神學,及研究伊斯蘭教及佛教。1871年他接到加拿大長老教授牧師 Rev.Professor MacLarenD.D.來函,國外宣教委員會決定向總會推薦他爲第一位赴國外異教地區的宣教人。同年夏季他回到加拿大,被封爲牧師,而派遣的地方是中國。
1871年10月19日馬偕離開家鄕左拉鎮前往中國,先到香港,再到汕頭,最後他決定經廈門到臺灣的打狗(即高雄)。1865年,英國的長老教會牧師即在打狗、府城(臺南)一帶傳福音,但苖慄至基隆的北臺灣尚無長老教會宣教人涉足。
馬偕與府城的長老教會牧師們討論後,他決定到沒有傳道人去過的北臺灣傳福音。1872年3月9日馬偕乘馬龍號汽船抵淡水河口,當他看到淡水河兩岸美麗的風景及內陸遠處深綠的山巒,他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就是這個地方。」從此他開始了28年的宣教生涯。
1871年臺灣尚未建省,日本軍隊入侵,發生原住民牡丹社事件,1872年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處理中日事件。由於英,法,日,美等列強在中國沿海通商並發展勢力範圍,使臺灣的戰略地位備受關注。清政府在牡丹社事件後,開始對臺灣積極經營,並在1885年設省,派劉銘傳爲首任巡撫。
馬偕在此背景下,展開對北臺灣傳福音工作。他所面對的民衆有漢人(閩南人、客家人)、平埔蕃、南勢蕃、熟蕃、生蕃。他的傳教區,南起貓裡(苖慄),竹塹(新竹)、桃仔園(桃園)、中壢。北到談水、艋舺、大稻埕、新店、三角涌(三峽)、南坎、新莊、五股坑、雞籠(基隆)、南方澳、頭城等六十個據點。
在北臺灣傳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1872年馬偕在北臺灣沿淡水河、新店溪及基隆河沿岸傳教,以漢人爲主,但漢人文化,習俗與宗教觀念與西方人迥異。當向他們傳教,甚至相處,所得到的是冷漠與敵視。馬偕向平埔蕃、熟蕃傳教也是被敵視,連住的地方也難獲得。到生蕃所住高山區,他甚至有生命的危險,因生蕃有獵人頭的習俗。
馬偕第一個教會設在淡水,第一個禮拜堂設在五股坑(今五股),1873年2月9日首次在五股坑爲五位信徒受洗,後來他們皆成爲他傳教的助手。1872年至1901年,馬偕從苖慄到雞籠、宜蘭、新店的北臺灣設立了60間教會,培養了60位傳道師,二位本地牧師,本地宣教婦24名,受洗者2623人,設立診所60處。
爲什麼馬偕會在北臺灣非常困難的環境下,奠下傳教的基礎,他的成功因素是什麼?
1.他以傳福音爲終身職份,他效法新約使徒保羅的精神,把上帝的信息傳到「還沒有聽見基督的地方。」
2.除了講道,他運用醫療、教育的方式,爲傳教打開面對民衆的大門,他在多倫多及紐約曾受短期的醫療訓練,來到北臺灣,他與助手到各地傳教,也爲病患拔牙,醫治瘧疾及痢疾。28年的傳道生涯,他與助手拔了二萬多顆牙,他可說是一位醫療宣教師。
3.他重視教育,1879年創立淡水馬偕醫館(今馬偕醫院前身),1882年建立「牛津學院」(Oxford college,即今日的真理大學,「理學堂大書院」(今臺灣神學院前身)。1884年創立淡水女學院(今淡水中學)。
4.他主張在北臺灣傳教,要培訓本地神職人員,在1890年代,一位外籍宣教師一年費用是10000元美金,是北臺灣本地十位神職人員十年的費用,北臺灣長老教會是以「自給自足」爲目標。
馬偕是一位宣教前沿的開拓者,他娶五股坑漢人張聰明女士爲妻,共同爲教會工作。有一項記錄,1872-1879年他在北臺灣宣教旅行,8年𥚃他在淡水家中只住過175天。
5.1871年馬偕抵淡水,即開始學閩南廈門話,半年之後,他即能用閩南語傳福音。他用本地語言與信衆打成一片,充份的交流。
馬偕深愛臺灣,也留下衆多的宗教遺產,更是北臺灣教育現代化的催生者。但他在英年五十七歲時,即因喉癌過世,葬在他心愛的淡水,他的精神及爲基督宣教的事蹟,長存北臺灣及淡水。
(作者爲前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