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視野-國際局勢變動 一帶一路戰略挑戰加深
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稱斯里蘭卡一夕破產,除了本國通膨和疫情、外部的俄烏戰爭等因素重創經濟,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是否讓斯里蘭卡身陷「債務陷阱」,也成各界議論的焦點。
「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上任之初提出的「大國外交」戰略的一環,至明年已屆滿十年。其中陸路的「一帶」,計劃打通中亞、俄羅斯通道到達歐洲,以及從新疆經巴基斯坦到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國家;而海路的「一路」,而途經南海、南太平洋、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岸或地中海。中國希望透過陸、海兩線,將中國的國力延伸到沿線國家,成爲名副其實的強國。
爲了達成這個宏願,中國除了領導人和重要官員不斷出訪相關國家推銷「一帶一路」,更身體力行,在2014年投入400億美元設立「絲路基金」,爲沿線國家的開發、基礎建設提供融資,同時主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2016年正式成立,向東協在內的區域開發中國家再闢一條基建融資管道。
斯里蘭卡位在「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位置,是中國通往中東、非洲東岸和地中海的重要中轉站。早在2010年中國就主導該國漢班託塔(Hambantota)港口的建設,建設金額3.61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出口銀行出資85%,租期99年,2017年斯里蘭卡無力還債,將該港全部移交給中國。此次斯里蘭卡破產的510億美元債務中,中國就佔了55億美元。更讓外界議論的是,當斯里蘭卡此番爲債務向外求援時,中國卻未伸出援手。
西方國家質疑斯里蘭卡和非洲多國的債務危機,是中國設下的「債務陷阱」,但中國外交部予以駁斥,認爲「中國債務陷阱」是虛假資訊,是那些不希望看到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加快發展的勢力所炮製出來的「話語陷阱」。
除了「一路」在斯里蘭卡和非洲因「債務陷阱」爭議而受挫,「一帶」上也是狀況頻頻。先是2017年在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的5個印度河流域的水壩項目合作案,中巴雙方各說各話,不歡而散。
近期的爭議則轉向東歐,由於歐洲因人權等問題對中態度轉向,過去是「一帶一路」倡議重要合作伙伴的中東歐國家,包括立陶宛、捷克等,與中國關係也出現變化,而中國與中東歐最重要的合作機制「16+1」,也傳出部分國家打算退出的窘境,爲「一帶一路」的推進埋下變數。
最新的狀況則是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俄烏戰爭。俄烏兩國長期與中國交好,也都是「一帶」上的重要節點,俄烏之間撕破臉爆發戰事,一方面中國在兩邊難以選邊站,即使最終傾向俄羅斯卻也招來西方國家的不滿和警告。另一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中國「一帶」進入歐洲的關鍵地區,兩國戰事勢必導致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通道受阻,更何況俄烏戰爭也讓周邊的波蘭、白俄羅斯、土耳其等地局勢緊張,都會影響到「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
展望未來,由於國際政經局勢撲朔迷離,西方國家對中國敵意越來越深,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勢必面臨更多挑戰,中方希望將影響力擴展至海外更多地方,有必要更加審時度勢,保持更開放包容的氣度,才能在國際間交到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