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葡萄酒業以科技應對氣候變暖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道 據《印度教徒報》網站10月4日報道,中國葡萄酒行業具有氣候適應力。

報道說,爲應對氣候挑戰,中國新興的葡萄酒業正在採取一項新戰略。

科學家們正在利用遺傳學和人工智能來解決不完美的氣候條件,並預測未來可能因全球氣溫上升而帶來的問題。

報道援引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代佔武的話說:“在中國,由於我們這個行業相對年輕,所以我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沒有很多明確的觀察。但從全球來看……有許多明確觀察到的影響。”

來自主要行業組織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葡萄酒產量下降10%,主要原因是乾旱和火災等“極端環境條件”。

英國《自然》週刊最近刊登的一篇報告說,全球變暖也在影響葡萄的質量,這意味着“當前葡萄酒產區的適宜性正在改變,將會出現贏家和輸家”。

報道說,很多中國的葡萄酒莊決心克服這些挑戰。

中科院的實驗室和寧夏等葡萄酒產區都在尋找解決辦法。

當地生產商表示,他們已經預見到全球變暖的影響。

常駐寧夏的研究員樑玉文說:“他們很擔心這件事。從種植戶的角度看,最怕的就是氣候不穩定,像突然降溫、冰雹、極寒天氣等。”

樑玉文和其他人都表示,由於氣候變化,收穫時間比過去提前了。

釀酒師張靜說,她注意到了氣溫升高對葡萄的影響。

她說:“當氣候突然變熱時,葡萄成熟得太快……糖分積累過高,而酸度過低。這種不平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張靜等人說,他們正在測試新的栽培技術,甚至考慮在氣候更涼爽的地方——比如雲南和西藏——種植葡萄。

代佔武在北京的團隊正嘗試用數學和氣候建模,預測未來的種植區可能在什麼地方。

報道還說,最雄心勃勃的戰略包括開發更能抵禦惡劣天氣的新型雜交葡萄品種。

在北京,代佔武的實驗室每年通過交叉育種產生約2萬個新的基因型,所有基因型都必須經過評估。

在寧夏的一處試驗葡萄園,研究員謝軍向記者展示了一排排雜交葡萄。

他說,由於氣候變化影響葡萄品質,“現有品種將無法滿足釀酒的要求,所以要進行雜交”。

中國目前已經有登記的雜交葡萄品種被用於釀酒,其中最著名的是“北紅”和“北枚”。它們由耐寒的本地山葡萄和味道更好的歐洲品種雜交而來,可以抵禦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

樑玉文說,人們對雜交葡萄的品質越來越有信心。

他說:“(生產商現在)覺得,這些品種將來一定能釀出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編譯/王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