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決策民主集中 西方應撕威權標籤

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摘自北京清華大學公管學院官網)

鄢一龍是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從事發展規畫的政策與學術研究,出版多部相關著作。主要領域爲中國道路、制度與中長期戰略研究,探索中國學術話語構建。

鄢一龍在其《中國道路與中國道理》著作中指出,西方人觀察中國政治體制,長期用「威權主義」標籤看待,他認爲這已不合時宜,譬如中國的五年計劃制定就是一個不斷從民主到集中再到民主再到集中的過程;他認爲,中國的決策民主集中,參與者不是否決者,而是意見輸入者,民主是爲了儘量增加各方的意見輸入,集中是爲了限制否決者的能量。反觀美國的決策過程,充斥否決者,諸多政策參與者主要目標不是爲了完善政策,而是爲了推翻政策。

鄢一龍指出,從北洋軍閥時期開始,中國就被貼上「威權主義」標籤,被認定中國的決策是威權的,因爲缺乏社會力量的參與;也是碎片化的,因爲中央控制不是那麼強了,形成了碎片化的利益博弈。他批評這類標籤「是一種刻舟求劍式的思維模式」。

鄢一龍解釋,中國每個五年計劃的決策過程是「集思廣益型決策模式」,透過一定的程序和機制的安排,集中不同方面的意見,不斷優化政策文本的決策過程。可用中國風格的語言來描述五年規畫集思廣益型決策的五階段模型,分別是「屈羣策、集衆思、廣徵詢、合議決、告四方」。

他指,中國五年計劃的制定是一個不斷從民主到集中再到民主再到集中的過程,凝結了全黨全國全社會的意志與智慧,最後上升爲法律,成爲全國人民一致奮鬥的綱領和目標。

他表示,五年規畫「集思廣益」決策體現了中國決策過程的幾個特點:重視調研、大衆參與、觀念聚合爲中心的協商民主、民主集中、寓科學於民主。

他引述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湯馬斯·佛裡德曼將中國的決策過程與美國比較,指美國不再是民主政治,而是「否決政治」,這套體制設計出來就是爲了防止任何人做任何事。美國的決策過程中遍佈了否決點,「諸多政策參與者主要目標不是爲了完善政策,而是爲了推翻政策」。

鄢一龍說,在中國的決策民主中,參與者不是否決者,而是意見輸入者,民主是爲了儘量增加各方的意見輸入,集中是爲了限制否決者的能量。他認爲這種模式既超越所謂的威權式,也超越了多元主義民主決策模式,能將民主與集中結合起來,制定出高質量的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