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心臟:封神之地
拜見皇帝之前,外國使節們需要展現出他們的誠意。
相傳,負責接待的禮部官員會故意安排使臣們從北京內城的正陽門徒步向北,沿着城市中軸線前往覲見皇帝。
在這條筆直的中軸線上,龐大雄偉的建築羣足以讓使臣們心生敬畏。而從皇城內外一個個城門經過,走上紫禁城的大道,也是一段漫長的距離。
經過一番折騰,使節們到太和殿前已是身心俱疲。哪怕是不願下跪的西方使者,此時也不得不拜伏於天子腳下。
▲17世紀,荷蘭人約翰·紐霍夫描繪使團覲見清朝皇帝的畫作。
這種說法有待考證,但在北京城,確實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這條線南起外城的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經過天安門、紫禁城、萬寧橋等老北京標誌性建築,形成“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格局,宮苑居前,民宅居後,壇廟分列左右。如今向北延長,可至奧林匹克公園,其東邊爲“鳥巢”,西邊爲“水立方”。
這條城市中軸線,恰好與北京的環形結構組成一個巨大的“中”字。
若向廣袤的國土延伸,穿越無數山川大河,這座發端於三千多年前的古都,正居於統率全局的一國之軸上。
▲北京中軸線分佈着諸多重要建築,如今是世界文化遺產。
古人強調“擇天下之中而立國”,但歷史上的北京並非立於天下之中,而更像是一個人爲打造的國家心臟。
在工業時代到來之前,影響北京建都的兩個因素,是運河與長城。
公元7世紀,隋煬帝爲征討遼東的高句麗,徵召百萬民夫,開鑿運河,將物資運往北方。此舉也便於將江南的糧食、絲綢等物資運往帝國中心的長安和洛陽。
儘管雄心勃勃的隋煬帝始終啃不下高句麗這塊硬骨頭,但他下令修鑿的大運河成爲千秋功業。在此之後,經過歷代修建,京杭大運河奔流不息——北起北京,南達杭州,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在成爲帝都之前,北京經歷過多次氣候變化。公元11世紀,我國氣候進入寒冷期,氣溫轉冷,降水量減少,一些本可在黃河流域種植的亞熱帶植物(如梅、柑橘)進一步南移。
北京氣候乾冷,農業生產明顯不如經濟富饒的江淮地區,但有了大運河這條生命線“輸血”,亦可以南連江淮,仰仗東南。京杭大運河之於北京,如同今日之京滬高速公路與京滬高鐵。
▲北京市地圖(審圖號:GS(2019)3333號)。圖源:自然資源部
有了漕運的加持,位於華北平原北端的北京便具備通航天下的能力,逐漸由北方重鎮轉變爲全國政治中心。
京杭大運河的最北段被稱爲“北運河”,其上游叫溫榆河,發源於北京市昌平區及海淀區一帶,向南流入通州區,在天津市匯入海河。
通州目前定位爲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歷史上,這裡曾是絕佳的河運碼頭,名稱取自“通漕天下”之意。北京多條河流在此交匯,並與大運河相連。
▲通州燃燈古塔,始建於北周。圖源:圖蟲創意
據統計,北京共有200多條大小河流,一般可歸納爲五大水系:永定河、拒馬河、溫榆河、潮白河和泃河。五大河流夾帶泥沙,經過億萬年的激盪,沖刷出一個平坦的北京平原。
五條水脈中,永定河被譽爲“北京的母親河”,對城市發展貢獻最大,且與北京平原的形成密不可分。永定河上游爲桑乾河,出官廳山峽後,滿載肥沃的泥沙流至北京,滋潤平原上的農田,也帶來了豐富的地下水,但因多次改道、水患頻發,也曾被當地百姓稱爲“無定河”。
直到今日,北京還流傳着永定河的傳說。北京有一句歇後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橫跨永定河的盧溝橋上,幾百只形態各異的石獅子依次排列在橋面,據說早年文物部門在統計時給獅子做過編號,清點出爲485個,再次清點時,卻變成了502只。
▲永定河上,盧溝橋的石獅子見證歷史滄桑。圖源:攝圖網
中國古都的選址,常將周邊山水的防禦、交通與景觀考慮在內。除了有縱橫交錯的河流,總體上看,北京三面環山,坐北朝南,地形爲西北高、東南低,平原佔1/3,山地佔2/3。
西邊是太行山脈,當地人稱爲“西山”;從城市中軸線向北延伸,爲高聳綿延的燕山山脈。兩條山脈交會,合成了一個向東南方向緩緩展開的大山灣,山脈環抱之處即北京平原。
▲北京地形示意圖。圖源:錦繡人文地理
位於華北平原北沿的北京平原,就像一個半封閉狀的海灣,古人稱其地形:“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北京北部,在兩條山脈的庇佑下,自西向東形成一道山障。歷史上,這條線以北居住着遊牧民族,以南則爲農耕民族。而這條農牧分界線上的標誌性建築,是長城。
▲靈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第一高峰。圖源:圖蟲創意
作爲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北京長城依山而建,隨山盤旋,也是歷代王朝建都的軍事屏障。正是有了長城拱衛,元、明、清三朝才能“據長城而撫四夷”,明成祖朱棣才能胸懷“天子守邊”的氣魄,遷都龍興之地。
人們往往將長城與秦始皇聯想在一起,但實際上,北京長城的修築經歷了三個主要時期:先秦燕國與秦王朝;南北朝的北魏與北齊;明朝。
明代是北京長城建造的最高峰,迄今北京長城主要的遺存皆爲明長城。
從明朝立國,一直到明末,修建長城的工作從未停止。居庸關、八達嶺、慕田峪、金山嶺、司馬臺等城牆關隘,凝聚了徐達、常遇春、戚繼光等名將的心血,澎湃着九邊重鎮的雄偉氣勢,也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
▲居庸關。圖源:圖蟲創意
1933年,長城抗戰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素有"京師鎖鑰"之稱的古北口成爲主要戰場。不久後,愛國音樂人聶耳、田漢創作《義勇軍進行曲》,以長城精神鼓舞全國人民奮起抗戰,抵禦外侮。這首歌,後來成爲國歌。
運河薊水牽動着命脈,幽燕羣山擁抱着長城,至此,古都北京獨當兩面,立於天下之中。
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史,要從一個叫“薊”的小國說起。
周武王克商後,大封諸侯,其中,封帝堯的後代於薊,封宗室召公於燕。薊城遺址在今北京西城區廣安門。現在這裡樹立着一座“薊城紀念柱”,上刻地理學家侯仁之擬定的銘文:
“北京城區,肇始斯地,其時惟周,其名曰薊。”
薊國可真是個大冤種。春秋時期,北方山戎大舉進犯,燕、薊兩國首當其衝。燕國在霸主齊桓公的幫助下北破山戎,日漸強盛,而薊國逐漸衰落,後被燕國吞併,薊城也成爲了燕國的上都。也有一說,弱小的薊國早已被山戎所滅,燕國趕走山戎之後,看到薊國已亡,就佔便宜,把都城遷到薊城。
燕薊之地,位於古代中原地區的北端,在地理上是華北平原的北緣。這個曾經遠離中心的區域,卻在此後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開啓了一場從邊緣邁向中心的狂飆突進,直到成爲天下至尊的帝都。
燕國是薊國的鄰居。有一種說法,燕國始封地在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也是北京城的發源地之一,只因被山戎長期侵擾,才南遷到易水流域,建都於臨易。
列國諸侯之中,燕國國君的血統堪稱高貴,其始封君燕召公原名姬奭,是周武王的弟弟,也是周朝的開國元勳,與周公旦齊名。
但是,春秋時期,燕國從南邊的臨易遷都到薊城後,沒有走上做大做強、創造輝煌的道路,反而陷入長期沉寂,後來成爲戰國七雄之一,也是個存在感堪憂的“小透明”。
▲薊城紀念柱。圖源:圖蟲創意
漢代司馬遷在《史記》中,寫燕國在戰國的發展史,濃墨重彩地寫了兩件事:
一是燕國子之之亂後,新即位的燕昭王姬職勵精圖治,高築黃金臺,得到樂毅、秦開等人才輔佐,遂使燕國崛起,一雪前恥,擊敗強大的齊國;二是戰國末年,燕太子丹派刺客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
燕昭王經營的事業使燕國成功躋身七雄之列,但很快被他的兒子燕惠王敗光了。燕惠王即位後,猜忌主將樂毅,將其罷免,導致伐齊大業功虧一簣,燕國依舊沒有擺脫邊緣地帶的地位。
五十多年後,燕太子丹的荊軻刺秦計劃,成爲燕國挺進歷史舞臺中央的又一次試探。
公元前227年,衛國人荊軻爲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踏上了前往秦都咸陽刺殺秦王嬴政的旅程。
荊軻的好友、音樂家高漸離爲其擊築送行,一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歌在燕國大地上回響,荊軻此去,凶多吉少。
秦都大殿上,荊軻的助手秦舞陽(燕國名將秦開之孫)沒見過那麼大陣仗,還沒見到秦王就已經怯場,荊軻只好孤軍奮戰,獨自捧着燕國獻給秦國的禮物,來到秦王嬴政面前。
此後片刻,成爲嬴政此生最兇險的時間。
荊軻徐徐展開事先約好獻給秦國的地圖,在剎那間抽出藏在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嬴政躲過了荊軻的第一下攻擊,隨後掙扎起身,與荊軻圍繞着大殿的銅柱追逐躲閃。
二人僵持之際,秦王嬴政的御醫急中生智,用隨身攜帶的藥箱砸向荊軻,給了秦王反擊的機會。此時,左右都高呼“王負劍”,提醒嬴政拔出背後的長劍。嬴政這才反應過來,拔出劍刺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受傷後,眼見行動即將失敗,馬上向秦王投出匕首,但被其躲過,擊中銅柱。之後,秦國衛兵上殿護駕,當場將荊軻處死。
燕太子丹的計劃,非但沒有阻止強秦東出,還使秦、燕兩國進一步結怨。
荊軻刺秦的五年後,立國八百年的燕國,在秦國虎狼之師的進攻中走向覆滅。
▲荊軻刺秦。圖源:影視劇照
秦滅六國後,建立起統一的君主集權國家,在疆域內實行郡縣制。自秦漢到隋唐,帝國的邊疆問題多來自於北方,漢代有匈奴、烏桓、鮮卑等,唐代有突厥、靺鞨、契丹等,因此,薊城由先秦的燕國國都變成了北部邊疆的軍事重鎮與交通樞紐。
從秦漢到隋唐的一千多年時間裡,今北京一帶以廣陽郡、范陽郡、幽州等耳熟能詳的地名留名史冊。燕薊之地,始終沒有放棄向帝國中心進擊的嘗試。
唐玄宗在位時,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的野心家安祿山,掀起了改變大唐國運的安史之亂。
安祿山本是營州(今遼寧朝陽)雜胡,地位卑微,他爲了加官進爵不擇手段,在邊境建立戰功的同時,通過察言觀色、僞裝自我,成功取得唐玄宗的信任,逐漸成爲地方大員。
作爲出色的“演員”,安祿山每次進京,都會扮演一個憨態可掬的胖子,向唐玄宗拍馬屁。爲了向唐玄宗獻媚,他拜小自己16歲的楊貴妃爲母,沒事就在唐玄宗面前表演一段胡旋舞。
安祿山體型異常肥碩,坐下來腹部壓到膝蓋上,站起來行走也不方便,進京時沿途驛站的馬都馱不動他,可在唐玄宗面前跳起胡旋舞特別靈活,乃至迅疾如風。
唐玄宗欣賞安祿山的表演,指着他肚子,開玩笑說:“你這胡人肚子這麼大,都裝些什麼啊?”
安祿山答,別無他物,都是赤膽忠心。
到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時候,唐玄宗才知道自己一直被這個胖子矇在鼓裡,也感受到了來自幽燕的恐怖。爲大唐把守邊疆大門的幽州精銳,轉眼間成了盛世的毀滅者。
▲北京法源寺,其前身爲唐代憫忠寺。圖源:圖蟲創意
范陽節度使的治所幽州(今北京西南二環一帶)是安祿山的大本營,也是他日後起兵反唐的地方。唐幽州城仿照當時都城長安改建,城內有繁華的坊市,街道呈棋盤狀,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其“南北九里,東西七裡,開十門”。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聯合其老鐵史思明從從幽州起兵南下,沿着黃河一路勢如破竹。唐軍在黃河沿岸設置的三道防線在安史叛軍精銳的踐踏衝擊形同虛設,一月之間,陝郡(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東都洛陽接連失守。安祿山自立爲“大燕皇帝”,差點兒就要把唐朝天子拉下馬,自己取而代之,但不久後被兒子謀殺,安史叛軍也陷入與唐軍的長期對峙。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大唐帝國在這場動亂後一蹶不振,再也沒能恢復昔日榮光。定都關中的大唐王朝走向衰落,中國古都的地位也開始重新洗牌。
由於長期戰亂、氣候劇變以及運河經濟崛起等原因,唐代以後,中原政權的都城開始自西向東轉移。坐擁大運河樞紐優勢的汴州(即開封)率先脫穎而出,而地處大運河北端的幽燕大地,也逐漸凸顯其戰略地位。
五代十國時期,幽州城因爲一樁政治買賣引人注目,並逐漸邁向帝國的中央。
公元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爲了奪取皇位,起兵背叛後唐,他向當時雄踞北方的契丹求助,許諾割讓燕雲十六州,隨後接受契丹的冊封,建立後晉。石敬瑭向契丹奉表稱臣,自稱爲“兒皇帝”。
從此,包括幽(今北京)、檀(今北京密雲)、順(今北京順義)、儒(今北京延慶)諸州在內的十餘個幽燕重鎮,落入契丹(遼)政權手中。一方面,華北門戶大開,中原地區在此後幾個世紀都將遭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另一方面,作爲華北大都會的幽州,也成爲了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下少有的一線城市。
▲燕雲十六州地理位置。圖源:錦繡人文地理
契丹人以遼爲國號,建立五京制,升幽州爲陪都,號曰“南京析津府”,又稱燕京(今北京)。
遼五京中,燕京是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提供了遼朝一半的財政收入。《契丹國志》描述了燕京在遼朝治理下的繁榮景象:
“南京析津府,戶口三十萬,大內壯麗。城北有市,陸海百貨,聚於其中。僧居佛寺,冠於北方。錦繡組綺,精絕天下。膏腴蔬瓜、果實、稻粱之類,靡不畢出;而桑、柘、麻、麥、羊、豕、雉、兔,不問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藝。”
這是這座城市由軍事重鎮走向國家政治中心的過渡階段。契丹稱雄北方的歷史,也是民族融合的過程。
▲西山位於北京西郊,號稱“神京右臂” 。圖源:圖蟲創意
公元1122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權攻破了燕京,成爲這座城的新主人。
金朝建立的也是五京制,但其龍興之地在東北,起初以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爲首都。女真的保守派仍因循守舊,眷戀牧獵生活,守着東北那旮旯捨不得離開。後來,決定遷都燕京的是金朝第四位統治者海陵王完顏亮。
完顏亮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野心膨脹,發動政變謀殺金熙宗奪位,又深受漢族文化影響,相傳因爲讀了柳永的詞而對江南莫名嚮往,急於南下攻宋。
完顏亮即位後殺掉了一批宗室大臣,並將上京的宮殿、宅第拆毀,夷爲耕地,於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到燕京,定名中都,取居天下之中號令四方之意。
除此之外,完顏亮還將祖上陵墓遷葬。遼時,儘管政治、經濟中心不斷南移,契丹貴族死後仍按傳統歸葬北方,完顏亮卻把老祖宗的墳都遷過來了。
完顏亮遷都,一是爲鞏固統治,擺脫舊勢力的糾纏, 二是看重此地利於軍事防禦的山川形勝。誠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言:
“冀都(燕京)天地間好個大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前面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爲龍,華山聳右爲虎,嵩山爲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過於冀都。”
看來,朱老夫子看風水的水平也是一流。
▲金滅北宋後,在瓊華島上建宮殿。圖源:圖蟲創意
完顏亮的遷都政策無疑加強了女真族和漢族的融合,但其淫亂暴虐的行爲早已引起女真宗室的不滿,最終,完顏亮在徵宋路上被手下所殺,其帝號也被廢除。
從完顏亮手中奪取皇位的是金世宗完顏雍。他在政變中即位,有人勸其遵守祖訓,搬回上京會寧府,但更多的有識之士建議他迅速趕赴中都,“據腹心以號令天下,萬世之業也”。
金世宗當機立斷,急赴中都,果然迅速地坐穩皇位。
自金中都始,從元大都,到明清京師、民國北京,以及新中國的首都北京,北京作爲首都的歷史,前後有800多年。
▲1907年的北京長城。圖源:網絡
13世紀,蒙古騎兵南下,滅了金、宋。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一句,建立元朝,將原來的金中都改爲元大都,並由大臣劉秉忠負責營建。
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定都燕京,與一場奪位之爭息息相關。
1259年,率軍南下攻宋的蒙哥汗在合川釣魚山下暴斃。當時,忽必烈正與宋軍鏖戰於長江邊的鄂州,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已經開始謀奪汗位。
阿里不哥以蒙古帝國的首都和林(在今蒙古國境內前杭愛省)爲根據地調兵遣將,佔得先機。那時的和林是蒙古帝國的都城,也是世界的中心,從萊茵河畔到黃河兩岸,大半個歐亞大陸接受這座城市的詔令,屈服於蒙古大汗的鐵蹄之下。
忽必烈從宋蒙戰場北歸時,阿里不哥已在北方號令各軍,以大汗自居。忽必烈的謀臣郝經緊急上書,建議忽必烈班師前往燕京,然後再北上草原與阿里不哥交戰。
這位郝經也是個牛人,後來出使宋朝,被賈似道軟禁,一關就是十六年,元朝也不知他是死是活。直到去世前一年才獲救,演繹了一出元代的“蘇武牧羊”傳奇。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圖源:網絡
忽必烈早已知道燕京一帶的重要性,據《元史》記載,蒙古貴族巴圖魯曾向忽必烈進諫: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
於是,忽必烈接受郝經等人的建議,北上燕京,進行建國定都的準備,隨後與阿里不哥決戰。阿里不哥遠在漠北,反而鞭長莫及,難以調動進入漢地的蒙古軍,在歷時四年的爭鬥中落於下風,兵敗被囚。
忽必烈成功奪取汗位。這次內戰後,隨着阿里不哥的失敗,和林迅速衰落,淪爲一個地區性中心,消逝在歷史的漫漫黃沙之中。
此時,草原上的都城顯然已不合時宜。
另一個漢人謀臣劉秉忠,也爲忽必烈出謀劃策。劉秉忠早年當過和尚,這位學識淵博的奇才,以僧人身份北上謁見忽必烈,成爲其頭號謀臣。他有一句名言:“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
忽必烈認爲自己文化水平不太行,十分器重劉秉忠。小到占卜算命,大到擬定國號、定都燕京,都有老劉的功勞,他是蒙元改革的總設計師。
於是,劉秉忠帶上學生郭守敬、阿拉伯人也黑迭兒等頂尖建築人才,在金中都故址東北興建新的都城——元大都(今北京)。
在元朝的統治下,大都成爲全國的政治中心。
此外,元朝爲了打通政治中心大都與經濟中心江南地區的聯繫,通過疏浚隋唐大運河舊道,以及開鑿新道,使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北京位於大運河與華北平原北端,在大運河時代,經濟上可南連江淮,仰仗東南,依靠通航天下的漕運爲帝都“輸血”。
▲京杭大運河示意圖。圖源:錦繡人文地理
歷經金、元兩代,北京的首都之位仍非不可動搖,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在定都一事上糾結。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將元大都降爲北平府,並仿照古代的南北二京制度,將應天(今江蘇南京)定爲南京,汴梁(今河南開封)爲北京。但沒過多久,汴梁的“北京”地位就被廢除,朱元璋還是把朝廷設在了南京。
朱元璋選擇應天府爲國都,和他的出身有關。本是安徽鳳陽農民的他,一度淪落到削髮爲僧、乞討爲生,後來乘着天下大亂的時局,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基業,依靠富庶的江浙發展勢力,北伐元朝,打下大明江山。
南京,就是朱元璋的大本營。
明朝初年雖定都南京,但朱元璋仍不時有北遷的想法,曾考慮的地點包括西安、洛陽和北平(元大都)。
西安,即古都長安,有“崤函、終南之阻,渭、灞、滻之雄,百二山河之勝”。但是,這裡若無南方的糧食運輸,飯都吃不飽,皇帝也要喝西北風。更何況,明朝時中國早已生齒日繁,糧食需求量更龐大。
再看洛陽,“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依邙山,南望闕,曾爲九朝之都”,這份“簡歷”也很漂亮,讓人眼前一亮。太子朱標就十分中意,到此地巡視之後,有意遷都於此。可惜朱標早逝,洛陽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沒能在明代再次成爲首都。
至於北平,“右擁太行,左注滄海,撫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蒙古人離開後,北方尚未安定。此時朱元璋直截了當地問廷臣們:“建都北平,可以控制胡虜,和南京相比如何?”
翰林院修撰鮑頻的觀點代表了當時大多數人的觀點:“蒙古人興盛於漠北,立都於燕,到現在已經百年,王氣已盡。咱南京是興王之地,這兒挺好的,沒必要再遷都了。”
遷都一事因大臣勸阻,就這樣暫時擱置,直到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從侄子建文帝手中奪位後,纔再度提上日程。
▲明《北京宮城圖》。圖源:網絡
朱棣稱帝前,常年駐守北方要鎮,率軍抵禦元朝殘餘勢力,北平是他的“龍興之地”。攻下南京後,朱棣整天盤算着遷都北平。
爲了避免遭到輿論的反對,他通過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人之口把遷都的建議說出來,詔令文武羣臣商議遷都之事。
朱棣認爲,天子居北,正是居重御輕,也可以加強北部國防,就採納了遷都的建議。他先將北平改爲“北京”,作爲陪都、“行在”(皇帝所在之地),畢竟他爹朱元璋也曾把老家鳳陽升爲陪都,他提升一下北京的地位,也不過分吧。
之後,反對遷都的大臣被朱棣貶去種田,在嚴酷的懲處下,反對的聲浪逐步平息。
▲北京故宮。圖源:攝圖網
朱棣爲遷都做了大量準備,他下詔向北京周邊大舉移民屯田,五年內減免賦稅,來自江蘇、浙江、山西等九省的大批富足居民被遷到北京,充實都城。同時,下令疏浚京杭大運河,打通南北漕運之路。朱棣還宣佈自己要在北京北郊昌平建造陵墓,打算死後葬在北京,這也是遷都的“預熱”工作。
與此同時,朱棣下詔在北京啓動新的營建工程。紫禁城、太廟、社稷壇、天地壇(今天壇)、山川壇(今先農壇)等國家工程拔地而起,沿着城市中軸線分佈,形成“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佈局。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從南京遷都到北京。
三年後,明成祖朱棣在北伐班師的途中病逝,他至死沒有放棄天子守國門的信念,而大明曆代皇帝也繼承了他的夙願。
此後近五百年的歲月,明清兩朝皆以北京爲都,皇帝平日裡居住在紫禁城,到太廟祭祖,到天壇祭天,到先農壇、社稷壇祈求五穀豐登、社稷安定。
在北京中軸線上,壇廟分列左右,一邊象徵敬天法祖,另一邊寓意國泰民安,一邊是對往昔的崇敬,另一邊是對未來的期盼。燕薊之地雄踞於華北之北,至此成爲天下中心。
明朝的北京城較元大都整體南移,但仍保持城市中軸線的主體格局。到明嘉靖年間,北京外城開始修建時,一條貫穿紫禁城、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的城市中軸線,愈發清晰可見,明北京內、外城由此構成“凸”字形的空間形態,影響至今。
▲北京明十三陵神道。圖源:圖蟲創意
大明“王氣”縈繞北京兩百多年,最終在一場悲情的英雄羣戲中走向消亡。
1644年,明朝皇帝崇禎、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與滿清實際統治者多爾袞,在歷經多年的博弈後,進入終局之戰。
這一年,李自成帶領他的軍隊進入北京城,崇禎帝眼見自己的王朝即將傾覆,拒絕大臣遷都的建議,用劍殺死了自己的幾個家人,來到城中的煤山,自縊而死。最後一刻,身邊只有一個忠心的太監跟隨他。
李自成旋即建立大順政權,但他的統治並沒有維持多久。
同一年,深謀遠慮的清攝政王多爾袞越過長城,得到明將吳三桂的暗中接應,從山海關迅速開進北京城。轉眼間,李自成也被清軍打敗,騎馬倉皇逃命,有人說,他在逃亡時被人殺死,也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
經過1644年的風雲突變,北京成爲清朝京師,進入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的時代,見證了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盛世。
▲[清]徐揚《京師生春詩意圖》(局部)。圖源:網絡
滿人入關後,幾乎全盤接收了明皇城與宮城,保留原有的城市格局,唯一不同的是將內城劃爲八旗子弟居住,而將漢人遷居到外城。
到了中國近代的前夜,道光八年(1828年),北京城中張燈結綵,鼓樂齊鳴。道光帝登上城門,親自主持一場盛大的“獻俘”儀式,多次作亂的叛將張格爾被關在囚車中送往京城,接受皇帝的審判。隨後,皇帝下令,將張格爾凌遲示衆。此時的北京,沐浴在康乾盛世的餘輝中。
▲天壇,明清兩朝祭祀皇天、祈求五穀豐登的場所。圖源:攝圖網
僅僅十四年後,同樣的一方御璽,卻蓋到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文本上,清朝一步步走向崩潰邊緣。
又十多年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闖入北京城,將“三山五園”中的圓明園、暢春園、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一把火燒了。
庚子國難時,八國聯軍又一次對北京進行了洗劫,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歷經多次破壞後,僅餘斷壁殘垣。
▲北京圓明園遺址。圖源:攝圖網
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遜位,中華民國建立,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政府在清帝退位後控制了北京。
袁世凱死後,直、皖、奉三系明爭暗鬥,在北京的政治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從1912年至1928年,北京政府更換了九次元首,約50屆內閣,其中最短的一屆,只有半天。
直到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率領的北伐軍進駐北京,才結束奉系的統治,關於建都問題的爭議再度成爲焦點。但這一次,南京取勝,成爲首都,北京再次改稱“北平”。
此後二十餘年,北京城中那條古老的中軸線,承載着一個民族破碎的殘夢,靜默無言地眼見時代的滄桑鉅變。
▲恭王府,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築羣。圖源:攝圖網
1937年7月7日,北平城外的盧溝橋一聲槍響劃破天空,日軍以進城搜索失蹤士兵爲由,挑起戰爭事端,發兵攻城,北平苦苦支撐大半個月,終究淪陷,之後,華北失守。
盧溝橋事變後,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八年全面抗戰。
八年後的10月10日,正是在北京中軸線故宮的太和殿前廣場上,數萬名北京居民親眼目睹,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代表沿着臺階而上,向中國代表鞠躬獻刀,簽字投降。
▲1945年10月10日,中國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舉行。
古都北京,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未來,都會無數次地記錄中國歷史的關鍵瞬間。
1949年2月3日,北京城中,那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中軸線上,人民的軍隊沿着道路進行規模盛大的入城式,沿街擠滿了男女老少。
當時,平津前線司令部特別要求,解放軍由永定門、西直門進入,要經過東交民巷。
近代史上,位於城市中軸線東面的東交民巷,曾被劃爲使館區,外國使團曾張貼布告,囂張地表示:“往來居民,切勿過境,如有不遵,槍斃爾命。”這就是中國軍隊入城後,一定要經過東交民巷的原因。歷經多年戰火洗禮,從這天起,北京的屈辱一頁將成爲歷史。
▲東交民巷日本正金銀行舊址,現爲中國法院博物館。圖蟲創意
同年10月1日,中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天安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舉辦地。
自三千多年前建城,自八百多年前“封神”,經歷過悠長歲月的蟄伏、屈辱與榮光,終於從一座邊遠城邑蛻變爲現代都城。
這就是北京!北京!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11年
[元]脫脫:《遼史》,中華書局,1974年
[元]脫脫:《金史》,中華書局,1975年
[明]宋濂:《元史》,中華書局,1976年
[清]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侯仁之:《北平歷史地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年
方彪:《北京簡史》,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7年
彭華:《燕國八百年》,中華書局,2018年
魏開肇:《北京城市史:歷代建置與機構》,北京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