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庭醫生模式來了,平安距離聯合健康又近了一步
說起聯合健康,很多人會想到股價10年10倍的增長神話。如今,聯合健康的市值已超過2萬億人民幣。
這背後離不開其健康服務業務的發展。過去十年,聯合健康的Optum業務(健康服務業務)的複合年增長率接近20%,到去年年底,健康服務業務已經佔據聯合健康整體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國內,也有一家公司,正在對標聯合健康的發展路徑,那就是中國平安。
過去幾年,平安持續佈局醫療養老闆塊,在2023年財報裡,“醫療養老”更是成爲與綜合金融並列的核心戰略。在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的最終設想裡,平安將成爲用戶的金融顧問、家庭醫生、養老管家。
如今,平安距離這一目標更近一步。6月17日,中國平安正式升級家庭醫生醫健服務品牌“平安家醫”,併發布“11312”一站式主動健康管理服務體系。這標誌着,“家庭醫生”和“養老管家” 管理式醫療雙核心樞紐的正式成型,醫療養老與保險業務的協同將進一步加速。
至此,平安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所描繪的中國版聯合健康的輪廓正在變得更加清晰。
01錨定家庭醫生藍海
家庭醫生服務,是以家庭爲單位,提供全方位、連續性的健康服務。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西歐、北美等國家和地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家庭醫生”概念才引入中國。目前,在國內“家庭醫生”仍然是一種新興的健康服務模式。
業內人士表示,平安健康此次推出“平安家醫”,不僅是其基於醫療養老戰略的一次高舉高打,也讓長期處於探索階段的中國家庭醫生模式呼之欲出。
平安之所以錨定家庭醫生這一賽道,恰恰是出於其對中國醫療產業發展的深度洞察。
隨着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百姓健康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和複雜化,同時國內的醫療資源相對稀缺,且分佈不均。兩者疊加之下,用戶對便捷性高、可持續的醫療服務有着巨大的需求。根據市場調研,80%的用戶希望獲得1個家庭專屬全科醫生。
近年來,國家持也在續出臺政策,加大對家庭醫生體系的建設力度。2022年國家發佈的《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總體發展思路:
重點是要通過擴充家庭醫生隊伍,增加服務供給,豐富服務內涵,在保證有效履約基礎上逐步擴大服務覆蓋面,讓更廣大羣衆受益。指導意見提出在現有服務水平並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每年提高簽約服務覆蓋率1—3個百分點,到2035年基本實現家庭全覆蓋。
除了市場的客觀需求和國家政策催化外,發展家庭醫生也很大程度上出於平安的戰略考量。
作爲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旗艦,平安健康一直踐行管理式醫療模式。管理式醫療的本質是,對用戶進行積極主動的健康管理,幫助用戶儘量少生病,避免小病拖成大病,進而控制整體的醫療支出、降低保費。
按照中國平安聯席CEO郭曉濤的話來說。平安家醫作爲醫療健康服務的核心樞紐,它兼具醫生、健康導航員、客戶經理三重角色,依託專業的家醫團隊、智能化的健康檔案、系統的主動健康管理服務,以及多項稀缺的醫療資源,可在診前、診中、診後病程各環節發揮主動管理能力,爲用戶提供“到線、到店、到家”的“三到”服務。也就是說,家庭醫生一方面鏈接着金融端、企業端、個人端三大支付方,另一方面又整合家醫、專醫、名醫、就醫等服務資源,是整個鏈條運轉的核心驅動。
隨着 “平安家醫”的升級,平安健康的管理式醫療已經形成了以“家庭醫生”和“養老管家”爲雙核心樞紐,客戶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長期來看,這也爲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戰略顯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02聚焦行業痛點,平安醫家的三個升級
在升級“平安家醫”的同時,平安健康還發布“11312”一站式主動健康管理服務體系。
據介紹,“11312“主動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即1個專業的、擁有北大醫療國際醫院和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雙重認證的家庭醫生團隊;1個由中華醫學會全科分會指導、澳大利亞醫學會RACGP認證的5A標準服務路徑;3套針對亞健康人羣、慢病人羣、疾病人羣的主動健康管理服務,以及提供12項稀缺醫療資源。
作爲一個新興服務模式,家庭醫生的服務升級並不容易。而平安的優勢在於,其長期深耕醫療領域,能夠充分理解行業的痛點,並在產品服務上進行了針對性的設計。
比如,由於家庭醫生在國內普及程度不高,很多人面對家庭醫生服務的時候,很容易對服務的專業性產生擔憂。針對這一痛點,平安健康在服務的專業性上花了很多功夫。
從醫生選擇上,平安家醫均爲副主任以上的醫師,且來自三甲醫院,平均有20年從業經歷。不僅如此,醫生隊伍還擁有四大權威資質及服務認證。
在資質認證上,平安家醫的隊伍通過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醫生資質認證、世界家庭醫生組織人才培訓認證,這意味着平安家醫的培訓體系受到了全球最權威、規模最大的全科/ 家庭醫師的學術組織的認可。
在服務認證方面,平安家醫的隊伍通過了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認證和澳大利亞皇家全科醫學會RACGP認證。RACGP是世界一流、澳大利亞最大的全科醫生組織,能夠拿下RACGP認證,說明家庭醫生遠程服務管理受到了RACGP認可。
除了專業性外,便攜性也是醫療服務經常面臨的一大考驗。能不能整合足夠多醫療資源,提供便攜的醫療服務體驗也是衡量家庭醫生體系好壞的重要標準。
在這方面,平安家醫憑藉龐大的醫療資源網絡和行業領先的醫療科技能力,構建了一套高效、便攜的服務體系。
以問診環節爲例,用戶可隨時隨地7*24小時在線問診,平均接通率縮短至30S內,271座城市實現1小時送藥,超300種常用藥品買貴就賠。
這背後得益於平安健康龐大的醫療健康網絡。目前,平安健康已經實現全國百強醫院100%覆蓋,合作健康管理機構數超10萬家;合作藥店數達23.1萬家,全國藥店覆蓋率超37%。
與此同時,平安健康也將行業領先的醫療科技注入到平安家醫的服務體系內。平安健康全面升級了"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臺,該智能工作臺不僅可輔助家醫快速生成就醫寶典,還可以幫助用戶生成形成5大類約10,000項數據維度的健康檔案書架,提供個性化醫健管理服務。
有了專業性和便捷性還不夠,看病本身也是一個麻煩的事情。舉個例子,在大城市,掛不到號的事情屢見不鮮,異地就醫也往往會出現無人陪護的尷尬境地。
爲了徹底解決用戶醫療服務的痛點,平安家醫在服務的全面性上也做了升級。據介紹,平安家醫的服務涵蓋買藥、掛號、陪診、就醫、用藥、康復整個醫療服務流程。比如在掛號環節,平安家醫家醫幫用戶約好醫院和科室,併爲用戶提供就診卡,讓線下看病的效率大大提升。
總的來說,通過針對醫療服務專業性、便攜性和全面性的升級,平安家醫不僅徹底打消了用戶在醫療服務上的種種顧慮,也讓整個服務體驗變得更加舒適和安心。長期來看,這些針對行業痛點的升級,將有利於推動平安家醫的落地與滲透。
03平安正在向聯合健康靠攏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曾說過,醫療是平安的未來時。但如今,當我們去試圖理解中國平安的價值,醫療養老領域的佈局和業務表現正在成爲名副其實的現在時。在平安2023年財報裡,“醫療養老”已經成爲與綜合金融並列的核心戰略。
說起平安在醫療領域的佈局,很難不讓人想到聯合健康。過去幾十年間,聯合健康的業績持續增長,背後得益於其特殊的模式:通過保險與醫療服務融合,保險業務爲醫療服務導流,醫療服務參與到用戶的健康管理中,幫助保險業務控費,形成良性閉環。
平安人壽的相關負責人就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2023年,平安人壽的客戶中,使用了健康管理服務的客戶數突破了2000萬人,以重疾保障爲例,2023年重疾理賠金額達到了221億元,同時使用重疾專案的客戶提升超過了2倍。2023年,平安人壽的客戶累計使用醫療健康服務超過8千萬次,客戶的忠誠度進一步提升,使用使用客戶的保費繼續率較不使用的客戶提升了1個百分點,2023年使用健康管理服務客戶的加保率比不使用服務的客戶提升了3.9倍。
對平安的保險業務而言,這是業務模式的改變,從傳統低頻的保單服務轉變爲更高頻和主動的健康服務,這既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推動了銷售隊伍的高質量轉型。
根據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此前的設想,平安要成爲用戶專業的金融顧問、家庭醫生、養老管家,後兩者高度統一,都歸於醫療養老業務。
如今,這樣的設想正在一步步變成了現實。除了升級家庭醫生外,養老管家則是平安健康在居家養老領域的又一創新舉措。通過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和醫生管家的三位一體服務,平安管家爲居家老人提供了好醫、好住、好玩三大場景下的全方位服務。
其中,在“醫、住、樂、護”四大方面,中國平安更是聯合行業專家和頭部企業,共同制定服務標準,共建和升級產品體系,以解決養老服務領域缺少標準、缺少品質、品質參差不齊的痛點。
至此,平安在醫療養老領域已經形成了以“家庭醫生”和“養老管家”爲雙核心樞紐,通過多場景、全流程的覆蓋,將保險與居家養老緊密結合,實現雙向賦能。也就是說,對於平安來說,醫療養老已經不再是未來時,而是到了實實在在發揮作用的時候。
一方面,醫療養老業務作爲平安的差異化優勢,正在與金融業務緊密合作,成爲代理人服務客戶的重要抓手,共同服務於龐大的個人用戶市場和企業客戶資源。
另一方面,平安也正在持續創新,打造出多場景、多形態的醫療養老服務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用戶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更在獲客、留存以及客單規模提升等方面爲主業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動了主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目前看,醫療養老與保險業務協同性正在變得越來越強。根據中國平安聯席CEO(首席執行官)郭曉濤介紹,公司關注到當前保險的功能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從以前傳統的單一金融功能,諸如財富管理、財富保值增值、健康保障等功能,慢慢開始變成“保險+”服務,客戶對於醫療、健康服務、養老需求與日俱增,所以醫療健康養老跟保險行業的結合程度亦會越來越緊密。
體現在數據層面,截至2024年3月末,在平安近2.34億的個人客戶中有超63%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其客均合同數約3.37個、客均AUM達5.76萬元,分別爲不使用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1.6倍、3.6倍。
過去,很多人說中國聯合健康的路不好走,人們評價醫療業務時也常說,這是一門很「重」的生意,難做、不性感,但有一條物理常識卻總被人忽視: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至少從目前的進程看,市場或許可以對這場宏大改革抱以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