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大能吃油的省份,四川湖南擠不進前5,做菜太捨得放油了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家裡但凡是要開火過日子的就離不開這幾樣東西,尤其是這油,我國一直是世界公認的“吃油大戶”,據之前的數據分析僅是我國一年的食用植物油消費就預計能達到3634萬噸。

畢竟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炒菜是最主要的烹飪方式之一,而炒菜最離不開的也就是油,不像其他國家多以燉、煮、烤這些少油的烹飪方式爲主,和他們家裡那小小一瓶的橄欖油相比,中國家庭基本用的都是以桶爲單位的食用油。

不過我國省份衆多,各省的用油量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省份飲食相對偏清淡用油量會少一些,而有的省份則喜重油重鹽或是重油重辣,大幅度提升了用油量,那麼哪個省是我國的“吃油大戶”呢?根據所公佈的統計結果看,下面這十個省是我國吃的“最油膩”的,四川湖南竟然擠不進前5,排名挺讓人意外。

第十名:陝西

陝西是有名的“碳水大省”,走哪基本都離不開一碗麪一個饃,而恰恰就是這面裡藏了不少的油。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油潑面,煮好的大片寬面,放上蒜泥、辣椒、醋,最後潑上一大勺熱油激發香味,香辣中帶着油香味,但凡少潑那麼一點油香味就會減半。

陝西人除了用油潑面,還會用油潑餃子,還有吃麪時炒的各種臊子也都少不了用油。另外在陝西應該還有很大一部分的油都用來潑辣子了,做好的紅油辣子就直接一大勺一大勺的往各種面裡、涼皮裡、夾饃裡、泡饃裡、拌菜裡放,以爲自己吃的是辣椒,其實有一大半都是油,但耐不住它是真的香啊!

第九名:浙江

浙江能排進這份“油膩榜單”裡應該會有很多人表示驚訝。畢竟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江浙一帶的飲食都是清淡而精緻的,但實際上的江浙滬吃得並不清淡,有很多菜濃油赤醬起來絲毫不輸魯菜,比如油燜春筍、油燜杭茄、錢江肉絲、糊辣鱔絲、冰糖甲魚、糖醋排骨、板栗紅燒肉等等,這些菜都是少了醬油不行,少用了油更不行。

另外浙江人在做魚時,除了會追求鮮味吃清蒸的外,有很多做法也會先把魚過油,像鐵板鱸魚、脆皮魚、雪菜大湯黃魚、苔菜拖黃魚、彩熘全黃魚、盤香鱔魚等等,包括很多小吃也都是油炸類的,所以浙江也是隱藏的“吃油大戶”。

第八名:四川

川菜是有名的重油重辣,所以出現在這份榜單的前十是不存在爭議的,甚至會覺得它的名次低了一些。因爲在大多數的四川餐館裡吃飯,無論是炒菜,亦或是火鍋,那上面都覆蓋着一層肉眼可見的油脂,就說回鍋肉、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這些川菜中的經典哪一道都少不了用油。

不過也有很多四川人喜歡吃清淡的菜餚,包括有些非常高級的川菜也都是不油不辣的,這也可能是四川的排名比想象中靠後的原因。

第七名:湖南

“油重色濃,麻辣四溢”是湘菜的主要特點,包括湖南當地的一些家常菜都是重油重辣,會比四川人更捨得放油。而且湖南人吃油可以說是從早吃到晚,清晨街邊售賣的不止有各種米粉,還有熱油炸好出鍋的糖油坨坨、蔥油粑粑、糖餃子等。

中午的辣椒小炒肉、剁椒魚、幹鍋花菜、蘿蔔乾炒臘肉、外婆菜炒肉、麻辣藕、青蒜炒肥腸等一些家常小炒基本都是多油多辣椒,吃起來開胃下飯,到了晚上一盆帶着紅油湯的口味蝦、掛滿香辣油汁的燒雞公、油香味十足的鐵板燒等都是湖南人的最愛,就這個吃油量沒能闖入前五名,屬實有點令人困惑。

第六名:湖北

湖南隔壁的鄰居湖北也是個“重油大省”,就先不說別的,僅僅是過個早,就能把不少油給送入腹中,外酥裡嫩的油炸面窩、雞冠餃、糯米雞,名字聽着就很油的重油燒麥,而且還要用油餅包着吃,還有被油煎的鮮香四溢的三鮮豆皮、汽水包、天門煮包子,外糯裡酥的糯米包油條,主打一個“忽視卡路里”,就這個吃法湖北人的食用油攝入量怎麼能不超標呢?

湖北菜也是一樣,雖說比不上湘菜、川菜的辣,但也素來講究口重油厚,比如蔥燒武昌魚、榨廣椒炒肥腸、油燜小龍蝦、乾煸盤鱔、餈粑魚等經典菜色都是吃起來油潤鮮香。

第五名:新疆

新疆的地理位置偏遠,也就導致許多人對新疆的飲食沒有太多的瞭解,但若是觀察大盤雞、新疆炒米粉這些比較火的新疆美食,其實不難看出新疆的飲食也是多油的。特別是新疆人的心頭愛手抓飯,那個油膩程度真的基本沒有幾個主食是能比的過的,要用清油和羊油一起將米飯、羊肉、胡蘿蔔、洋蔥燜熟,出鍋後看起來就是油亮誘人,飯菜肉吃起來就沒有一樣是不油的。

還有他們常吃的過油肉拌麪,肉在過油的時候差不多相當於油炸了一遍,然後再用油和蔬菜炒成菜碼,那湯汁不浮着一層油,拌麪吃起來就會少很多滋味,還有其他一些丁丁炒面、拉條子、油餅、饊子、油塔子等麪食都是吃起來又香又油。

另外新疆人還極愛甜食,像巴哈利、古拜迪埃、圖什、巴哈拉瓦等等,這些食物做起來大多都是高糖高油,所以新疆能排在第五名也是名副其實。

第四名:西藏

西藏真的是屬於悶聲幹大事的那種地方,不論是在吃糖上,還是吃肉、吃油上都能名列前茅。這可能和西藏地區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西藏的海拔高氧氣稀薄,再加上晝夜溫差大,物產匱乏,西藏人就只能多吃肉類及油糖類食物從中獲取能量,所以西藏菜也是重油厚味。

當地人常用烤、炸、煎、爆炒這些烹飪方式製作菜餚,比如香煎藏香豬、炸灌肺、爆炒羊羔肉、酸蘿蔔炒犛牛肉、酥油煎松茸等等。另外西藏地區除了使用食用植物油外,還會吃很多酥油,也就是從牛奶、羊奶中提煉的類似黃油的動物脂肪,他們的一日三餐基本都離不開酥油茶、酥油餈粑等酥油食物。

第三名:重慶

如果說四川菜是麻辣中還帶着一絲小清新,那重慶菜就是完完全全的重油重辣重麻,在地道的渝菜之中就很少能看到不油不辣的菜餚,這也是重慶能排進前三的原因。

像必吃的歌樂山辣子雞,雞丁和辣椒都要經過一遍重油烹炸,再炒着吃纔夠味,還有毛血旺,一眼望去明明已經飄滿了厚厚一層紅油,但最後還是要烹個熱油澆上去激發香味才行,包括燒雞公、水煮魚、萬州烤魚、黔江雞雜、來鳳魚等等,全都是紅油、牛油、熱油各種疊加在一起。

重慶火鍋就更不用說了,誰家的鍋底不放個五斤、十斤的牛油,那就開不了多長時間,只有足夠多的油才能熬出煮出辣椒的香,鍋底燙起食材來纔夠味。

第二名:江西

說起重油重辣,在江西面前湖南、四川這些地方確實都得往後靠一靠,這一點很多湖南人、川渝人都表示不服不行。贛菜最大的特色就是“重油重辣重鹹”,若是清淡飲食者來到江西那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江西的“頂流”蓮花血鴨端上桌時就能立刻被那紅辣椒和厚厚的一層紅油所吸引住眼球,還有萍鄉的小炒肉,盛一勺澆在米飯上,除了紅亮的辣椒和嫩肉外,還有裹着油的鮮香湯汁,拌上米飯那叫一個絕。

在江西幾乎可以說道道菜都是如此多油多辣椒,不管是燒蟹腳、燒田螺、燒牛腩、燒煙筍、燒肥腸,還是做油浸魚、口水魚、饞嘴蛙、油燜蝦等,那標配一定是油和辣椒,甚至連拌粉、炒粉也都是看起來油油潤潤的,江西人的吃油量真的很少省份能與之較量。

第一名:黑龍江

黑龍江能夠奪得食油量排行榜的第一應該很多人都沒能想到,其實仔細想想黑龍江位於我國最北部,一年之中將近一半的時間都比較寒冷,所以對油的需求量大也是比較正常的。東北菜的一大特色就是重油重鹽,甚至還有點重糖,都是妥妥的高熱量食物。

東北人做菜多喜歡過油,像鍋包肉、溜肉段、松花江大鯉魚、得莫利燉活魚這些肉類在製作的時候,都是要麼先油炸一遍,要麼先輕微過遍油,甚至連做蔬菜時大多也要過油,最經典的就是地三鮮。再加上東北人直爽大方的性子,做菜時也是捨得放油,只要能保證全家人吃的熱乎舒坦就行。

——老井說——

這十個地區吃油量多,大部分是和當地的氣候問題有所關聯,這也就慢慢形成了重油的飲食習慣,包括像川渝、江西、湖南這些地區,因氣候多潮溼所以要吃辣,而製作辣菜就少不了要用油。不過這重油的飲食習慣還是要儘量改一改,減少自己的攝油量,畢竟油脂攝入過多就容易對健康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