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展在北京汽車博物館開幕
9月22日,作爲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系列交流活動之一,中法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展在北京汽車博物館開幕。參加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的中法嘉賓在論壇結束後與來自北京市委辦局、博物館、藝術界、汽車行業、媒體等各界嘉賓200餘人共同出席開幕式。
本次中法文化論壇系列交流活動以“時光交匯 美美與共”爲主題,包括啓動“中法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展”、 共話“時間的故事”和品鑑“文化的盛宴”三個板塊,是北京汽車博物館以車爲媒開啓的中法之間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活動。
??中法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展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先生,豐臺區副區長張婕女士,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先生,上海科技館周元博士,上海科技館藝術8創始人、中法文化論壇副主席佳玥女士,法國青年藝術家列思先生,中國青年藝術家王恩來先生,北京汽車博物館館長楊蕊女士等嘉賓共同啓動了本次“中法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展”。
本次中法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展由北京汽車博物館聯合上海科技館、藝術8共同主辦。展覽以“時間”爲主題,通過“光陰之計 計時之源,鐘錶之秘 機械之力,汽車之旅 文明之匯”三大板塊,結合多媒體、裝置藝術作品、互動展項、鐘錶實物等內容,用獨特的藝術形式向觀衆多維度呈現時間故事和人類對科技發展的追求:從千年前古人的巧思,到今日原子躍遷頻率的極致精準;從軒轅造車到蒸汽汽車的發明,從燃油汽車的量產到智能汽車的進化;從中法汽車拉力賽到中法汽車文化交流,生動展示了人類在時間車輪滾滾前行中,不斷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移動夢想的故事,從而印證出人類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永恆追求與敬畏。
本次展覽展出了中法兩國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法國藝術家列思(Lyes Hammadouche)創作的“藍月食”系列展品,與中國青年裝置藝術家王恩來創作的“光環”作品。展覽啓幕後,嘉賓們一起參觀了展覽。讓人驚喜的是,列思和王恩來也來到了現場,分享各自作品的創作藝術靈感,並圍繞展覽主題展開對話。列思介紹,“藍月食”系列展品是通過機械裝置,採取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姿態,引領觀衆去探索時間與認知的奧秘。王恩來介紹,“光環”作品是運用金屬結構勾勒出三輛對於法國和中國都具有特別意義的、不同時期的車:雪鐵龍5hp、雪鐵龍 DS23、廣州標緻 505。這三輛車也是北京汽車博物館的明星展品,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中法文化、商貿交流的縮影。三輛車錯落排布,組成環形,令人產生時空隧道的感覺,寓意着車承載着文化,穿越時空,面向未來。兩位藝術家的精彩互動,在生動展示中法兩國不同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讓觀衆體驗了一場奇妙的中法藝術之旅。
展覽中還設置了沙漏、日晷、擒縱裝置、小球單擺等互動裝置展項,這些具有計時功能的互動裝置,雖然年代不同、國別不同、稱呼不同,又形態各異,但無一不凝結了工匠們的智慧和匠心,讓體驗過的觀衆大呼驚喜。
??共話“時間的故事”,交匯中法文明之光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仰望星空更能引起人的深思了,時間的深度在星空之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時間的故事”論壇開始前,中外嘉賓一起觀賞了《星球的脊樑》紀錄片。這是中國首部以星空爲主題的延時攝影紀錄片,影片融合西藏非遺音樂、環境保護、太空探索等內容,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影像呈現和智能交互技術,給人一種逼真的沉浸式體驗,無論是遙遠的荒野壯麗景觀,還是遙不可及的星海蒼穹都變得觸手可及。不僅如此,展覽所詮釋的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在觀展後,對身處在浩瀚宇宙中的人類自身價值和位置有了新的理解感悟。製片人夏志君現場分享了紀錄片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拍攝技術、鏡頭背後的故事以及音樂創作團隊帶來的西藏音樂欣賞與精彩故事。
隨後,與會嘉賓圍繞“時間的故事”展開了對話與交流。
??品鑑“文化的盛宴”,體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當中國茶道遇上法國咖啡,當中國月餅遇上法式點心……中法文化碰撞在一起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由於本次系列活動的舉辦時間臨近中秋,爲讓法方嘉賓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活動現場舉辦了中國傳統文化節目表演,中外嘉賓一起過了一個濃濃中國味的傳統節日。現場除了老舍茶館帶來的小飲茶會之茶道表演外,著名民俗專家崔岱遠講述了“中國人的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以“中秋節”這個傳統文化符號引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中國傳統文化典故,讓法方嘉賓對中國的傳統節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剪紙創意設計師張娟老師現場表演了剪紙藝術,只見剪刀在紙張上飛舞,不一會一幅栩栩如生的“玉兔月球車”便躍然紙上,令人歎爲觀止。
中法汽車科技與藝術交流展,展覽時間將持續至2019年3月,感興趣的觀衆不妨來北京汽車博物館一層展區,開啓科技與藝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