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馬桶檢測革命!健康生活從概念走向現實
能解讀你排泄物的智能馬桶,你想擁有嗎?
【獵雲網(微信:ilieyun)上海】11月14日報道(文/蛋總)
近兩年,中國體外檢測(IVD)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國內全年IVD私募融資事件從2019年的78起增長到2020年242起。資方的投資熱情以及市場需求增長催生更多企業投身體外檢測,早篩、伴隨診斷、藥物開發支持等更細分、技術屬性更強的賽道成爲主流。
賽道狂熱之下,排泄物作爲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是無創無痛的檢測最佳載體及手段,亦成爲了不少企業的關注點之一。
過去,糞便潛血試驗及腸鏡是腸癌早篩的傳統途徑,但隨着糞便基因檢測等新型篩查手段出現,讓居家檢測成爲了可能。近幾年,研究人員還將目光放到了馬桶上,寄希望於通過馬桶來完成尿液、糞便的提取、檢測和分析,避免弄髒手的尷尬。
那麼,人類會願意接受排泄物的早篩和檢測成爲其未來的日常生活嗎?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又是否願意將自己的隱私數據分析、上傳或共享呢?對於企業而言,通過排泄物進行癌症早篩、慢性病監測又是否能真正商業化落地?
馬桶裡的小秘密,排泄物的健康密碼正被破解
在研究人員眼中,糞便和尿液樣本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患病的風險、飲食情況、運動水平、是否飲酒等等。甚至於你在什麼時間上廁所,也可能揭露你是否失眠,甚至有抑鬱、焦慮等情況的發生。
對於糞尿來說,其實居家檢測並不難。過去幾年,康立明的長安心、諾輝健康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已經可以讓用戶實現排便、樣品取樣以及回寄樣本這簡單三步實現居家腸癌早篩的檢測;檢測慢性病的尿檢試紙也可以在各種平臺上購買,費用更是低至十多元一次。
但是因爲排泄物歸根究底還是一個字“髒”,隨着智能馬桶的普及,如果整個排泄物的獲取及檢測可以在馬桶內進行,豈不是方便衛生又快捷?
2019年,日本LIXIL在家電和IoT的樣品市集“CEATEC 2019”上展示了AI智能馬桶,配備了視覺檢測系統。據介紹,這個AI馬桶能夠根據國際指標自動分類大便的形狀大小,護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就可以從患者大便的分析中瞭解入住者的身體狀況,從而幫助他們管理身體。
通過其內部傳感器攝像頭,使用者排便時,馬桶會立即對大便進行圖像識別,形狀識別分成7個階段、大小識別分成3個階段。AI識別後得到的數據會通過網絡上傳到管理員的個人電腦中。就經驗角度上說,大便越小、越細,便秘和腹瀉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工作人員只要看到大便的檢測結果就能知道使用者是否深受便秘或腹瀉的困擾。
據媒體報道,這款AI馬桶的開發大約始於2014年,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收集大便的圖像。爲了收集大便圖像,公司在內部設置了4個AI馬桶,在半年時間內大約收集到了3000張大便的圖像資料,對大便的圖像識別準確率已達到了80%左右。
無獨有偶,在入選 2021 年消化疾病周® (DDW) 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杜克大學的科研團隊也研發了一種可添加到常規馬桶中的人工智能工具,幫助分析病人的糞便,並向胃腸病學家提供適當治療所需的信息。
爲了開發智能馬桶的人工智能圖像分析工具,研究人員分析了網上找到的或由研究參與者提供的 3328 張獨特的糞便圖像。所有圖像都由胃腸病學家根據布裡斯托爾糞便量表進行審查和註釋,該量表是一種常見的臨牀糞便分類工具。研究人員使用一種計算效率高的卷積神經網絡方法(一種可以分析圖像的深度學習算法),發現該算法在 85.1% 的時間裡對糞便形式進行了準確分類;毛血球檢測的準確性爲76.3%。這項新技術可以協助管理慢性胃腸道問題,如炎症性腸病(IBD)和腸易激綜合徵(IBS)。
跟前兩者專注糞便不同,2020年斯坦福大學的一篇論文中更是直接將糞尿一網打盡。
研究者發明了一種“菊紋識別”智能馬桶,可以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識別你的“菊紋”和便便,從而達到健康監測的目的。
一個平平無奇的馬桶會附帶一個暗藏玄機的馬桶圈,這個馬桶圈裡安裝了四個攝像頭:一個糞便攝像頭、一個“菊花”攝像頭和兩個尿流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分別用來監測排便者的糞便、“菊花”和尿液。除此之外,馬桶圈上還安裝有一系列傳感器和試紙,可以記錄人坐在馬桶上的時間、分析尿液裡的成分。
在這個馬桶裡:尿液和糞便樣本都通過視頻採集,然後通過一組算法進行處理,這些算法可以區分正常的尿液(流速、時間、流量)、糞便特徵和不正常的特徵。試紙則用於測量某些分子特徵,包括白細胞計數、血液污染、特定水平的蛋白質等,這些指標可以反映一系列疾病,從感染到膀胱癌再到腎衰竭。論文作者表示,該馬桶目前已經可以測量 10 種不同的生物標記,“菊紋識別”更是能利用攝像頭拍攝的肛門視頻來識別排便者。
有投資人對獵雲網表示,排泄物檢測原理類似中醫的“望聞問切”,望就是看,通過高清攝像頭及溫度等傳感器可以實現,問就是在線問診,切就是要專業儀器,關鍵點在於聞——在馬桶上加裝傳感器等設備,通過體味及顏色等辨別推斷出疾病。
“但是目前階段只能說是檢測出超標,具體數值對應的疾病還不能定性告訴人有這方面的問題,具體要去醫院的檢查之後才能發現具體病症,這就意味着需要通過物聯網、數字化,不斷的採樣實現數據庫的積累,再經過臨牀來達到使用標準,實現真正的診斷。在馬桶內通過傳感器、探頭測試人體的溫度、排泄物、表徵狀況都是可行的,即疾病的早篩,這個屬於大健康領域。痛點在於馬桶裡面只裝傳感器是沒有數據積累的,檢測出來後未必能診斷出相應的適應症,所以根據一個人的ID鎖定,長期監測纔會有效。”
智能馬桶的革新者認爲,排泄物檢測的馬桶可能最終會成爲健康監測工具。通過分析和跟蹤糞便樣本,並將數據發送到App來提供“與癌症和許多慢性病相關的信息”。用戶可以通過馬桶檢測提供檢測數據,對疾病及時預警。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智能馬桶還可以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建議,譬如用戶哪些指標比較高,需要在飲食上做一些調整:是否該多吃一些纖維或哪類營養物質,亦或是找出哪些食品會引發胃部不適。
在海外某項小型研究中發現,尿液檢測出來的化合物可以幫助被檢測者判斷他/她的運動量、睡眠質量、飲食中脂肪和卡路里攝入量等等。通過結合健康記錄和生活方式數據,這類排泄物檢測馬桶將會具有提示重要疾病風險、預測一個人的干預需求的功能。
作爲國內最早試用尿檢智能馬桶的用戶廖先生表示,當馬桶檢測顯示尿酸過高時,身體也會出現痛風的類似症狀,此時就會通過減少肉類的攝入來控制自己的尿酸,必要時也會通過藥物調理來控制痛風的出現。
理想豐滿的糞尿檢馬桶,落地飄“難”
有意思的是,雖然排泄物寫滿了你的健康和個人信息,但是這些檢測技術想在馬桶內部執行落地卻是難上加難,至今大多處於研發模型概念階段,還未投入商用。導致有需求,但無供給。
與此同時,通過用攝像頭檢測“肛門印記”、糞便的構成對於隱私、數據安全是否造成威脅不得而知,未來通過各種公共廁所或者家中智能馬桶來確認蹤跡更是略微顯得細思極恐。
事實上,相較於糞便的各項攝像頭、傳感器技術來說,尿檢在馬桶內的應用顯得更爲可落地些,但依然無法避開手動協助。
以松下今年9月上新的健康一體型電子坐便器CH2483WSC爲例,要取出存儲於扶手的尿檢工具,藉助試紙進行測試。據之前媒體報道,恭逸科技的尿檢馬桶也仍需人爲協助,消費者每檢測一次,就要提前將一張試紙塞入馬桶試紙口。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尿檢產品(包括傳統醫院在內)均使用酶法,其缺點就是試紙條開封后,保存條件苛刻,極易受溼度的影響,試紙條潮溼後即失效,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很難在馬桶高溼的環境內進行準確檢測。
這就意味着對於堅持酶法的衛浴企業和創業公司來說,受溼度的侷限性以及取尿技術的限制,要在馬桶內部實現取尿及尿檢功能,在檢測的硬件結構設計上要完成從0到1的自主研發。
近年來,雖然國際大品牌衛浴產品均欲研發智能尿檢馬桶,但因爲酶法受溼度的侷限性以及取尿技術的限制,至今產品遲遲未能上市。與此同時,國家《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表示,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屬於醫療器械,其生產、經營必須要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第二類、第三類,尿檢馬桶及馬桶蓋正屬於這一範疇。
據公開資料顯示,僅以國內爲例,幾何科技歷經2000多天的研發、測試、迭代,與長達2年的試商用,才於今年8月正式發佈全新品牌SYNSOL叄頌,最早於11月30日前完成發貨,售價16800元。
而另創溼法尿檢的德譯科技,尿檢試劑研發甚至可以追溯到1999年, 其世博會中國館展出概念產品的時間點是2010年,一直進行研發直至2019年獲得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而其產品最早要在2022年初纔對外銷售,售價也不會低於3萬元。
截至發稿前,獵雲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目前僅德譯醫療可以搜索到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幾何科技方面表示目前持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雖然自主研發,但目前以代工廠生產,在檢測模塊的生產廠家持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據天眼查顯示,除了幾何科技、德譯科技在2015年至2018年有獲過融資,德方尿博士、爲爾健康以及恭逸科技還暫未有過資方資金注入。
“對於尿檢馬桶行業而言,資金問題尤爲重要,因爲好的設備、技術、以及裝配機器都需要資金投入,對於企業來說,沒有融資則意味着需要在合作期間將合作方的預付款以及自有資金來作爲日常流水的支撐。”德譯科技CEO葉之謙坦言,對於尿檢馬桶的賽道玩家來說,熬過漫長的研發期,融資和自身造血能力將成爲下一步產品生產落地和商業化的主要手段。
據悉,目前國內尿檢馬桶創企均採用2C和2B2C兩種商業模式,一是通過渠道直接面向C端消費者銷售尿檢智能馬桶/馬桶蓋,二是通過產品售賣或者租賃的方式直接供貨給酒店、養老院、物業、房地產開發商等,三是通過和衛浴大品牌合作,提供尿檢模塊給到衛浴企業,由後者來設計並銷售尿檢智能馬桶。
幾何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着智慧酒店的升級,尿檢智能馬桶符合五星級酒店智能化,提升個性化服務滿足客人的需求。而康養地產的合作則主要是對於養老健康醫療、日常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體驗提升。
在葉之謙看來,尿檢馬桶的場景不止落地在家用,主要還是因爲慢性病監測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尿檢馬桶企業的定位還是要落在健康管理公司。產品只有實現不同的場景落地以及相對大面積的覆蓋率,纔可以讓用戶在到達不同的地方,無需在同一個設備上,都可以實現尿檢數據的實時監測和預警,及時對飲食進行調整以及進行藥物干預。
據悉,尿檢智能馬桶的數據主要顯示在App端,針對老年人用戶習慣,部分智能馬桶譬如德譯還會配備顯示屏和語音播報功能。
但現階段的所有暢想都止於產品還未正式對外銷售的現況,沒有從0到1,那麼從1到100只能成爲空談。
漫長的研發週期過後,或許接下來兩年將成爲萬元排泄物馬桶作爲健康檢測工具爭相涌入市場的決戰時刻,而健康意識較強的中等收入以上家庭將成爲其的主要受衆。
關注這一領域的投資人對獵雲網表示,“我們看好大健康互聯網,但這項技術需要從科學實驗室走出來到商業化,前期週期很長,就意味着機構需要做好深入研究再出手,也更看重創始團隊和項目技術的壁壘和市場空間,來判斷其未來的成長性。”
賽道仍在初期,誰將真正成爲排泄物檢測智能馬桶界的“英特爾”,還有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