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李強出席網易AI大模型發展趨勢圓桌對話:AI替代現分水嶺,商業應用已發生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近日,由本站財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舉辦的“C位觀察——AI大模型發展趨勢圓桌對話”在北京舉行。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受邀出席,與北大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北大博雅青年學者、北大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李力行,北大國發院金融學助理教授胡佳胤,就AI大模型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等話題展開了深入對談。李強表示,創新思維和工具使用能力是職場人適應AI技術的關鍵,AI商業化應用已經發生,國內AI領域或將在頂尖人才的帶動下催生成熟的AI業務。

AI影響職業選擇:替代分水嶺已現,創新思維是核心競爭力

前不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了《AI大模型對我國勞動力市場潛在影響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發現,過去五年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工的初步趨勢已經顯現,不過大部分職業在對工作任務的要求方面尚未出現對新技術的調整。但是分水嶺在今年一二季度出現,李強提到,有部分崗位的技能要求已經開始發生了跨越式改變,即對個體能力的要求上有了顯著性的變化。“未來比我們想象的要來得更快,速度也更猛烈。”智聯招聘二季度的數據顯示,與AI技術密切相關的崗位已經在逐步減少,且減少的速度明顯快於大盤。

在AI替代人工的趨勢下,哪些行業更爲“安全”成爲職場人普遍關注的話題。但李強認爲,可能並沒有完全“安全”的職業,如雖然財務審計面臨更大的被替代風險,但是不代替所有的財務審計的崗位都會被替代掉。同樣,藝術和設計這一職業大類面臨較小風險,但平面設計這一小類已經開始被替代。應對AI替代的挑戰,最根本的是培養創新思維,“這纔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AI影響個人技能:工具使用能力將現鴻溝,AI培訓班需仔細甄別

李強認爲,未來,職場人都需要具備一定使用AI工具的能力。隨着AI技術不斷變得更加先進,這種能力可能不需要職場人額外掌握某種技能,但“會用”和“用好”之間的巨大鴻溝,將成爲職場人拉開差距的關鍵。李強比喻說:“每個人都會用AI工具,就像每個人都會用手機,但有人可以用手機拍出來一部電影,有的人只能拍出來一個小短片。”他認爲,如果個體對AI的使用能力足夠深,或許能給自己的職業劃一條“安全線”。

爲了適應AI技術發展趨勢,《報告》顯示,65.8%的職場人將參加AI技術培訓,提升自身駕馭AI的能力。李強特別提醒,選擇AI培訓班需要仔細甄別,“在學習之前要想清楚,你要通過它學習什麼。”他建議,職場人可以學習如何更好地與人工智能對話,讓AI變成個人助理,幫助職場人更好地分析問題、啓迪思維。他同時還提醒大家,篩選AI培訓機構時,需要關注機構本身的AI化程度,AI化程度高的機構可能對AI培訓有更充分的準備。

AI影響業務和僱傭關係:商業化應用鋪展,40%的工種向小時制演進

以往,技術進步往往推動業務發展,但AI技術的進步更多受到業務的推動。他以智聯招聘的“職位百科”爲例,介紹了可以通過總結職位“技能樹”,幫助求職者瞭解職位工作內容和技能提升方向。此外,國內某出行行業企業已採用虛擬人替代人工客服,“我進行了測試,發現它解決問題的效率比以往的機器查詢方式高出許多,而且準確率比人工和機器的判斷都要準確很多倍。”

AI技術正在各行各業開啓商業化應用,李強認爲,AI技術給教育、醫療等領域帶來巨大機會。“過往的教育我們都需要老師,未來很有可能出現AI+老師。”目前,國內頂級學府已已經建設大模型,並探索如何將其應用於教學。在醫療領域,AI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企業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

在影響具體業務的同時,AI技術也推動僱傭關係升級。AI技術的發展爲遠程辦公、靈活就業提供了支持,當下僱傭關係正在從固定走向靈活,從傳統的一對一走向一對多、多對多的多元僱傭關係。這會使一些全職類工種逐漸消失。李強認爲,未來五到十年之間,40%左右的全職類工種或將消失,一個人可以在不同時間內服務於不同的企業,“未來工種向小時制演進,對個體是一件好事,每個人的單位勞動價值可能變得更高。”

高校是AI技術及產業持續發展的人才源泉,教育思路關係着未來求職者與AI產業需求的匹配度。對此,李強建議,高校培養學生的AI技術適應能力,可以着重關注“開放”、“接納”和“AI+”幾個方面。“開放”,即設置開放的課程體系,接入各行業頭部企業,校企共創AI課程體系。“接納”,即要在嚴謹科學的“線”內教育學生,允許企業研究型的、技術型專家“跑在最前面”,與教師共創AI課程。“AI+”,即技術研究與實踐的結合,將AI技術與專業、業務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AI實踐能力,專業設置方向可細化如化學領域的AI結合、醫藥領域的AI結合、金融領域的AI結合等。

正如李強所言,社會進步來自於創新和不追求穩定、不追求安全。AI時代雖然給職場人提出諸多挑戰,卻也展開一幅希望無限的圖景。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