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冷經熱的千年中日糾葛──鎖國與倭寇 19世紀相剋的開始(一)
自隋唐到近代,解讀日本如何從接受中國文化到疏離中國社會。理解東亞局勢,探索中國爲何反日,日本又爲何厭中?
藉由岡本隆司所着《日中關係1500年》可理解在漫長的中日關係史中,「政冷經熱」其實是一貫的主題。這種政治與經濟的不協調,已經是歷史性的構造了。這樣的構造源自於「近世」之後中、日各自的社會構成,現在也仍然持續着。二○一五年出現的「爆買」現象,其實就是「政冷經熱」的一種變體。
正文開始:
在清朝的眼中,日本和西洋諸國一樣,也是「互市」國家之一。日本與西洋諸國不同的,除了語言與距離外,還有兩點。這兩點成爲以後分歧的根源。
中日修好條規
首先,到了十八世紀,西洋諸國都在快速增加與外國的貿易活動,藉此提高自己的存在感。相較之下,日本卻在這個時候採取了「鎖國」政策,商品輸出輸入的貿易活動銳減。因此,試圖建立關係的主觀與客觀利益,在當時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與西洋諸國紛紛去中國做貿易的情形相比較,日本的貿易活動非常少,只有有限的中國商人能在長崎上岸,與日本進行貿易。所以對當時的中國而言,遙遠西洋諸國的模樣是清晰的,近鄰日本的相貌反而模糊不清。
反正,自古以來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就是單方面的。不說很久以前的遣唐使時代,從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的中日貿易活動也是一樣的,日本只是輸入中國的產物,卻沒有產物輸出到中國。訊息情報的流通也一樣。透過「唐船風說書」與琉球,中國的事情傳入日本,但日本的事情卻沒有傳入中國。這也可以說是單方面貿易的狀態。日本那麼清楚中國的事情,但中國對日本的瞭解卻不多,質與量都不能相比。
一般知識分子對海外的關心度原本就低,而且清朝政府也沒有希望日本人到中國的想法,所以日本的「鎖國」正如中國所願。爲什麼中國不希望日本人到中國呢?自然是明代的「倭寇」之弊的關係,而且,清朝在平定鄭氏政權時,也吃了不少苦頭。萬一日本人來了,再現「倭寇」那樣的海上威脅,並且與中國沿海一帶的人串通,恐怕就會出現擾亂國境的事態。當時治理沿海一帶的地方大官,時不時便向朝廷上奏,必須注意警戒這類的事端。
從此看來,即使到了十八世紀,中國對日本與日本人,仍然抱持着十六世紀時的想法,認爲日本與日本人是「倭寇」。沒有看到實際情況的日本,也幾乎不瞭解事實上的日本,日本也就永遠被固定在「倭寇」的形象上,於是中國一直保持着不信任感與警戒心,將日本視爲軍事威脅的思考模式,已經固定了。
儘管如此,當時的日本處於「鎖國」狀態,和外界沒有實際上的接觸,所以也不會犯下什麼大問題。因此,到了江戶時代,中國與日本之間維持着和平的關係。但是,在「西洋的衝擊」下,和平的關係變得無以爲繼。直接了當地說吧!中國並沒有因爲「西洋的衝擊」而改變,但日本改變了,所以中日的關係當然也會因此而改變。因爲少有貿易往來,所以經濟關係冷淡,中國對日本的「倭寇」印象又根深蒂固。這些都成爲日後中日關係的前提。我們就在這個前提下,繼續追蹤中日的關係吧!
明治時期的日本,與以前沒有政治關係的中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了。在此之前,日本民間早就與中國有新的交流。日本結束「鎖國」,走向「開國」後,歐美商社在日本進行貿易時,會把在中國僱用的華人帶到日本,增加了在日本的華僑人口。此外,日本因爲維新運動,政治制度變了,爲了因應這個變化,當然有必要建立新的關係。一八七○年,明治政府派遣以柳原前光爲代表的使節團到天津,交涉與中國締結條約的事宜。這原本就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不是日本與中國之間不能避免的懸案。
對當時的日本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與西洋諸國修改條約。但日本的想法是:若能在與西洋諸國修改條約前,先和中國朝廷建立西方式的國際關係,會更有利。而且,若能與中國合作的話,就更好了。
至於清朝方面的想法,就如同前述。不過,要與中國締結條約,必須先注意到一個重要人物。這個人就是當時中國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
李鴻章正值四十八歲壯年,因爲平定內亂而嶄露頭角,除了在朝廷做到高位外,還握有當時清朝最強大的軍隊──淮軍,擁有龐大的勢力。清朝的直隸總督是管理北京周圍治安的最高領導者;北洋大臣則是負責北方沿海對外關係的大官,駐在天津。
柳原前光使節團到天津時,正好是李鴻章被任命爲北洋大臣,駐在天津。這是李鴻章與日本命運的邂逅。李鴻章不僅平定內亂,也與外國進行交涉,除了是清朝的能臣,同時也是推動中國近代化的實務家。李鴻章很早就注意到日本了,他可以說是當時清朝的官場、精英知識分子中的知日人士,對日本幕府末期的維新與西洋化、近代化的成果,有很高的評價。
正因爲李鴻章知日,所以對日本抱着很大的警戒之心。李鴻章曾經表示:現在可以發動船艦,也可以製造榴彈砲來使用了。現在的日本就是明代的倭寇。對清朝來說,日本有新的西化成果與舊的「倭寇」形象,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既然有此認知,中國就一定要有一個相應的方針。日本因爲是「近鄰」,又有「自強」的本事,可能成爲中國軍事上的威脅,所以必不能讓日本變成向敵人。
李鴻章認爲:日本既然來中國要求締結條約,那麼「籠絡日本的話,或許可以讓日本與中國站在同一條陣線上;但若拒絕日本的請求,日本一定會成爲中國的敵人」。即使是暴虐無比的西洋諸國,只要遵守條約,就不會任意採取行動。所以說,正在模仿西方的日本如果締結了條約,應該就不會把前面說的威脅化爲實際行動。
方針獲得清朝政府同意的李鴻章擁有卓越的談判能力。隔年七月,李鴻章與伊達宗城、柳原前光等人談判,直接駁回日方準備的草案,使用自己準備的草案。就這樣,一八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中日修好條規成立。
朝鮮是「屬國」
中國與日本的第一個條約不同於與歐美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也沒有片面的最惠國待遇條款,但有互相承認領事裁判權等對等的條款。不過,仔細看的話,還是可以看見李鴻章與清朝隱藏的目的。
第一條中有這樣的條文。
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待續)